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浪丐心泪──大藏寺祈竹仁宝哲自传-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到了拉萨求戒,这才终于成为了比丘。这几年来,大藏寺重建便是由这样的年青僧人负责的。此外,丹正桑布的舅舅夏加一家人,也为寺院作出了极大的牺牲及贡献。在他们的努力下,寺僧数目也同时渐渐多起来。

  为了重建寺院工程中的佛画、壁画、建筑及佛像项目,寺方特地延请了青海省画师多保家族及浙江的汉族雕刻师梁志福远赴而来负责。他们的高超工艺令后来到访寺院的香客大为赞叹。

  重建成的大藏寺,有金顶大雄宝殿一座、供有十三米高弥勒佛的弥勒殿、供有八米高宗喀巴像的祖师殿、供有五米高之千手千眼观音像之大悲殿、供有鎏金不动佛像之不动殿、重建的祈竹楼、重建的堪康仁宝哲楼、方丈楼暨寺史文物馆、辩经学院、佛学院、大型僧舍及集体用餐所用之食堂。在弥勒像及宗喀巴祖师像中,供奉多套《大藏经》、佛陀舍利、阿底峡祖师遗灰、宗喀巴舍利发及历代大师之圣物等无数。在寺院的外围,又建造了装有一千个转经轮的围墙及供朝圣绕寺转经的小径。在不久的未来,寺院还希望能提供藏医学及西藏佛教工艺的教育与为当地民众服务之藏医、西医流动义诊车及义诊站。

  于二零零零年七月份,我又再回到大藏寺,这一次却有来自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位汉、藏、蒙古及洋僧俗徒弟陪同。我的好朋友澳洲天主教高伦神父为了这次寺院重建竣工大典,也赏光应邀而来参加。高僧贡唐大师本来也应允来访,但却在几个月前不幸圆寂了。一众由海外而来的僧俗香客在寺院住得很高兴,天天上殿与寺僧一同以藏文诵经,这令当地信众十分感动。

  这次是高伦神父第二次到访大藏寺,第一次是在一九九七年大殿落成的时候。神父本属的罗马天主教派别,一向有崇尚静修的传统,所以他对大藏寺的闭关房特别有兴趣。为了这个原因,寺方特地邀请他与我共同主持闭关房的开幕仪式,又把他的名字纪录入大藏寺长住僧人名册中以兹纪念(我也是神父所属的天主教修道院之荣誉常住成员)。青海的画师多保,特意以传统佛教佛画艺术风格画了一幅耶苏唐卡画送赠予神父。来朝礼及观礼的当地民众,把神父视为信仰派别不同的僧人。在每次有人上殿供僧时,都会很自然地向这位穿白袍、坐在一群红衣僧人当中的洋人也供上一份果仪,而且从来不会向他投入好奇的眼光。还有一次,一位老藏人来求喇嘛加持,恰巧我不在,老人在改请神父加持后,便满意地离开了。神父一向在西方推行较学术性及外交礼仪式的宗教交流,但他却被西藏老百姓这种一律对任何宗教信仰的修行人尊敬的自然态度深深打动了。他对我说:‘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宗教交流,不断教人尊重其他不同的信仰,但我一直以为只有德高望重的宗教领袖才能真正达到这种包容境界。在这,却是连最平凡的一个西藏人都具备了自然流露的宗教包容心!看来世界各地的宗教学者及领袖反倒应该来这,向这些普通老百姓学习!’。

  在竣工大典上,北京雍和宫及五台山菩萨顶分别向大藏寺致赠了珍贵的印章。由于大藏寺在历史上一直受到清朝帝皇的尊重,清皇族直系后人爱新觉罗.恒懿公主又为寺院题匾恭贺。在典礼的法王舞仪式中,香港区的弟子表演了广东地区文化中的舞狮项目。这种表演这次是首次在西藏高原地区进行,故后来被世界健力士纪录大全接受为南方舞狮表演之世界最高海拔纪录。在同一天,一位当地信众(也是我的俗家亲戚)送来了大藏寺创寺方丈阿旺札巴祖师之头骨舍利(这块舍利上现一个天然呈显的藏文‘唵’字)。寺方好几年前已听闻这件圣物的存在(文革时被人偷藏保护起来而未至被毁),但苦寻未果,最后却迟不来早不来、偏偏在寺院竣工典礼当天终于送达寺院,令人感到祖师灵应之不可思议。

  在我的一生中,虽然未做过任何对佛教的大贡献,自己的修持也很不长进,但却有幸曾遇上赤江仁宝哲、萨巴仁宝哲、宗座法王、铃仁宝哲、洛桑仲尼师父及堪萨仁宝哲等许多明师的慈悲教化,又曾有缘为印度色拉寺初年兴建、寺院大殿及昧院大殿后期的重建出过一点微薄的力量,更有机遇在五台山重弘《菩提道次第广论》传承,这也可说是足以无憾了。现在我又把这座在派中地位极具意义的寺院重建恢复,总算未有辜负外公几近六十年前对我的付托。

  在大半天紧凑热闹的竣工典礼节目完毕后的下午,我独自坐在重建好的祈竹楼中,心中感到异常的自在及宁静。在过去的多年中,我已许久未曾有过悠闲的心情了。在这个下午,徒弟及寺僧都在寺院中心参加竣工典礼的余庆节日。位于寺院后山高点的整座祈竹楼中,现在只有我一个人悠闲地倚在窗前向外望。

  我记得在几近六十年前的某一天,我也曾站在这座大楼的这个窗前外望。当天是我正式入寺成为沙弥的第一天。由于我被视为转世者,那天的正式入寺仪式十分热闹及冗长。在仪式后,我便在祈竹楼中独个儿呆坐,当时楼中的气氛十分宁静。出于小孩的好奇心,我便爬到窗前向外看,见到的是整个寺院建筑群及忙碌地干寺务的众多红衣僧人,由远处大殿隐约传来僧人上殿的诵经声音。在西藏历法概念中,六十年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现在,在几近一个循环后,我又回到了我的起点,正站在同一座楼、同一个窗前向外看。窗外的景观与当年的寺院盛况并无不同,空中传来的是同样的大殿诵经声,唯一变了的是,窗后的观景者不再是一个十岁的沙弥,而是一个年近七十的老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