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人造业,圣人在修福,凡人造极重罪业,还享圣人的福;享福并不知道,对於圣人也不知道感恩。圣人毕竟是圣人,圣人也不会怪你,真正是难能可贵。圣人之所以,在我们凡夫讲很辛苦,来照顾这些叛逆的兄弟姊妹、叛逆的学生,还是这样真诚清净慈悲的来照顾,这就是性德圆满自然的流露,很不容易!我们学佛不能不体会到这一个深层,要向佛菩萨学习。
  我们凡夫烦恼习气重,禁不起丝毫打击,受一点委屈,我们就很难过,就有怨恨的心,就有报复的念头;这个动机我们要晓得,这是六道轮回的根本,三途苦报的原因,第一个因素。学佛之后,我们常常反省一下,我们的功夫有没有得力?譬如说,过去我们受到委屈,怨恨、报复!现在受了这个委屈,心里难过、瞋恨,没有报复的念头,这就进了一大步,有进步了。如果更进一步,心里头难过,但瞋恚心没有了,不但没有报复的念头,瞋恚心没有了,那你就进了一大步了。到什么时候,受一切的委屈,受一切的伤害,连那个心里难过的心都没有了,那你的功夫差不多了,你再努力一点,你就脱离三界六道了。为什么?真的把轮回心转过来,这一转过来就不是凡夫了,就入了佛菩萨的俱乐部了。
  所以修行在哪里修?你看看《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为我们提挈总纲领,他说「历事炼心」。历是经历,一定要经历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一切人事物有顺境、有逆境、有善缘、有恶缘,统统要经历,历炼,在这个里头磨炼,磨炼到顺境善缘不生贪爱,心平静的;逆境恶缘去炼,不生瞋恚。善财童子一生能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就是这个道理,就是这个方法。
  这个方法实在讲,就是章嘉大师早年传给我的「看破、放下」。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在逆境恶缘放下报复、放下瞋恚、放下难过。练功,真功夫!你放下报复的念头,这是持戒波罗蜜;放下瞋恚的念头是忍辱波罗蜜;心里难过也放下,是般若波罗蜜。菩萨六度里头这三条比什么都重要。
  在顺境里面、善缘里面,我没有占有的念头,没有夺取,没有占有,这属於持戒波罗蜜;没有控制的念头,那是忍辱波罗蜜;随缘而不攀缘,是般若波罗蜜。就如同诸佛菩萨、法身菩萨一样游戏神通,成就究竟圆满的佛道,「佛道无上誓愿成」是这么成就的。
  本界的佛名『净眼离垢灯』,「净」是清净,「净眼」是智慧之眼,没有一丝毫染污。凡夫的六根有两大类的染污、障碍。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离二障垢,智眼清净,照世如灯,然佛德无边,各随一义」,这个解释简单明了。「二障」是烦恼障、所知障。烦恼本身就是障碍,烦是繁杂,恼是扰乱,身心不安。
  烦恼无量无边,佛在大乘经里面,把它归纳为六大类,法相唯识经论里头称它作根本烦恼;换句话说,这六大类展开是无量无边的烦恼,佛法里面常讲的八万四千烦恼,四弘誓愿里面说的「烦恼无尽誓愿断」,归纳起来六大类。这六大类头一个是贪,其他是瞋、痴、慢、疑、恶见。恶见展开来也有五类,也是五大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合起来叫见思烦恼,所以见烦恼是在思烦恼里头的最后一条「恶见」。
  所以说六个根本烦恼,把见思烦恼统统都包括在其中,简单的说六个,详细的,把恶见说详细一点,那就是十条,叫见思烦恼。佛告诉我们见思烦恼是六道轮回的根,如果烦恼断了,你就超越六道轮回了;烦恼要不断,你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为什么?六道轮回是烦恼变现出来的。烦恼「能变」,六道是「所变」,能所是一不是二。
  由此可知,我们要希望在这一生成就,这个不能不留意,虽然我们遇到的是无比殊胜的法门,带业往生。带业往生,古来祖师大德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只带旧业,不能带新业;可以带种子,不能带现行,这一点千千万万不能误会。为什么?你要是误会了,这一生往生极乐世界,脱离三界六道的机会错过了。
  所以头一条贪心不能不断,於世出世间法都不能够有贪心。贪又是所有烦恼的根本,六个根本烦恼再归纳,就成一个贪字。因为你贪不到,才会瞋恨;你要想贪求的,统统都能得到,你就不会有瞋恚心了。但是贪、瞋都是愚痴,你要不痴,不会有贪、瞋的念头;贪瞋的念头是从愚痴,愚痴就是不了解事实真相。说别人误会我,我自己对自己就有一个很大的误会,这个误会就是痴,痴迷、不觉!误以为这个身是自己,真正是很大很大的误会,是误会的根本。
  这个身,身是我所,不是我。佛法里面的定义,「我」的定义经上讲了很多,讲八个意思,最重要的两个意思;「我」有主宰的意思,「我」有自在的意思。那我们想想,我们这个身能不能做主宰?如果能做主宰,那我年年十八不是很好吗?他为什么要老?一年比一年老,一天比一天老,做不了主,没有自在。要自在,我不生烦恼多好,我清净快乐多好!为什么达不到?你没有自在。自在也就是自由的意思,没有,没有主宰,所以佛说这个身「无我」。
  到底有没有真的我?佛说有,真有。「我」在哪里?佛讲法身是我。法身确实具足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法身不生不灭,是主宰;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常不断,自在的意思。佛说般若有我,诸位要知道般若是报身,它有主宰,它自在。解脱里头有我,所以佛讲自性这三德,法身、般若、解脱,三德!
  这三德每一条里面都有「常、乐、我、净」,我们讲常乐我净叫四净德,清净德,法身有、般若有、解脱有。你要证得法身、般若、解脱,你才有我!那个「我」岂不就是禅宗里面常讲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你找到了,找回来了。跟诸位说,法身、般若、解脱我们都具足,只是迷而不觉,并没有失掉。我们今天搞得这个样子、搞得这么可怜,实在讲,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迷失了自性,迷失了三德秘藏。三德秘藏就是法身、般若、解脱,也就是法身、报身、应身。解脱是应身,应化身是解脱,解脱是自在!所以我们今天这个身是业报身,法身是法报身,报身是智报身,佛菩萨的应身是解脱报身,他大自在!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我们学佛,第一天入佛门接受三皈传授,不就是把「觉、正、净」传给我们了!觉正净这是一服药,治什么?治「迷、邪、染」。迷邪染是六道凡夫,佛给我们这一服良药,我们自己要认识、要相信、要好好的服这服药,希望药到病除;觉正净到了,迷邪染除了。除少分证阿罗汉果,除多分你就是菩萨,除尽了你就叫佛陀。一切诸佛在虚空法界教化一切众生,无量无边的经论,归纳起来不出觉正净。
  由此可知,觉正净是诸佛如来教化一切众生的总纲领、总原则。佛菩萨对於一切众生,确确实实一丝毫隐瞒都没有,你头一天接触就全部给你,没有一丝毫保留的。我们做人要像佛菩萨这样,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保留、没有隐瞒,完全用真诚心,清净慈悲来对待。
  修行人在修行道路上参差不齐,差别很大,原因在哪里?原因在有人修觉正净还保留一些,有人没有保留,迷邪染丝毫不保留的,这个人进步得好快,我们叫上根利智;有人也修觉正净,但是迷邪染还得保持一半,一半一半,他的进展就慢一点;有人修觉正净,百分只修个百分之二、三,百分之五、六,迷邪染还有百分之九十,他的进展就非常缓慢,就这么回事情。放下,放下什么?放下迷邪染。佛教菩萨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是六服药,对治你六种大病。
  布施是治悭贪的,悭是吝啬,自己有舍不得帮助别人,吝财吝法,悭吝;贪是贪求,这是最严重的烦恼,佛用这个方法帮你消除这个烦恼。所以刚刚学的时候很痛苦,我赚钱很辛苦很难,看到别人可怜,比我更苦,有时候我掉头而去,不理会他们。看看世间人,有钱有势的比我多得很,他为什么不帮助他?没有学佛的人是这种思想,这样的行为。
  学佛之后,佛要我们布施,看到有困难的人、贫穷有需要的人,我就帮助他一点。很难!开始怎么学法?总是我多余的帮助他一点,我不能把我多余的全部帮助他,我在我多余的百分之一、二。总得学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