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王身上穿的是铠甲,佛法里面用铠甲表什么?大小乘经论里面佛说得很多,戒律、律仪,佛常常讲这个是铠甲。铠甲是防护的,持戒修善;更深一层,持戒修定。六道里面的染污你就有能力防卫自己,不受染污。所以佛教导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是自利,众善奉行是利他,这是菩萨戒。佛教人以戒为师,无论出家、在家,你持戒、你修善,你就有铠甲,你就有伞盖,防护邪知恶见你有能力了,不被它所害。你们想想看,这意思多好!这些小小的东西都是前面讲的,「宝末为轮布其地」,佛这种教学普遍在大地,佛陀的学生、弟子代代承传,用这些来教化众生。
  古时候这些教学的设施,大家都懂得这个意思,能收到教学的良好效果。现在人不懂了,不懂就变成迷信,把它当作神明来看待,盲目的烧香拜拜,供养祈福,你说好笑不好笑?我们怎么知道古代人懂得?你看看清凉注《华严经》,哪一句经文不是讲表法的意思?而且这个意思说得深。从前人讲,清凉大师当年在世的时候,《华严经》讲五十遍,那个时候讲绝对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讲法,两三句讲好几个钟点,绝对不是我们这个讲法。为什么?那个时候的人一般都懂得点到为止,现在人由於跟旧文化、跟佛陀教育脱了节,这个时间相当长。佛教原本是教育,你看释迦牟尼佛一生的行谊,不就清清楚楚了吗?他老人家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你们要记住这一句话,讲经说法是上课,四十九年是干这个事情!天天给人上课,天天给人解答疑问,这个不是教学,什么叫教学?
  教学的宗旨说明宇宙人生真相,说明三桩事情:性相、理事、因果。帮助一切众生提升自己的境界、成就自己的德行学问,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佛教学的宗旨、目标,哪里有一点点迷信?经上讲的这个,从这里我们真正看出他老人家教化众生手法的高明,高明到极处!我们明白了、看懂了,自自然然五体投地,佩服到极处!实实在在我们做不到,显示出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果报呈现出圆满的相好。这是『栏楯周回悉殊丽』里面的义趣,《金刚经》上教我们要「深解义趣」,我们才能真正学到了东西,学了马上就管用。
  『真珠为藏众华饰』,这都是讲岸边的装饰,香河岸边的装饰。「真珠」意思前面跟诸位说过,真是真诚,真珠是真诚心,珠是圆满。「藏」是什么?藏是果实。岸旁有花有树,这个树开花结果,果是什么?菩提果。花是什么?花是六度花,取这个意思。大菩提果就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菩提心!菩提心之体,《观经》上佛说为至诚心,真诚到极处!至诚心,这是体,真心。真心起作用,有体当然有用,用里面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自受用,佛在经上讲,深心。这个名词我们很难懂,什么叫深心?所以我换句话来讲,我说清净、平等、正觉,这个大家好懂。这是自受用,自己要清净平等,要觉悟。他受用是回向发愿心,也不好懂,我用慈悲,大慈大悲对待一切众生,这是他受用。都是真诚心起用,真诚心对人接物,就是一片慈悲;真诚心对自己,就是清净平等觉,这是「真珠为藏」里头表法的意思。
  『众华饰』,众是多,「众华饰」是六度万行,装饰在外面的,美不胜收。大乘法里面讲的四摄六度,表现在外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你要真干!天天念,念了不干,没用处!不能够落实,那就是古来祖师大德常讲的「说食数宝」,自己得不到受用。像银行里面小职员,天天在数钞票,自己一张也得不到;自己要得一张,犯法、犯罪,数宝!说食,肚子很饿,想到菜馆里面哪一道菜、哪一道菜,说了几十道,一口也没吃到。说食数宝,没用!我们学佛,如果每天读诵经典,甚至於讲经说法,不能够把经典里面的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把经典里面的教训境界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那就叫说食数宝,讲经也是说食数宝,你得不到受用,你没有办法入境界。
  聪明人,古德常讲「随文入观」,观是观照、照住、照见,这里头层次不同。上上根人照见,经典一展开,完全契入,跟经教合而为一,这入佛境界。中根的人没有这样殊胜的成就,他照住,照住是自己起心动念跟经教相应。下根的人又差一层,还是得受用,展开经典学习,真学!佛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做,依教奉行,这叫观照。我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我一定照著佛所讲的做,他得受用。所以,读诵受持、为人演说,各个层次不一样,我们自己在哪一个层次自己要知道、要清楚;好像我念书,我现在念哪个学校、我念几年级,很清楚!我的志愿希望明年我要升一级,年年高升,从小学升中学,从中学升大学,从大学升研究所,这才能有成就。自己修学,自己现在在哪一个等级上不知道,你在学校念书,问你念哪个学校不知道、念几年级不知道,你怎么能有进步?
  学佛,总而言之,是要学做一个明白人,凡夫是迷惑颠倒,学佛就是学做一个明白人而已,明白人快乐!迷惑的人即使命里头有富贵,虽然天天享受富贵,他不快乐,他没有办法证得心开意解,这个乐他没有。他有五欲六尘之乐,世法里头一般讲红福,红尘之福。读书学道之人,这个学道,道是道德,修养道德之人他们有享受,他们享清福,跟红尘之福不一样,享清福。清福是心里面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自在、快乐。虽然生活贫穷,他跟大自然合而为一,这里头有天然的乐趣,是一般世人(佛法讲凡夫)没有法子体会得到的。这里面最大的乐,是境界的提升,真快乐!好像念书一样年年升级,提升自己境界。
  「华饰」,饰是装饰,连著底下一句:『种种璎鬘共垂下』,「下」,回向偈里面讲「下济三途苦」,那我们晓得上面一句是自行,「种种」这一句是化他,自行化他。自行是真正「上报四重恩」,化他是落实「下济三途苦」,但是你要晓得,自行跟化他是一桩事,是分不开的。自行就是化他,为什么?自己做出榜样、做出模范给众生看,目的是启发众生的性德。一切众生本性是善的,佛法当中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儒家讲「人之初,性本善」,他今天的本善、他的佛性被物欲蒙蔽、被烦恼盖覆,不能现前。他不是没有,他有!觉悟的人、菩萨们做出种种示现,只有一个目的:启发众生的性德。伦常是性德,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现在被烦恼习气、世俗的五欲六尘掩蔽了他的性德,所以伦常是什么他不知道,更不知道这个东西是本有的。圣人怎么样去教他?圣人做出样子来给他看,让他在这里面亲身感受,醒悟过来!
  现在这个真的在社会上不多,还有一些家庭,兄弟姊妹年节的时候团聚在一起,我们中国人讲团圆,那是伦理的聚会。这个聚会是做给社会大众看的,「这样的人生不错,好!我们应当效法。」兄弟不团结、不和睦,老死不相往来,这个世界上很多很多。看到人家兄弟和睦、家庭团聚,他作何感想?这个教育要提倡。所以今天还有很少数的大家庭,兄弟姊妹多的,儿孙满堂的,每年这种聚会我觉得有录相的必要。这个录相应当在广播电台去广播,让社会大众看看这个家庭,家庭的温馨,兄弟姊妹妯娌之间和睦团结,这个家族其乐融融!这就是教化社会。佛门里面的道场、学校也是家庭,一定要把六和敬的精神表演出来,表演出来就是「种种璎鬘共垂下」。
  人生如戏,我们把这一场戏演好,诸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都是演戏的。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世间,八相成道,你说他不是演戏是做什么?从出生到入般涅盘,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表演!表演出觉悟的人生,觉者的生活。我们果然看清楚、看明白了,这个值得我们学习。这个人生我们体会到了,这有意义、有价值,这个好!我们也模仿,我们也向释迦牟尼佛学习。没有这个启发,我们性德里头虽有这个善根,就是现在这个经文里面讲的,阿赖耶里头有这个种子,没有人把它引发出来,佛菩萨给我们做增上缘,把它引发出来。这一引发,那我们表演的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给谁看?给社会大众看的,不是给自己看的。给自己无所谓,给大众要演得逼真。没有人看到,有鬼神看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