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菩萨问明品」,第八助道甚深,智首菩萨偈颂第八首看起:
  【譬如建城郭。为护诸人众。忍进亦如是。防护诸菩萨。】
  前面一首偈是讲施、戒,比喻地基,基堵。我们要是把它后面四首偈连起来看,意思就很明显。基是地基,堵是城墙,我们在这个地方看到有城有郭。修行一定要从布施、持戒入门,又何况世尊在经教里面无数次的开导,为我们说明布施重要。六道众生哪个人不求福?哪个人不求聪明智慧?哪个人不求健康长寿?人道如是,天道也不例外,乃至於畜生道,饿鬼、地狱寿命长,他在受报。善因善果,恶因恶报,佛在经教里面为我们说,世出世法都离不开因果的原理原则。如果我们套一句世间人所讲的真理,在佛门里面讲,什么是真理?因果是真理。明白这个道理,命运是自己造的,不是上帝支配,也不是阎罗王支配,什么人支配?没有人支配,而是自己支配了自己,这是佛法跟其他宗教不一样的地方。
  一般宗教都说一个主宰的神,佛法里头没有。佛给我们讲,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森罗万象,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两句话讲得深,讲得有道理,我们一般人讲的合情、合理、合法,说出了事实真相。心,什么叫做心?很难懂,所以佛家有句话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这个话并不难懂,可是里面的意思确实很难理会。为什么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大地是代表宇宙之间一切众生,森罗万象,如果你要是把真心证得了,宇宙之间所有的森罗万象都没有了。这很奇怪!都没有了,还在不在?给诸位说,还在。这就奇怪了,怎么说都没有了,又说还在?
  经典、祖师大德常常给我们举了个比喻说,「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学佛的同学,无论在家、出家,我建议大家最好能够参观金器的展览,就是一般讲首饰的展览。我曾经参观过,一家工厂专门做珠宝首饰的,它不是做真的,它是做假的,现在市场是非常畅销。假的比真的还好看,价格很低廉,丢了不心痛。它采用的是镀金,不是纯金,镀金,镀上去的真金,所以带在身上你怎么知道它是假的?我参观这个工厂,样式有一、二万种,它是样品展览,所以没有相同的,你看每个花样没有相同的,一万多种,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这就好比是什么?好比一切众生,森罗万象。如果你忽然认识了,「这都是金的」!这就叫大地无寸土。它的质料是什么?质料是黄金,全是金镀成的。所以,千万种一个字包括了,金。
  在我们现实的宇宙里面,如果你要是见到心,宗门里面讲明心见性,心跟性是一个意思。你要是真的见了性,大地无寸土。大地是什么?自性!哪一法不是自性?都是自性现的,心现识变。识怎么样变?还是自性。就好像金器一样,无论你怎么样变化,依旧是金,离了金没有器,离了器没有金,金就是器,器就是金。一切众生、山河大地、森罗万象,是什么?心性,离了心性,什么也没有,心现识变。所以天堂、地狱是一不是二。
  相有差别,性没有差别。好比我们用黄金做个佛像,十法界最高的,佛法界。我们再用黄金做个饿鬼像,这是十法界里头很低的,从上往下数是第九个法界,鬼道。你说这两样东西是不是一样的?佛像是黄金的,金做的,饿鬼像也是黄金做的,同是艺术品,分量相同,价值相等;这就是说生佛不二,性相一如,这是事实真相。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跟我们的关系太密切了,密切到什么程度?原来是我自己心现识变的,不是在外面,外面找不到。
  所以佛教人修行,功夫在哪里用?功夫在你自己内心里去用,外头没有,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跟法是一,内跟外是一。我们底下一章经文要讲到「一道清净」,「一道甚深」就要说这个问题。明白事实真相,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是大慈悲心。大慈悲心是总说、主题,围绕主题的周边,总中有别,别义;此地讲的六度、四无量心,别义;中国儒家所讲的伦常八德,别义。总别是一不是二,这个意思一定要懂,然后才知道自他不二,生佛不二,这样才能够契入如来境界。如来境界就是宗门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我们净土宗不说明心见性,称它为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教下里面所说的大开圆解,大开圆解也是明心见性。所以,教里头讲的这些名词不一样,一桩事情;明心见性、大开圆解、理一心不乱,密宗讲的三密相应,一桩事!
  一桩事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名相?这是教学方便,帮助你开悟。悟什么?老子所说的,「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明白了。只要知道是一桩事情,怎么说都行,没有冲突,没有障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得大自在!所以修行下功夫,一定要从布施。为什么?佛菩萨那么高的境界,我们明白,我们也非常羡慕,做不到。这正是佛门里面常说的,「理可顿悟」,原理原则确实可以一下就清楚明白;「事须渐修」,你要真正契入境界,还得慢慢来,按部就班的来修学。为什么?我们的迷不是突然之间迷惑,我们的迷时间可长了,无量劫来一世比一世严重,愈迷愈深。现在要想觉悟,同样的道理,也要慢慢的来。把烦恼、习气、业障逐渐的放下,布施就是放下,觉性渐渐向上提升。
  华严圆教给我们讲了五十二个阶级,真不少。你看十信,我们现在念的是十信位,智首菩萨是代表第八信,十信再上去是十住,再上去,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总共五十二个阶级。慢慢向上提升,用什么方法?给你讲最简单,总的纲领原则就是看破、放下。六波罗蜜,看破是般若波罗蜜,放下,前面五度统统是放下。前五度怎么统统是放下?布施放下悭贪,布施波罗蜜就圆满;持戒放下恶作,不再作恶,持戒就圆满;忍辱放下瞋恚,精进放下懈怠,禅定放下散乱,般若是放下愚痴。般若是智慧,所以看破是般若,前面五个统统是放下。我学佛,嘉章大师就这样教我,看得破,放得下。可是放下,虽然给你讲了五条,有次第,你要知道从哪里下手。一定从布施,由布施才能做到持戒,由持戒才能做到忍辱,不能躐等。这就是事须渐修,也是讲烦恼、习气要渐渐的除掉。
  可是佛在经上也说,施财得财富,施法得聪明智慧,施无畏得健康长寿。试问问,放下了没有?没放下。我为什么要修财布施?为了要发财。为什么要修法布施?为了要增长聪明智慧。为什么要修无畏布施?为了求健康长寿。有条件的修行,没放下!叫一个人真正都放下修行,没人干!有这么多优厚的好条件,人人都愿意干。这就是大乘教里面所说的,「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这叫善巧方便,佛有方便法接引你。那么佛说的这个话是真的是假的?真的,佛不妄语,佛不绮语,佛不骗人,真的。
  所以「舍得」,舍得这句话是佛门的术语。我们在平常谈话当中,许多的成语都是从佛经里面流露出来的。过去赵朴初老居士说过这么一句话,好像他还写在文字里面,「中国人如果要是离开了佛法,就不会说话了」。他这个话讲得有道理。我们在日常谈话当中,很多都是佛门的术语,离开佛语真的不会说话。这就说明这两千年来,佛教对於中国文化影响之深,影响之广,跟中国的传统文化融成一体,不能分割。舍得,你看「舍」是因,「得」是果,舍一定有得,这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比这个更深,「舍」,把你得到的也舍掉,那你就得清净心了;譬如你布施财你得财,把你所得的财统统再舍掉。可是你要知道,肯定是愈舍愈多,愈舍你的福报就愈大!大到究竟,佛家修行这五十二个阶级最高的一层,佛,佛的福报最大。
  你想想看,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表演的这一套,经上说,释迦牟尼佛如果不出家,当时有很多仙人给他算命,这个小孩如果他不出家,他出家一定作佛,他不出家就作转轮圣王,转轮圣王实在讲福报跟佛不能相比。释迦牟尼佛为我们所示现的,现身说法,为我们表演出来「舍得」。他把他所得的福报布施,放下了,自己过什么样的生活?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过这样的生活。把所得来的福报统统再舍掉,他那个舍得是第二个意思,得大圆满。这个圆满叫究竟圆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