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太医系列:刘太医谈养生 作者:刘弘章刘浡-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徒尊称他是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公元一世纪左右,从早期的佛教中分化出一个新派别,叫大乘佛教。这样就出现了两个体系:旧佛教——小乘佛教,新佛教——大乘佛教。小乘教认为佛祖不是神,教徒修行的目的是求得自我解脱。刘家历来信奉小乘佛教。大乘教认为佛祖是神,教徒修行的目的在于成佛,因此必须苦行。佛教是吃肉的;只是到了公元502年,中国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不准和尚、尼姑吃肉。但是佛经又规定,和尚、尼姑病了之后,想吃什么吃什么。 

  ④卯时。古人计时是把日影投射到日晷上,再把日晷划分成12个区间。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时相当于23点至1点,丑时相当于1点至3点,寅时相当于3点至5点,依次类推,那么卯时相当于5点至7点,午时相当于11点至13点…… 

  ⑤粗粮。古人用石磨碾碎粮食。有些含纤维素少的粮食能够碾成细粉,叫作细粮,比如,小麦、糯米、稻米。有些含纤维素很多的粮食只能碾成粗粉,叫作粗粮,比如,玉米、高梁、荞麦、黄豆、小米。当然现在用电机碾碎粮食,什么品种都可以碾成细粉。但是现代人还是习惯按照古人的叫法,区分粗细粮。 

  ⑥水果汁。把水果压榨取汁喝,是古人的习惯。那时候是用杠杆作用压榨取汁。现在是用电动压榨机。古代的士大夫阶层把肉作为主食,贫苦百姓把粮食作为主食;但是都很少吃蔬菜,而是吃水果。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大量吃蔬菜了,而且把蔬菜煮得很熟烂,是吃维生素啊,还是纤维素啊,不得而知。 

  ⑦负重锻炼身体。古人以一个人的力气大小,评价体质的强弱。因此盛行举石墩子、背沙袋跑步、挥舞沉重的兵器。不像现代人,徒手跑步就是锻炼,扭秧歌就叫健身,做体操就是运动。 

  ⑧七分饱。什么叫七分饱?有些人认为每顿饭不要吃饱了,就叫七分饱。错了!早晚喝肉汤,吃个水饱;午饭先喝肉汤后吃饭,吃个半饱;那么这种吃饭的方法就叫七分饱。丰盛的午饭,历来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人的午饭很简单,变成了午点。反而把晚餐弄得十分丰盛。这是许多人胃气不好的重要原因;也是这些人容易得病,而不能长寿的原因。因此西欧有句俗话,叫作:“晚饭送给敌人吃!” 

  ⑨烫脚。烫脚不是洗脚。是临睡前,弄一盆开水,先用热气熏脚,然后再把脚慢慢地放在水里,直至水凉了结束。这是预防猝死的重要方法。猝死是心脏突然停止跳动而发生的死亡。这是老年人在入睡之后,经常发生的猝不及防的危象。古人已经发现了预防猝死的简单办法,这就是临睡前烫脚。中医抢救心肌梗塞的病人,有一条重要的措施,也是让病人烫脚。烫脚的意义可能是刺激足部穴位。但是全身洗热水澡,以及热水洗头,或者热水烫手,并不能预防猝死。其确切的道理还是不清楚。 

  ⑩春捂秋冻。在四季分明的地区,冬天和夏天的气温比较稳定,唯独春秋的气温变化很大。有些人增减衣服,不适应春秋气温的变化,因此极易忽冷忽热,而发生感冒。中医强调春天无论气温多么高,人不能脱冬装,因为过几天可能出现春寒,这叫春捂;一直到立夏,才能减衣服。中医还强调秋天无论气温多么低,人不能多穿衣服,因为过几天可能出现酷暑,这叫秋冻;一直到立冬,才能多穿衣服。

  经验证明,春捂秋冻确实能够避免春秋季节的感冒流行。可是许多爱美的年轻人,闻到春天的气息,就赶紧脱掉冬装,换上春装;看到秋风扫落叶,就怕着凉而多穿衣服;结果不是着凉发烧就是口眼生疮。自己不去琢磨养生之道,反而说自己身体是太虚弱了,应当补一补。于是一步错百步歪,越补越麻烦。 

  但是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不能有效地防止瘟疫、消渴病、眩晕病、癌瘤等疾病的发生。 

  有的医官还是经常拉肚子感冒;有的医官还是得了消渴病、眩晕病;甚至有的医官还是得了噎膈、反胃、肾岩等癌瘤。因此有些医官中途退出了自我试验。 

  这是因为空气中有瘴气,也就是现代说的病毒、支原体、螺旋体、细菌、真菌;水和食物中存在着毒药,也就是现代说的污染。而且谁也不知道自己身上是否有胎病,也就是现代说的遗传性疾病的基因。那么只凭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不能完全预防疾病的。 

  如此一来,如何避免空气中的瘴气伤害,排泄饮食中的毒药,控制胎病的发作,这就成为预防疾病的关键问题! 

  1422年,经过13年的反复试用,刘纯和医官们认为只增强胃阴是不行的,还要排泄毒素,这是长生不老的两个关键问题。 

  滋养胃阴较好的药物是地黄丸。地黄丸出自宋朝名医钱乙,字仲阳的著作《小儿药证直诀》,是治疗肝肾阴虚引起虚火上炎的名方。该方由熟地滋肾阴,以泽泻去肾浊;由山萸肉酸温益肝,以丹皮泻肝火;由山药补脾,以茯苓渗脾湿等六味药材组成。全部药材研磨成细粉,加入炼蜜为丸。但是地黄丸的滋补胃阴的作用很弱,而且不能解决体内毒素排泄问题。 

  在地黄丸的基础上,刘纯和医官们反复加减处方,研究出一种新的药物,叫作养正散。这个养正散能够升提胃气,能够促使毒素从大便、小便、汗水、痰液排出;当然还有防癌的沙鱼胆的成分,因为癌症是讨厌的。主要成分是:鹿茸、灵芝、红参、龙涎香、沙鱼胆及其保密成分。 

  但是养正散的滋阴作用很弱,还要吃肉皮冻。而分别喝牛筋汤,或者牛肉汤,或者鲤鱼汤,吃肉皮冻,是十分麻烦的。于是刘纯和医官们试着用一斤鲤鱼,半斤牛肉馅,一个猪蹄(或者一个羊蹄),生北山楂50克,小红枣10个等,这五样东西加两升水,用小火熬一夜喝汤。大家喝了一年多,感觉都很好。于是医官们请老侯爷给这个汤赐名。于是刘纯称其为保元汤。这种汤熬出来是琥珀色,是酸甜的。 

  ★总而言之,刘纯认为短命的病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诱发条件。其中,主观原因=胃气下降+营养不良;客观原因=阴精亏虚;诱发条件=生活习惯失检。养生之道= 三分治+七分养。其中,七分养=加入沙参、草决明的开胃汤+保元汤;三分治=养正散。 

  1422年,刘纯69岁了。古人过生日是过九不过十,不像现代人是年年过生日。小孩子过生日是快乐的,因为一年一年长大了。可是老年人过生日有什么快乐呢?过一年少一年了!过69岁生日要说70岁。男性老人活到70岁,要给自己起个晚号;有官阶的号称老人;没有官阶的要号称处士、散士、居士,不能乱叫。刘纯的纯字,是父亲刘桔泉给起的;字景厚,是五岁念书的时候,也是江南名医刘桔泉给起的;现在要自己起个晚号了,起个什么晚号呢?什么是自己最喜欢的事呢?养正散是自己最得意的方子,就叫养正老人吧。 

  当时刘纯把养生之道的折子,写给了永乐皇帝朱棣。可是皇帝正在服食炼丹,希望得道成仙,根本没有理睬他。转眼已经是1471年了,听说建文皇帝朱允炆94岁死了,据说是无疾而终。这是明朝年龄最大的一个皇帝。

  为什么朱允炆能够活到94岁呢?刘纯暗自分析他长寿的原因: 

  ①首先是心地开阔。1402年,四叔朱棣夺取了他的皇位,但是大部分地区还是他的天下;而他没有组织反攻,却化装成和尚跑了。为什么不反攻呢?他说:“朕和四叔是一家人,谁当皇上都一样。”因此,他不是被赶下台,而是逊国,也就是说,他是让出了皇位。 

  ②家庭观念很淡薄。妻子、妃子、大儿子都死了,小儿子被囚禁了,他从来不思念。1441年,64岁的朱允炆住进了紫禁城的西宫。他知道小儿子朱文圭还囚禁在安徽凤阳,但是他不想看望。1463年,天顺皇帝朱祁镇,解除了朱文圭的囚禁,并且允许朱允炆看望儿子,可是被朱允炆拒绝了。 

  ③知足长乐。22岁当了建文皇帝,他很高兴;25岁没有死于南京,他很高兴;从25岁到64岁,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追杀,他很高兴;64岁住进了紫禁城的西宫,他很高兴;在西宫居住30年,他很高兴。 

  ④从25岁逃离南京,到94岁死于北京,在长达69年的时间里,他没有乱吃药,尤其是没有吃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