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影像史记-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具有参照作用的丰富信息量也是一般历史文献片所没有的。我们也很注意将历史纪录者和旁观者写进历史,如通过外国记者的眼睛来看当时的中国历史,起到了客观叙述的效果。在资料运用上,我们注重照片与活动影像的有机配合所产生的艺术张力,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画面语言成组运用,历史叙述就显得流畅生动。    
    历史写作关键是一个史识和史眼,“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百年中国》在选材方面遵循了七项基本原则:    
    1. 学术性:我们从坚持历史的长期合理性原则出发,选择学术界争议少而有共性的结论,避免造成普通观众对历史的误解。    
    2. 通俗性:电视是一门大众传播媒介,本片在坚持学术理性的同时讲求表现的通俗性,避免将一些学术性较强特别是一些有争议的命题搬上屏幕。    
    3. 系统性:整个选题具有连贯性,似一部大历史书,上下集有一定的照应。每一集也独立成一个系统,适当打通时间限制,完整表现一个事件的产生和发展。    
    4. 人物选择:以人物对历史的作用为主;注重人物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兼顾公众知名度;能够体现关键时刻的独特作用;富有戏剧性的命运感;在某个领域有相当的知名度;谋篇布局能起到以人带事,以事带人的作用;具有某种揭密性和鲜为人知的奇特性。    
    5. 事件选择:遵循大事不漏,小事典型的原则。以历史的转折点,社会的轰动效应,历史影响的深刻性,富有岁月的沧桑感作为主要依据。    
    6. 社会现象选择:涉及普通大众的吃穿住行和消费娱乐的重大变化的细节;象征中国人传统观念变革的标志性事物。着重文化含量和科学含量以及与世界潮流的回应和联系的现象。    
    7. 细节选择: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以及所传达的历史意味。    
    贯穿全片的这些原则对我们的历史叙述起到十分关键的指导作用。应该说,这也是《百年中国》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只眼”    
    《百年中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目光始终浸淫在历史的影像里不能自拔,我的“历史”冲动从二十世纪延续到了新世纪,这种跨世纪的创作,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构建二十世纪中国影像历史的尝试和努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之后的几部纪录片应该看做是《百年中国》的深化和扩展。    
    2002年我执导的8集纪录片《外国记者眼里的中国风云》则选择外国记者再一次重温历史,无非是选择一种眼光——真正的“第三只眼”看中国,由此,人们可以发现观察中国历史的崭新角度。众多外国记者对中国的报道和评述,形成了另外一套话语体系,由此出发,我们回对中国半个世纪的历史发展产生一种新的判断。对许多外国记者而言,中国成就了他们的事业,甚至可以说,中国是他们成为世界知名记者的摇篮。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里森因报道八国联军名噪一时,斯诺因为西北探险采访红军,向世界首次公布了一代中共领导人的政治主张和个人情怀,他的著作《西行漫记》影响了西方近一个世纪。他们在中国的岁月,艰难曲折,历尽万险,但几乎无一例外爱上了中国。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对当时尚处在野党的中国共产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敏锐地从这个新兴的政党身上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一个话题。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民众的最终〃选择〃,从这些外国记者身上、笔下得到了客观的反映。    
    许多外国记者以新闻介入中国政治,最终成为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如曾经做过袁世凯顾问的莫里森,曾担任张学良、蒋介石私人顾问的端纳,曾被当成政治牵线人的斯诺,还有后来定居中国的斯特朗和爱泼斯坦,他们的身份、地位注定让他们有效地进入中国历史,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历史。他们是第三者,介于中国与西方之间,这“第三种眼光”最值得我们珍视。这种眼光为中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形象,中国历史的许多瞬间定格在他们的镜头里,从清帝国的衰败到民国的兴盛;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烈,到一二九运动的悲壮;从浴血抗战到民间万象,中国的历史在这些旁观者的笔下和镜头里得到了客观延续。    
    人们至今还津津乐道当初《万历十五年》刚刚翻译进来时,在史学界引起的强烈震动。黄仁宇独特的历史叙述相对于国内长时间奉行的“黑格尔式的逻辑叙述”和喜欢盖棺论定的武断作风而言,充满了魅力。他凭借二十万言传神的历史学素描,赢得了许多读者的青睐。作者自称此书是在尝试一种“历史研究的大众化”,但它的价值实在远非“通俗化”三个字所能概括。人们所以会产生想认识过去的激情,因为他天生地具有好奇心,想要重读并且重新理解往日那些有声有色的事件、有血有肉的人物,想身临其境般地去感受他们的生存状况。尽管自诩“深刻”的历史学家日益醉心于追踪人物和事件背后的关系、观念或者规律,历史学的关照最终仍须回归到对具象的描述。恰恰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的“外在现象”才是他的生命与真谛所在。如果我们真正地走进历史而不是凌驾于历史之上,历史所特有的魅力就会自然散发开来。


《影像史记》 颠倒黑白《新中国•;1949》(1)(图) 

《新中国•;1949》:影像叙事学的一个文本分析  意识到历史纪录片叙事功能的片子在我看来今天依然不多。作为标本,我愿意以央视16集纪录片《新中国》的第一集《1949》为例,进行分析,以我的感觉,这集30分钟的纪录片,较好地表现了影像叙事学的某些特征,具有较强的文本意义。  全片因为并非出自个人创作之手,所以显得风格不尽统一,特别是后来的历史时期,因为政治的敏感性,编导者难以放开手脚。总体上,创作者对时间有着敏锐的感受力,知道将一些历史转折点进行放大处理,如1949年、1956年、1978年都单集分设。另外,对历史影像的解读,因为特别注重细节,就显得更为灵动。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又来。九九加一九,牛儿满地走,牛儿满地走……  《1949》开篇是一个缓慢的航拍镜头,以童声歌谣为先声,清新、质朴。解说词写的轻灵而富有质感。  “在北方,这是一条不起眼的河。在北方,这是一首人们都熟悉的歌。人们说,岁月如河。人们说,岁月如歌。对生活在滹沱河边的人们来说,他们最难忘的岁月,是从1948年的春天开始的,因为他们目睹了一场历史巨变的序幕,是怎样从这里拉开的。”  1949年对中国历史而言,其意义非比寻常,作为历史的转折点,如何对这一年进行叙述,很讲究技巧,编导的目的很明确,既要通过平和的叙事,还原1949年的历史氛围,又要在这一年的叙述中浓缩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历史进程。毕竟,这是新中国的开篇。  还原历史气氛,必须要讲故事,一定意义上这是“时间与空间的复原与压缩”  “1949年元旦,北平城里,没有一点新年的气象。城区早已戒严,人心惶惶。城门只在早晚打开一会儿,背篓子的是进城送炭的人。阜城门上守城的国民党军士兵,除了看看城里的白塔,隐隐约约地,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炮声。大家不再相信坚固的城防工事,各人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   配合画面,这段解说词像小说笔法,近乎白描的叙述将当时的气氛勾勒出来。  时间遵从着它自身的流动,没有人在影响它,也没有人在控制它。所以巴赞才会说,电影是“给时间涂上香料,使时间免于自身的腐朽”。作为整个系列片的开篇,《1949》还承担着回顾历史的功能,如何巧妙地回过头去,我相信是创作者的用心之处。也就是如何“给时间涂上香料”。在片中有两处历史插入点,可谓恰如其分:一处是叙述到入城式当天。片子是这样叙述的:  “2月3日,正是旧历的大年初六。这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平举行了盛大的入城式,部队分别从永定门和西直门进入北平城,整整走了六个小时。队伍经过前门箭楼后,忽然向右拐了一个弯,开进了旧中国的使馆区东交民巷。在场的人们不由楞住了。  从1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