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31-中风论-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中风论
作者:熊笏  
朝代:清·嘉庆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自序
属性:昔,神农、黄帝、岐伯、俞跗,以神圣之资,阐阴阳之奥,创兴医籍,拯济疾苦,实与 
教养政治相辅而行,故三坟之书先于五典。盖医之学,备在君相矣。厥后有伊芳尹汤液,亦其 
类也。东迁以来,君相罕有知者,而其学遂降为艺术。若医和、医缓、扁鹊之俦,皆其最也 
。始皇 
于世。汉之太仓公、华元化、张仲景之徒,皆精其术。仓公、元化无传书,惟仲景有《伤寒 
》、《金匮》两书,实与《本经》、《汤液》、《灵》、《素》、《难经》相为表里,此医学之大成也 
。晋太医令王叔和,错解义例,纂乱原文,而医学始晦。相沿至今,卒无起而正之者。虽有 
诸家辈出,各抒所见,究与《灵》、《素》、《难经》不能符合。其弊在于不信古经,不明内景 
,枉逞胸臆。是以得不偿失,名不副实。著作虽多,去古愈远矣。近世医方本草诸书,专执 
心肝脾肺肾,颠倒金木水火土,满纸空谈,毫无实义,莫不家置一册,沿为习俗,牢不可破 
。此时即起轩岐、卢扁诸圣贤而正之,不目为怪,则斥为妄耳。笏学术浅陋,惟于古圣之书 
,颇曾究心,观其诊病脉法,经络营卫,内景脏象,皆与后世诸论不同。盖理寓于气,气寓 
于形,后人舍形气而言理,故其术肤浅而不适于用。古人求实理于形气之中,故其术精切而 
多奇中。今欲实从形气中以求治病之理,不得不详之如左,以就正于高明,庶不至于按剑相 
诧也夫。 
x道光辛已孟春江右熊笏叔陵甫自叙x 



属性:《中风论》一书,安义熊叔陵先生着,闻向无刊本也。戊寅夏间,余从里中世医郭君秋 
泉借阅其家藏抄本,喜是书明于内景,不独为中风立论,即中风一症,灼有见地,全卷无一 
模棱语,因手录之。嗣询此书所由来,秋泉云∶嘉庆季年,吾闽陈修园先生治疗出,一时名 
医右熊君耳其名,不远千里来证所学,修园下榻钦其绪论,即知熊有撰述,奈深自谦,秘不 
肯示人。一日熊外出,修园门下士私发其簏,得此书传钞之,欲再检他本,诘朝熊束装归矣 
。余 
论》相表里,欲合刻而公诸世,未逮也。今夏,家端植兄拟刊医书,余以此论告,即欣然出资付梓 
,并自任校雠之役,一字之疑,必来参酌。剞劂竣事,属叙缘起,余思熊氏书出,当有目 
共赏,固无待余之表彰,而端植隐于市廛,能不《医案一隅录》两种,肆中遍访无此书,端 
植能──搜罗,襄刻《熊氏全集》,尤余之浓望也夫。 
x时光绪甲申八月子庄林庆祺谨序x 


论脏象
属性:肝藏魂,属足厥阴经,有正络入肝络胆,主春木风令,旺于春,以胆为腑,属足少阳经 
,有正络入胆络肝,七情主怒,声主呼,液为泪,五官目(凡脏腑之相表里者,因诸经相属 
相络也。后世用五行干支相配,亦属凿空腐谈)。 
心藏神,属手少阴经,有正络入心络小肠,主夏君火热令,旺于夏,以小肠为腑,属手 
太阳经,有正络入小肠络心,心君无为,五官舌。 
心主无形,代心君行事,属手厥阴经,有正络历膻中,遍历三焦,主长夏相火暑令,旺 
于夏,以三焦为腑,亦无形,属手少阳经,有正络历三焦络膻中,七情主喜,声主笑,液为 
汗。 
脾藏意,属足太阴经,有正络入脾络胃,主四季湿土令,寄旺于四季,以胃为腑,属足 
阳明经,有正络入胃络脾,七情主忧思,声主歌,液为涎,五官口。 
肺藏魄,属手太阴经,有正络入肺络大肠,主秋金燥令,旺于秋,以大肠为腑,属手阳 
明经,有正络入大肠络肺,七情主悲,声主哭,液为涕,五官鼻。 
肾藏精与智,左藏智,右藏精,属足少阴经,有正络入肾络膀胱,主冬水寒令,旺于 
冬, 
五脏以心为君、为主,心君无为,寂然不动,其脏坚固,邪不能侵,侵之则神去而死。 
凡心之用,皆手厥阴心主代为用事也。 
心主即膻中宗气也,但有气而无形,专代心君用事,故名之相火,譬如宰相代人君施政 
也。后世错认右肾为相火,考之《灵》、《素》、《难经》及仲景书,皆无此说。此因叔和脉法 
将三焦配入右尺,三焦本属相火,故遂错认右肾为相火耳。心主是本名,因心主无形可指, 
故《素问》借任脉之膻中穴名之曰膻中,是从其外而名之也。《灵枢》借护心之脂膜名之曰 
心包络,是从其内而名之也。二者皆是借名,非本名也。唯心主二字,乃是本名,因其代心 
君行事,为性情之主,故曰心主。 
三焦亦有气而无形,即卫气之间行于腑者也。扁鹊名为原气,乃肠胃中行津化液之气也 
。盖心主是宗气,《内经》所谓大气积于胸中,命曰气海者是也。凡肝之怒、肺之悲、肾之智、 
脾之思,皆秉此气为用。三焦是卫气,《内经》所谓卫出下焦,间行于六腑者是也。凡上焦 
之饮食主纳、中焦之主腐化、下焦之二便主出,皆秉此气为用,此二者皆有气而无形。马 
元台谓三焦有形如脂者,妄也。 
肾有两枚,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男子以右肾藏精,女子以右肾系胞。此言出于《 
难经》,不见于《内经》,然《内经》谓冲脉为血海,循腹右系于肾。又谓男子二八太冲脉盛, 
精始至,女子二七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又谓男子无月事,冲脉不泄,则上荣而生髭须; 
女子有月事,冲脉下泄,则髭须不生。宦者损其冲脉,则须亦不生。观《难经》男以藏精, 
女以系胞之语,则右肾为命门者,即《内经》之冲脉循腹右下行系于右肾,谓男女之天癸所 
以传生者也,犹曰此生生受命之门耳。则命门乃水也,非火也。后世沿叔和之谬,谓左肾为 
水,右肾为相火,已属大谬,李时珍反用此法诋毁《难经》,可知后世医家于内景脏象全然 
不识,而犹妄意著作其书,尚可信乎? 
或问∶子以命门为天癸,然则肾中无火矣,无火则肾 
中真阳又是何物也?曰∶肾中真阳即是卫气之根,《内经》谓卫出下焦,《难经》谓肾间动气 
,又谓生气之原者是也。此两肾皆有之,且膀胱亦有之,奈何专属之右肾耶? 
《内经》曰∶初生之来谓之精(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即右肾藏精也)。两精相抟谓之神 
(阴阳合而神明生,即心藏神也)。随神往来谓之魂(神明动而知识生,即肝藏魂也)。并精出 
入谓之魄(精血充而运动生,即肺藏魄也)。心有所忆谓之意(脾主思,故藏意)。虑善而动谓 
之智(肾为技巧之官,故藏智)。此五脏之所藏,谓之五神,所谓性也。 
凡五脏皆不可病,而心脏为最。然《内经》、《难经》论病,多以五脏为言者,乃指五 
脏所主之病,非谓五脏为受病之地也。譬如怒为肝之所主,其受病之地乃在卫气、宗气之上僭, 
《内经》所谓气有余善怒也。又如恐为肾之所主,其受病之地乃在卫气、宗气之下陷,《内 
经》所谓气不足善恐也。俗书不知从受病之气分施治,而辄从五脏用药,则误矣。 
五脏为藏神最密之所,而名为阴者,以其为阴经所属也。六腑为传受渣滓之所,而名为 
阳者,以其为阳经所属也。唯胆为清净之地,不受秽浊,而亦名腑者,亦以其为阳经所属也。《 
内经》谓脏腑皆取决于胆,故胆为决断之官。 


论经络次序
属性:(此宗气领营血所行也,营行脉中) 
经脉发源在左乳旁下,以手按之有动脉者是也。《素问》名为胃之大络虚里穴,《灵枢 
》名为脾之大络大包穴。盖脉本营血,乃水谷所主,故以脾胃互称。此只一穴,在左乳旁下,若 
右乳旁下则无有,不论男女,人人皆然。此等要紧之穴,《内经》言之甚清,验之此身亦甚 
明,乃诸家竟不知此为何事,可为浩叹(虚里出浏腋下三寸,大包在腹下六寸)。 
第一,手太阴肺经从左边虚里穴上注肺,由左腋间走左手大指(寸口脉即此),是从胸走 
手也(正络入肺)。 
第二,手阳明大肠经从寸口斜分至腕臂(反关脉即此),走上至头,是从手走头也(正络 
入大肠)。 
第三,足阳明胃经从头上接前脉,由胸前而下至足背,是从头走足也(正络入胃)。 
第四,足太阴脾经从足指接前脉,由膝而上至胸,注心中,是从足走胸也(正络入脾)。 
第五,手少阴心经从胸中接前脉,由 间而至手小指,是从胸走手也(正络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