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琅琊榜-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联姻修好,大楚固然为的是腾了手去平定缅夷,但我们大梁也可趁机休整一下近两年来的银荒,倒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不过既是联姻,自然应该是互通,我们有公主嫁过去,他们也该有公主嫁过来,否则就变成我们送主和亲了。
  大楚若是单为求娶而来,陛下未必会同意,可如果他们提出公主互嫁,陛下只怕有八成会答应的。”
  靖王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这个立即进入谋士状态的人,叹着气道:“苏先生,我不是想知道父皇有几分可能性会同意,我是想请教,如果父皇同意联姻,有没有办法不让景宁嫁过去。
  你知道的,她有自己的心上人……”
  梅长苏凝目看着自己足尖前方的一小块阴影,看了好久才慢慢才视线转移到靖王脸上:“请问殿下,目前在婚龄的公主有几位?”
  靖王怔了怔,咬了咬牙道:“只有景宁……”
  “亲王郡主,可有未婚适龄,能加封公主者?”
  “……父皇一辈的兄弟,当年继位时零落了些,余下只有纪王、钱王、栗王三位王叔,他们的郡主成年未嫁的,大约还有三四位吧……”
  “明珠郡主,有咳血弱疾,明琛郡主,左足伤跛;明瑞郡主,已剃度出家半年;明璎郡主,似有狂迷之症。
  既是为了联姻修好,你觉得陛下能加封这几位郡主中的谁呢?”
  靖王对宗室女的情况不太了解,但梅长苏既然这样说,自然不会错,心情不由更加沉重,想了半天,突然想起一人,忙道:“我约摸记得,栗王叔家有位明珏郡主,与景宁同年……”
  梅长苏冷冷一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明珏郡主与先朝太宰南宫家有位年轻人有情,只因临订婚前对方母丧,暂时推后了。
  这件事京城知者甚众,殿下你当时出兵在外,所以才不清楚的。”
  靖王呆呆地听了,面颊上肌肉微跳:“照先生的意思,父皇一旦允亲,景宁当无任何回旋余地了?”
  梅长苏表情漠然,只是在眸底深处藏着些怜惜,语调甚是清冷:“景宁是公主,纵然不外嫁,婚姻也注定不能由己,难道她还没有面对这个事实吗?”
  “话虽如此,斩情实难。
  关震在我那里也呆了些日子了,确是一个不错的青年,见他们硬生生被拆散,我也不忍心。”
  “关震再好,毕竟出身寒微,又没有赫赫之功可达天听,这‘尚主’二字,怎么也轮不到他。
  景宁公主身在皇家,当知这宫墙之内,能盼得什么情爱?心有所属这个理由,不仅说服不了陛下,还会损了公主清白名声,给关震全族招祸。
  所以这个忙,殿下你帮不了她,请静嫔娘娘多劝慰些吧,且莫说公主了,民间女子又有几个是可以由着自己喜欢来择婿的?”
  靖王长叹一声,“你所说的,我何尝不知?不过景宁哭成那般模样,我实在怜她痴心,想着先生也许会有什么奇诡之计,所以才前来相商。”
  梅长苏瞟了他一眼,突然道:“既然说起这个,殿下你只想到景宁公主么?”
  靖王一愣,显然不明他此话何意。
  “大楚若有公主嫁来,定是嫁给皇子,定不能当侧妃, 殿下细想,会是是何人迎娶?”
  “啊?!”靖王立即听出他言下之意,不由按了按桌面,“先生是说……”
  梅长苏面色凝重地道:“大楚毕竟是敌国,楚国公主中又尚未闻有什么贤名才名高绝如霓凰般的人物。
  陛下疑心一向深重,既然殿下有心夺嫡,娶个敌国公主为正妃,终究不是好事,苏某要设法为殿下挡开这个桃花运了。”
  靖王神色一振,“既然先生有办法为我拒亲,怎么景宁那边……”
  “情况不一样吧?公主中只有景宁适嫁,但皇子中殿下你又不是唯一人选。
  太子与誉王已有正妃,陛下本也不会让他们两位来娶敌国公主,故且除开他两人。
  余下的人中,三殿下虽有些微残疾,五殿下虽闭门读书不闻政事,但他们都是实打实的皇子,也都尚未续弦。
  越是象这样看着与皇位继承根本无关的皇子,才越适合去迎娶。
  所以陛下一旦允亲,定会在你们三个人中间挑。
  定亲之前,必须要先合八字,景宁公主的八字会送到大楚去合,我们无能为力,但大楚公主的八字会送到这边儿来让礼天监的人测合,我倒可以想想办法,让测合的结果按我们的心意走。
  谁娶她都无所谓,只要殿下你的八字与大楚公主不合就行了啊。”
  “怎么,礼天监里也有听命于先生的人?”
  “不能说听命,只不过……有些手段可以使罢了。”
  靖王眸色深深,定定地直视着梅长苏,“苏先生最初入京时,给人的感觉仿若是受了‘麒麟才子’盛名之累,被太子誉王两边交逼而来。
  但如今看来,先生你未雨绸缪,倒是一副有备而来的样子啊……”
  梅长苏毫不在意地一笑,坦然道:“苏某自负有才,本就不甘心屈身江湖、寂寂无为。
  有道是匡扶江山、名标凌烟,素来都是男儿之志。
  如果不是狠下了一番功夫,有几分自信,苏某又怎么敢贸然舍弃太子和誉王这样的轻松捷径不走,而决定一心一意奉殿下为君上呢?”
  靖王将这番话在心里绕了绕,既品不出他的真假,也并不想真的细品。
  梅长苏确是一心一意要辅佐他身登大宝,这一点萧景琰从来没有怀疑过,但对于梅长苏最终选择了他的真正原因,他心中仍然存有困惑,不过在这个时候靖王尚没有多深的执念要寻查真相,毕竟现在正是前途多艰之时,有太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优先考虑。
  对他来说,这位高深莫测的谋士是他手中最利的一把剑,只要好使就行了,至于这把剑是怎么被煅造出来了,为何会雪刃出鞘,他此时并不十分在意。
  密室不是茶坊,话到此处,已是尽时,当没有继续坐下来闲聊的道理。
  虽然来此的目的没有达到,但靖王本身也明白景宁脱身的希望不大,所以尽管有些失望,却也不沮丧。
  两人淡淡告别,各自顺着密道回到自己的房间。
  
                  第八十三章 静嫔



  关于小梅不帮景宁的心理状态,我的观点是这样的。
  首先,如果抛开正常的同情与怜悯不提,他与景宁之间就没什么别的感情了,至少也还谈不上“有交情”三个字,两人的直接交往有限,只见过几次面而已;其次,小梅是理智大于情感的人,他来京城也不是来当救世主的,只要是与他的主要目的无关的其他杂事,他其实并不太想管,更何况景宁这种显然很难办的事,一个办不好,反而会给他的正事带来不好的后果,小梅岂能不权衡利弊?第三,小梅从一开始,就不赞同景宁在明知自己婚姻不自由的情况下,随意放任感情,只是事不关己,他表达的比较委婉而已,因此梁帝让景宁外嫁这件事,与小梅的道德观并无太大的抵触;第四,他毕竟是男性社会的一员,虽然有些怜惜景宁,但却无法很真切地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
  他成全霓凰,是因为双方都是他的朋友,他爱他们,而不是因为他觉得爱情至上,其他靠边;第五,让小梅这样处心积虑的复仇者和夺嫡者,费心机和手腕去悍卫一个他不怎么放在心上的公主的爱情,俺觉得有些偏离了本文的情节脉络,太言情了……
  PS:梁帝是景宁婚姻的绝对主宰者,拖几年说着容易,做起来,难。
  想来不外乎几个手段,装病,装傻,装疯,瞒不瞒得过且不说,就算瞒过了,至多不嫁外国,也不能确保梁帝因此就不嫁她了,更有可能的是赶紧找个人快点嫁。
  再者,景宁是受传统教养长大的公主,不是有自由意识的现代女性,在那个年月,她抗争的理由实在上不了台面,名不正则言不顺,她自己都不敢说自己是对的,要她最终坚持到底,有些以今论古了,为难小姑娘……
  ————————————————————这是再次被挤进内文的分割线——————————————
  萧景琰虽建府开牙,有自己的亲兵,在军中威望极高,但毕竟是仅有郡王封号的庶出皇子,又不似誉王那般享有诸多特权,故而除非是在朔望日、节气日、诞日、母诞日、祭日等特殊日子,否则不请旨便不能随意进出后宫。
  萧景宁那日求了他后,一连有好些天都望不到这位七哥的影子,不免心中忧急,竟不顾宫规禁严,派宫女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