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孕连连-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说,侍卫司主力军嘛,呵呵,就跟赵箓有点不对付了。

    要说,原由也挺简单的。那便是太傅李由看赵箓不顺眼。这金陵城三大军中,赵箓一个二十五的青年,在这等老臣眼里,就是一个毛头小子,眼热赵箓爬得太快,这是心中愤愤不平嘛。

    特别是赵箓顺着郭伯父的介绍,一头奔向了枢密使王博的麾下后,太傅李由的心腹,侍卫司主力军的一把手司马达,自然就是有针对的指向了赵箓。

    至于为何不指向了郭崇简,一来是郭崇简的资历够深,二来嘛,禁军一把手程灿也是顾命大臣。这李由还得卖程灿的面子,不敢开罪了禁军嘛。

    按说,唐王刘定义登位了。新朝新气象嘛。

    不过,眼下是二文臣,二武臣,合着四大顾命大臣们一起主持朝事。所以,为了权柄嘛,斗上一斗是免不了的。

    赵箓在金陵城里当小弟,够憋屈的。

    至于长兴十六年,幽朝兴兵来犯徐州。没二话,赵箓就请战了。

    这一战,胜果是没有的。不过,也算得不胜不败。赵箓在徐州过境时,自然是跟徐州的乡绅大户,还有官员们免不了联络一二感情。好歹赵箓是徐州本地,他这个金陵城的京官在前面顶着,总容易给徐州的地方官嘛,讨些好处嘛。

    至于说讨不了好处,至少消息来往,也是互通有无。

    长兴十七年,春,太傅李由勾陷枢密使王博十八罪状。并且,由侍卫军一把手司马达统兵合围政事堂。

    因为突然兵变,王枢密使当场被斩杀。

    整个金陵城的王家,满门皆被牵连,男丁皆斩于午门。

    太傅李由的这一手,可谓是满城哗然。然而,然并卵,李太傅一手遮天的日子,还是来到了。

    赵箓吓坏了,李太傅的这一手,让他是提心吊胆,不知道横祸何时来?

    对此,赵箓顾不得什么官职前程,保得小命要紧。所以,赵箓当即写了辞官书,并且,还马上登了李太傅的门,准备送厚礼,大大的厚礼。

    宰相门前七品官,这李太傅的门,不是好进的。

    托了无数的关系,赵箓的礼,总算是送进了李家的大门。

    李家收了礼,而赵箓的辞官折子嘛,李由这位太傅是驳回了。

    比起赵箓这颗小虾米,李由眼中,还若即若离的禁军一把手程灿,更加抢眼啊。特别是程灿到现在,都没有向这位太傅低头。这让李太傅的心中,起了杀心。

    权操在手,杀心自起。

    满朝的权柄,恩自出于李太傅,对于军中的不合谐嘛,李太傅自然份外不能容忍。

    长兴十七年,夏。

    那是一场雷雨中,赵箓坐于府里的书房内,正在议事。

    满屋之中,尽是他的心腹。

    “李太傅要动手了,而我也得到了消息,禁军的程都指挥使同样也要动手了。”

    “这一回,咱们火中取粟,是天大的赌博。”

    “赢了,富贵在天,输了,满门必死……”

    赵箓的话,让在场的众人,人人是脸色激动的潮红了一片。

    “剑在弦上,不得不发。”赵菩在旁边,先开口回道。

    “请点检发话,咱们都听点检的。”

    “……”

    赵箓手下的殿前主力军各校尉们,那是纷纷开口请战。

    要说,赵箓的法子,有够简单的。就是通过他的暗手,给禁军那边帮一把手,然后,等程都指挥使杀掉了李太傅之后,再是由他赵箓来清君侧。

    这一年来,赵箓除了委屈求全外,就是暗里收买了禁军和侍卫军的底层军官们。当然,要说效果嘛,还是不错的。毕竟,用银钱开路,哪朝哪代都好使的。

    赵家有盐业这个大杀器在手,还不缺了银子。

    这银子给的大方,动心的人,自然是大把的。

    就因为沦陷到赵箓手中,被他捏了把柄的人太多了,赵箓是反而被赶鸭子上架,退不下来了。毕竟,这银子喂出来的心腹,胃口可不小啊。

    赵箓是处于退不得,只能进的地步。

    此时此地的赵箓,除了一往无前,谋得大富贵外,已经别无他路。毕竟,赵箓若是从高位上掉下去,他那些银子喂出来的心腹,怕是最天扑过来要吞吃掉他的人。

    说起来,这世道就是如此。

    他强,明里暗里的属下,自然是恭顺如猫。

    他弱,明里暗里的属下,就是要吃人的老虎啊。

    “轰隆隆……”

    雷雨交加。

    这一天,金陵城里,杀声镇天。

    这一天,金陵城里,尸体满街道。

    这一天,金陵城的雨水,都是腥红一片。

    次日,天晴了。

    唐王府,被殿前主力军给牢牢的保卫了起来。而李太傅和程灿都指挥使,还有司马达三位顾命大臣的府上,是鸡犬皆死,无一个喘气的生物。

    “臣赵箓叩见唐王殿下。”

    带着满身的血气,赵箓在政事堂里,给五岁的唐王刘定义行了一个军礼。然后,这位五岁的小唐王,被赵箓身上的煞气以及浓浓的血腥味,是吓得“哇哇”大哭。

    秋,唐王太妃李氏,指使宫人暗杀殿前主力军的点检赵箓。

    宫人被杀,唐王太妃李氏被软禁。

    整个刘家王朝,任由一介武夫的赵箓掌于手中。只不过,金陵城的繁华,赵箓不羡慕。这一座城,反而让他不喜。

    因为,这城中,有太多不服他这一介武夫掌权之人。

    至十月,赵箓亲领殿前主力军,进行了迁都。

    整个唐王府,以及朝廷的政事堂百官,全部迁往封城,这么一座小小的县城。

    “今更英德郡下辖封城之名,为东京。”

    “吾要让大家知晓,唐王府不是安居南方一域之地的小朝廷。这中原北方的广阔之地,将来尽会是唐王殿下的封土。”

    “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

    以上,就是赵箓迁都之意决定下达后,对心腹们表演的一翻戏。


 第143章

    长兴二十年,唐王刘定义的小朝廷; 已经据有六州之地。分别是豫州、徐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可以说; 天下十三州,已得一半。

    当然; 这若大的江山; 自然不可能是八岁的小唐王刘定义打下来的。这开疆拓土的功劳; 自然是赵箓这位权倾朝野的宰相大人所为嘛。

    说起来; 南方诸州; 除了益州是一场硬仗; 让赵箓花了无数心思外,其余诸州; 倒是势如破竹。

    至于那益州的攻防之战,赵箓唯感慨的,就是可惜了那位柴大节度使。那位最后兵败,宁可火烧锦官城,也不肯降的人。当然; 比起柴大节度使,赵箓更可惜的还是锦官城。

    东京城,在这一年,也不是当初的小县城。而是一颗坐落于大江北岸的明珠。一座繁华如织; 盛世开来的气象。

    宰相府里; 已经不在任官,而是安心当老太翁的赵子殷,正在陪着孙儿们念书; 有些老顽童的闲趣。

    而杜明月嘛,就是在照顾了她的儿媳妇,毕竟,她家的简三爷要当爹了。

    说来,这几年里,杜明月的大儿媳妇宋微娘、二儿媳妇李惠娴,又是分别给杜明月添了两个孙孙。

    赵家这宰相府上下,孙辈的小少爷,也是一连下来,序齿至六了。

    晚间,一大家子用完饭,杜明月与夫君赵子殷闲来消食。

    走至花园时,正好瞧着开得灿烂的菊花,一大片一大片惹人眼。

    “最近聚会时,那些夫人太夫人们都在捧我这个臭脚。我听着,总觉得话时有话……”

    “夫君,朝中是不是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对于长子一手把持朝政这点子事情,杜明月又不聋子瞎子,她这个赵家的老夫人嘛,也是一清二楚的。

    只不过,赵家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可面皮上,大家都还得装一装。

    走到赵家今天这一步,杜明月自己都清楚,赵家老少爷们都没退路了。这是一条富贵凶险并存之路啊。

    “唐王下了禅位旨意……”

    赵子殷给了杜明月会心一击,这话都是让杜明月听了耳里,如雷声阵阵啊。

    “是不是再来两次,唐王的王位就会到了咱们老大的手心里……”杜明月对于夫君嘛,自然是有话就直接讲了出来。

    “老大那位置,除了拿这王位,还有退路吗?”

    “没退路的。”赵子殷自说自话的给了答案。

    “是啊,咱们赵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