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春海想了想,果断摇头:“不,如今军心急需振作,绝对不能截留。如今我身为总督,行事不可偏颇,应以公平为上。”
  幕僚轻叹一声,拱手一礼:“辛苦大人了。”身为丁春海的幕僚,他自然是知道丁春海一肩担双担的难处,安置难民要钱,安抚民心要钱,安抚将士要钱,处处都要钱,可偏偏朝廷就是不拔钱下来啊。
  丁春海也轻叹:“幸好有太子啊。”这笔饷银来的太及时了,真的是太及时了。
  “单校尉。”丁春海喊进了一直在门外把守的单壮,单壮奉了太子的令旨来保护丁春海,他就一点折扣都不打的严格执行,天天跟在丁春海身边,丁春海去哪里,他就去哪里,不过他也懂得分寸,当丁春海在办公时,他就在门外等候。
  单壮进来了,抱拳行礼:“丁大人。”
  丁春海把太子的书信递给他:“你看看,太子来信了。”
  单壮接过细看:“啊,补饷?”太子这是又从哪家打劫回来了?
  果然不愧是“太子亲兵”,太了解太子的作风了,不过他也就只想到了打劫,还不知道太子的发财手段已经升级换代了,是打劫+铸币了。
  丁春海还不知道单壮在想什么,只以为他也在惊讶于太子散了这么大一笔财:“预计运饷的车队五日后就会到达林州,但本官担心中途会有意外,所以想请单校尉前去接应,以策万全。”
  “末将领命。”单壮大声应下。
  单壮领了三百辅兵前去接应,在中途与运饷的车队汇合,三日后,运饷的车队顺顺利利的进入了林州地界,并直奔大军所在。
  大军军营,大操场上。
  “干什么突然集结?是要出战了吗?”
  “应该不是,出战要擂鼓,鼓没擂啊。”
  “那是有人犯事了?要当众处决?”
  “啊?还有当众处决的?”
  “嗯,你来的晚,没看到过,以前有抓到过一个奸细,就是当众处决的,人头还挂了三天。”
  “啊,今天是有奸细要处决了?”
  “说不准,反正先看着吧。”
  大操场上,因为突然全军集结,将士们忍不住嘀嘀咕咕,在大操场上汇成了一片嗡嗡声。
  “哎,等等,你们发现了没有?”
  “发现啥?”
  “太子亲兵啊,他们怎么没来?”
  被这么一提醒,这一圈的人才发现太子亲兵没来,这个发现又一波波的往外传递,整个操场上的嗡嗡声更大了。
  咚,咚,咚,三声擂鼓,主将至。
  操场上安静了下来,丁春海在万众瞩目下,登上了点将台。
  丁春海深吸一口气,气沉丹田,提声说道:“今日召集众将士,本督有一喜事相告,喜事就是,太子殿下要给你们,发饷了!”
  操场上陷入了长久的安静中,所有将士都以为自己幻听了。
  丁春海又重复了一遍:“太子殿下要给你们发饷了,饷银已经送到了。”
  哗,操场上沸腾了。
  单壮领着几十位辅兵,扛着几十台铁箱,登上了点将台。
  铁箱一一打开,一大片白灿灿的银光闪入眼帘,看傻了所有人。
  单壮拿出一册书卷,声如洪钟:“现在,我念到名字的人,上台来领饷。”
  籍贯加姓名,一个又一个人名被单壮念了出来,单壮每念到十个,便让这十个人上台来领饷。
  一开始是高层将领,高层将领们欠的饷银少,不过就是两三个月的饷银,后来是中层将领,他们欠的饷就开始长了,最短的欠了半年,最长的也欠了一年,欠的短的都是身在营中的,欠的长的都是领兵在外的。
  接下来就是低层将领,这些低层将领大多不在营中,只能先记在账上,待下次送米粮的时候一块给他们寄去。
  最后就是最最底层的士卒了,他们欠的饷银就更久了,最短的也有两年,最长的就是三年多了,几乎是从他们一进入军营起,就没有发过饷银。
  一块块白亮的银块落在他们的手中,将士们说不清心中是什么感觉,只觉得很想哭。
  单壮捧着兵册一直念,铁箱子也不停的抬上来,饷银一直发一直发,直到几十本兵册念完,单壮的声音也干哑了,还有一半的饷银未发记账。
  辅兵们又把铁箱子抬了下去,丁春海上前接过了单壮做过未发记账记号的所有兵册。
  “还有人没念到吗?”丁春海大声问道。
  有,大操场上陆续有人举起了手臂,丁春海一眼扫过,大概有两百多人。
  “没念到的人留下,现在,散开,各归各位。”
  丁春海把没念到名字的两百多人召集了过来,询问他们的来历,原来他们都是被抓壮丁抓来的,而且不只有这么多,只是留在营中的有这么多,还有更多的人被派了出去,不知道如今还活着多少人。
  抓壮丁,这是战乱时常见的事情,打仗打到兵不够了,就四处去抓壮丁,这些被抓来的壮丁根本不会被登记造册,不要说没饷银了,死了也是白死,一文钱的抚恤金也没有。
  丁春海只能让人先把这两百多人进行造册,如果他们还记得与他们一同被抓来的人叫什么名字,籍贯在哪儿,也可以先记下来,等着日后一一查清,要是活着,饷银就补给他们,要是死了,就只能期待战火平息,有老兵平安归乡,再托老兵带回一点抚恤金了。
  看到这一幕,单壮心中很是感慨,不只是他,在边上一同旁观的辅兵们,他们心中也很是感伤,因为他们想起了他们在私矿时的日子,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分白天黑夜,都在地下钻,死了也是白死,随便刨一个坑就是他们的归宿,要不是被太子殿下买下,他们还不知道能活多久,更不要说活的这么堂堂正正,受人尊重。


第144章 战报
  沉沉的夜色里,远方突然疾驰奔来一匹马,马上骑手的身上绑着一支三角红旗。
  马蹄声在夜色中分外的清晰、沉重。
  骑手奔至燕京城下,守城的将士燃起火把,持箭戒备。
  “八百里战报,开城门。”骑手哑着嗓子朝上大喊。
  借着火把的光亮,守城军看到了骑手身上的三角红旗。
  红旗!军情紧急!
  城门大开,骑手换上守城军的马匹,纵马直奔大燕皇宫。
  “什么?八百里战报?”嘉和帝掀被而起,赤足踏在地上。
  总管大太监苏承恩赶紧奉上密封的筒管,嘉和帝接过掰开,取出其中的战报。
  “申奴十万,再犯庸宁道!”嘉和帝的心快速的跳动起来,十万啊,没了大小蒋的庸宁道,能守得住吗?
  “敲钟,传三品以上文武官员,以及内阁诸臣,入宫觐见。”嘉和帝边吩咐边披衣,宫女侍人们快手快脚的为嘉和帝梳发净脸、穿戴衣冠。
  远在京郊的贺琅也收到了来自宫中的禀报,他身为太子,这等军国大事,他自然是要知晓并参与的。
  贺琅急起穿衣,纵马赶往宫中。
  八百里战报,庸宁关战事危急,如今镇守庸宁关的大将齐业,是大蒋将军的大女婿,他是有一些领兵作战的才能,也能指挥得动蒋家军,但自畿北道一役,大小蒋将军战死,蒋家军也元气大伤,剩余的兵马不及原先的一半,还不足五万,仅凭如今的蒋家军,要抵挡住十万申奴,简直是不敢想。
  大臣们又开始你来我往的争吵了,派兵是一定要派的,但兵从何处调呢?
  而且如今庸宁道只有齐业一位大将,是否还要再派一名老将过去督阵?
  若是齐业与老将在战事上有异议,又该听谁的?
  是否还要再派一位督军过去?
  督军的人选又该选谁?
  是太监还是文臣呢?
  派太监,太监胡乱指挥也是有过的,派文臣,文臣阵前杀将也是有过的,不管派哪个,都容易引发军中不满,那么该不该派呢?
  文臣和武将们吵成了一团,两方都有各自的理由,坐在御座上的嘉和帝脸色越发黑沉。
  “父皇,儿臣请旨督军。”突然,一道变声期的公鸭嗓横空响起,震惊了殿上所有人。
  文臣和武将们还愣着,嘉和帝先拍起了御案:“胡闹!滚下去!”
  贺琅没有退下,反而走到大殿正中,撩袍跪下:“父皇,儿臣身为大燕太子,受大燕恩泽,受万民供奉,如今大燕危急,万民危急,儿臣不能视而不见,避而不为,且儿臣已经长大,自该当为我大燕做一些事了。”
  嘉和帝想阻止儿子,却不能随便开口,只能横眼瞪向亲信大臣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领会圣意,走出臣列,规劝太子:“殿下仁厚,是为万民之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