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雄心-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第7伞兵师约有三分之二的部队无法按照预定计划赶往奥尔什丁集结。实际上,这一集结计划也是建立在战线继续保持平静的基础之上,考虑到苏军进攻必然给德军防线带来极大的压力,师长威廉·苏斯曼将军命令史蒂芬伯格和他的伞兵团暂时就地驻防,在尽量避开苏军空袭的同时竭力保护铁路线的畅通。

起初的时候,人们听不到数十公里外战场上的喧嚣杀戮,从奥尔什丁方向开来的维修列车拖走了残余车厢,专业的工程兵很快让铁轨恢复了通行能力,接下来,一列列配备防空车厢的军列载运着弹药物资和各种装备奔赴前线,返回时则运载着从前线撤下来的伤员。

作为最早组建的空军伞兵部队,第2伞兵团经历的大小战斗已达数十场之多,绝大部分官兵都已经见惯了流血伤亡,但看着车厢里那些伤兵茫然无助的眼神,看着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照顾一动不动的重伤员,无言的哀伤弥漫开来,让人们心中充满了苦涩纠结。

从下午开始,来自战场的炮声隐隐传入耳中,英勇的德国空军仍在竭力驱逐那些数量明显多过于己的进攻者,时不时还会有整队的斯图卡在梅塞施密特战斗机的保护下火线增援前线。行驶于这条铁路线上的火车间隔在缩短、速度在加快,但隔上一段时间总会因为列车遭到空袭、铁轨遭到轰炸等原因出现运输停滞,那些随同维修列车行动的工程兵们成了最为忙碌的人,好在一直挨到天黑,那些来自于东面的炮声都未继续迫近,伤兵们也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苏军在这个方向上的进攻被止住了!

伦特·史蒂芬伯格和他的士兵们终于能够稍稍松一口气了,如果己方现有部署足以抵挡苏军的猛烈进攻,那么再晚一些也许就能够从这座远离喧嚣的火车站“解放”出来,搭上西行的列车前往更需要他们的地方。可是,这条纵贯波兰、从海滨一直延伸到南欧的战线是如此漫长,德军指挥官们再称职、再敬业、再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数小时之后,坏消息通过无线电波传来:苏军在奥斯特罗文卡突破了德军防线,那座波兰城市正对着苏军前一阶段刚刚占领的比亚为斯托克,地理上恰好处于奥尔什丁与华沙这两座战略支撑点的正中,它的得失足以影响波兰战线北侧的安危。

午夜刚过,第2伞兵团得到了新的作战指令:作为距离奥斯特罗文卡最近的机动力量,整个第7伞兵师将通过铁路前往奥斯特罗文卡以北,与陆军、党卫军部队一道向立足未稳的苏军发起反击!

第20章 精锐战力(中)

以20世纪40年代初的航空技术水平,夜间飞行虽不至于让飞行员们两眼摸瞎,但对地侦察与精确攻击尚无法实现,苏军的夜间空袭仍以主要城镇和重点区域为目标,德军照例以精悍的夜间战斗机部队予以拦截,双方在空中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却无力干扰对方地面部队的快速调动。

满载德国空军第2伞兵团的军列,从奥尔什丁附近的米隆车站一路疾行,它原本将在一小时二十分钟的运行后抵达皮沃耶,奥斯特罗文卡以北约20公里的一座铁路车站,那也是德军控制范围内最靠近该城的车站,但刚过了一个小时,列车就在前不着村、后不靠站的位置停住了。

“什么情况?”

头戴伞兵盔、腰跨鲁格手枪的史蒂芬伯格中校敏捷地从第一节车厢跳了下来,他的这身装束可不是在下属们面前装装样子,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身先士卒是模范伞兵营特有的风格,每一个从那里出来的军官无不如此”。

只见一名挎着MP38冲锋枪的陆军士官打着电筒站在列车前方,“长官,前面的铁轨遭到破坏,已经无法前行了!”

史蒂芬伯格瞧了瞧正在铁路线上忙碌着的士兵们,皱着眉头问:“要花多久时间才能通行?”

陆军士官答道:“这很难说……至少两个小时!”

借着对方的电筒光,史蒂芬伯格抬手看了看表,然后问:“这里距离奥斯特罗文卡还有多远?”

话音刚落,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阵枪炮声,它们并非转瞬即逝,而是一阵紧过一阵,完全没有平息的意思。

片刻,陆军士官扯着嗓子回答说:“还有35公里,长官!看情况,我们的部队正在前方不到10公里的小镇周围与苏军交火呢?”

“10公里不到?那皮沃耶……”史蒂芬伯格有些惊讶,经过了一天的猛烈攻势,苏军到了夜晚应该筋疲力尽地停下来休整才是。

“皮沃耶?一个小时前就已经被苏军占领了!”陆军士官飞快地回答说。

“什么?一个小时前?”作为年轻一代的前线指挥官,史蒂芬伯格的作战经验可谓超乎常人的丰富,但这战场也确实是个局势瞬息万变的地方,一个多小时前部队还在登车,当时与师部的电话联系所得到的仍是较为乐观的消息,没想到那时候他们的目的地就已经在一场相当突然的战斗中迅速易手了!

“乔斯!地图!”

在整车官兵的焦急期待中,上尉参谋官飞快地拿着一份折叠好的行军地图跳下车厢,史蒂芬伯格迫不及待地从陆军士官那里要过手电筒,并且要求道:“告诉我们你所知道的战况!”

客观来说,二战的各交战国中国民素质以英、德为最高,士官素质则是德国国防军最引以为豪之处。就着最简单的行军地图,陆军士官很快给来自空军的伞兵军官们介绍了自己对战场的了解——虽不至于多么的精确,但至少是颇为专业的。

史蒂芬伯格再次直起身的时候,浓厚的双眉依然紧皱着,他大口一张,“埃尔文!”

“到!”肩负传令职责的年轻中尉早已矗立在了车厢口。

“传令,全体就地下车,向南搜索前进!”

“是!”中尉毫不犹豫地传令去了,年轻的中校这才郑重其事地与旁边这位陆军士官握了握手。

“祝好运!”

“长官,也祝您好运!”

两位年龄相差无几的职业军人,真心诚意的祝福声很快淹没在了军官们的口令声和士兵们下车时枪械、水壶、铁铲相碰发出的哐啷声中,别看这辆火车运载了三千人,多余的言语却听不到几句,不多会儿,各连排开始清点人员、逐级上报,等到全员集合的报告送达到身为团长的史蒂芬伯格这里,整个过程耗时还不到5分钟!

史蒂芬伯格冷冷地扫了眼夜幕下看不到尾的队伍,果决地说道:“出发!”

离开东西走向的铁路线,向南即是一片小树林,穿过这不到十米宽的树林,一大片旷野呈现在了眼前。东南方的地平线上跳跃着橘红色的火光,暗蓝色的天幕被映亮了一个小角。由团属侦察连打头,这三千多人的队伍按照乘车时的序列排开,以相对松散的搜索队列小心翼翼地进入了这片位置的田野、这时候,耳边各种金属物件磕碰的声音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沉闷的脚步声。

不多会儿,两名佩戴伞兵盔的少校军官一前一后地从旁小跑而来,他们凑到史蒂芬伯格边上问道:“头,具体什么安排?”

年轻的中校简明扼要地回答这两名营长:“从南面迂回攻击苏军,可能会遭遇敌人的装甲部队,叫大家做好准备!”

“好叻!”两位营级指挥官既不多问、也不多说,迅速回各自队伍去了。不多会儿,第三个营也遣了一位副职前来,加上团属侦察连和炮兵连的指挥官,史蒂芬伯格停了下来,依然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作战意图,然后又快步跟上队伍,始终保持在队形的最前列。

行进了大约一刻钟,侦察连已经进抵田野尽头的一座波兰村庄,搜索后发现这里空无一人。得到这一报告,史蒂芬伯格要求侦察连加速前行,而其余各战斗营和炮兵连依然保持原速前进。很快的,这些伞兵进入了村庄南面的松树林,相比之下,它要较铁路旁的树林更为宽厚,不少士兵都在行进途中被树根或是崎岖不平的地面绊倒,但队伍整体上依然保持着搜索前进的速度,等到他们即将走出树林,侦察连终于传回了下车后的第一个战斗警报:前方溪畔发现苏军部队!

史蒂芬伯格立即让自己的部队停留在这树林当中,稀疏的月光下,望远镜里只能看到隐约晃动的人影,那潺潺的溪流还不到两米宽,重要的是对面的苏军有多少人、什么装备、处于何种状态。按照东线作战司令部临时制定的计划,这次针对奥斯特罗文卡的反击作战将由陆军第6装甲师一部、第58步兵师、党卫军“维京”师以及空军第7伞兵师参加,总兵力约有8万人,而根据前线战报,攻破德军防线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