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5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和同意华佗的分析,沉着脸说:“火化这一条,必须坚决贯彻执行!若是遇到抵抗,只能用暴力的办法解决了,我不可能坐视瘟疫四处传播,更没有时间和耐心去向每一个人解释。”

“公子可曾想过,推行防疫法本是一项得人心的仁政,若是最终用了暴力的手段而导致民怨沸腾,甚至是流血冲突,您的一片苦心岂不是付诸东流?”

神医虽然不问政治,但说出来的这番话却是令人深省,充满了哲理。

刘和为难地问:“那我该怎么办?”

“不知公子对当初黄巾首领张角的行事方式了解多少?”华佗忽然莫名其妙的问道。

刘和想了想,便回答道:“张角当初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之道,大肆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用符水咒说替百姓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便相信了他。后来起事之时,八州雷动,响应者超过百万,引起一场浩劫,至今余孽仍存,黑山张燕便是其中最大的一股势力。”

华佗替刘和分析说道:“张角假托黄老之命愚弄民众,固然可恨,但若是没有几分医病的真本事,只怕也无法鼓动如此多的民众。以我在各地行医多年的经历来看,若是能有一种教义影响和感化百姓,让他们相信即使亲人的遗体被火化之后,灵魂依然可以到一处安乐所在,那么大家就不会阻挠火化之法,甚至还会乐意见到亲人的遗骸被化火深埋。”

听完神医这一席话,刘和心中暗自感慨,觉得华佗真是说到点子上了,此时民众愚昧,如果能够借助宗教的手段实现自己的想法,不仅不会引起动荡,反而可以凝聚人心。

只是宗教就像人类社会的一剂精神鸦片,一旦沾染上了,那就无法戒除。

到底要不要扶持一种新的教派呢?刘和顿时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正文 第四八九章 英雄与刽子手

漠北,位于瀚海沙漠群的北面,历来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向中原汉族发动侵掠的大后方,在没有铁路和发动机的古代,沙漠南边的农耕民族想要向北征伐,光是粮草运输就能拖垮一个帝国。

当年汉武大帝征伐匈奴人时,耗光了文景两底在位时积累下来的国力财富,用了十年的时间,也只是把匈奴人从漠南草原逼得退回到漠北,骠骑大将军霍去病更是死在了北征的道路之中。

匈奴人在漠北分裂之后,其中大部向西迁移,翻过了葱岭,去祸害位于西亚的那些民族和部落国家。留下来的匈奴人过不惯漠北艰苦的生活,于是向大汉帝国低头,内附到长城以南半耕半牧为生,直至昔日匈奴人的奴仆鲜卑人在大鲜卑山崛起,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便占据了北方幅员万里的大草原。

崛起的鲜卑人在一代雄主檀石槐的统领下,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部落大联盟,最强盛的时候他们控制的疆域东边直达大鲜卑山,南边抵达雁门和云中,西边直达西域的乌孙国,北面则不知道到了哪里。然而鲜卑人虽然强盛一时,但却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家,在檀石槐死后,部落大联盟分崩离析,草原上的大小部落既互相攻伐,又不时南下侵掠汉人,这样打打杀杀多年,鲜卑人和汉人谁也没能真正沾到便宜。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才彻底改变了这种杀过来,打回去,卷土重来,又被打回去的无聊游戏。

这个人,便是刚刚加封为骠骑大将军的刘和。

历数刘和统兵以来与鲜卑人交手的战斗,双方投入的兵力一次超过一次,而死在幽州外围的鲜卑人更是超过了十万以上。这些死去的鲜卑人,全都是各个部落中的壮年男子,更有不少还是部落内的勇士,是某个部落的精神象征。

除了战场上死去的鲜卑人,还有五万鲜卑俘虏被刘和下令阉割之后投进矿坑和地道之中从事最为辛苦的体力劳作,最终等待他们的命运也是早早地累死,然后被填进废弃的坑道之中,就连灵魂都要永远被镇压在里面,永世不得往生。

刘和从初平二年返回幽州至今,时间刚刚过去十年,因为他的存在,北方草原上人口最多的鲜卑族失去了十五万精壮男子,这对于总人口不过百万的鲜卑人而言,已经不是伤筋动骨的伤害,而是致命的打击。如果再来一个十五万,鲜卑族内便只能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那么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消亡和湮灭。

在北方汉人的眼中,刘和如今就是他们的天神和英雄,而在北方大草原上游牧民族的眼中,刘和就是一个魔鬼和刽子手。曾经,当刘和听说鲜卑人无论老人还是孩童都称呼自己为魔鬼时,他很开心地说:“如果能够彻底消灭这个族群,我不介意他们称呼我为活阎王!”

没办法,内敛和平的农耕民族在面对侵略成性的游牧民族时,天然不占任何优势,对付这些管杀不管埋的游牧民族,最好的办法就是斩草除根,然后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直到进入热兵器和蒸汽动力时代,将游牧民族的机动能力彻底抵消,这样两个族群之间便有了和平相处的可能。

刘和虽然被称为魔鬼,但却没有魔鬼那种夸张的金手指,在这个科学技术还处于萌芽的时代,他造不出蒸汽机和机枪大炮,所以只能肩负起毁灭的任务,一次又一次斩断南下侵略的鲜卑人的爪子,将他们赶回北方去。

然而,只是将侵略的鲜卑人赶回北方,这还不是刘和真正想要的结果。在他的计划里面,此生的目标是要把水泥大道一路修建到漠北去,把兵堡修筑到极北荒原之地上,然后依托这些据点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拉网式的清洗,直到把北方的游牧民族全部解决掉,把辽阔万里的大草原变成汉人的牧场。

在刘和看来,汉人的适应能力是最强的,只要将北方的游牧民族清除干净,日后就可以把一些犯了罪的汉人流放到寒冷的北方去,然后教他们在草原上放牧和生存,用不了太久,他们就会成为最好的牧民,而且还是那种安分守己不喜欢侵略的牧民。

就算日后这些流放汉人的后裔在北方壮大起来之后,又养成了游牧民族四处侵略的习气,那也是北面的汉人跟南面的汉人进行争斗,肉烂了最终也还在锅里,不至于隔了数百上千年之后,亿万汉人被马背上的屠夫们杀戮,又或者脑袋后面挂着一根像猪尾巴一样的辫子……

刘和想要实现心中的这个宏大构想,就要面对许多困难和险阻,其中最急切的难题是尽快统一全国,实现内部的长治久安,而最长远的难题则是人口问题。不管刘和如何能打,哪怕是指挥部队一口气打到葱岭以西去,可若是不能将汉人迁移过去,那就无法形成有效占领,到了最后也不过是昙花一现,为其他民族做了嫁衣裳。

汉人的繁衍能力毫无疑问是最强的,但进取和开拓精神却很欠缺,刘和现在想尽办法阻止大汉人口因为灾荒和瘟疫而锐减,就是想在他有生之年把汉人送到万里之外去,为汉人打下最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如今,大灾荒还没有过去,北方又面临着鼠疫的威胁,这让刘和在感到挫败的同时,又极为的不甘心。虽然明知逆天行事千难万难,但刘和还是不想放弃,只要一息尚存,他还是要拼搏和奋斗下去。因为,刘和现在不是一个人在拼,在他身后还有许多的追随者和支持者。

刘和亲自起草的《卫生防疫法案》尽管还在修订完善当中,但其中一些条款和措施已经被登载在了《大汉时报》上面。为了迅速扩大这期报纸内容的传播范围,《大汉时报》的印量从五千五百份暴增至十万份。这等于是刘和自己掏钱出来,免费为百姓做了一次防疫知识的宣传教育。

刘和还让人将雕刻好的木制母版以最快的速度从邺城送往蓟城、马城、襄平、乐浪、洛阳、武威和郯城,要求在自己控制和影响的区域内大力发行最近几期有关卫生防疫的报纸,进一步扩大报纸的影响力,普及民众对于卫生防疫的基础认识。

当雪片一般的报纸被刊印发送出来之后,大汉北方各地立即响应刘和的号召,迅速行动起来,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防疫运动。

马城距离邺城有上千里之遥,这里处于幽州和并州交界之处,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边城,但因为刘和曾经在此驻守和作战过,所以闻名北地。加之此城又是护乌桓校尉府的所在地,城内有大量秘不示人的军器作坊和研发工场,所以这里如今是整个幽州仅次于蓟城的另外一座重镇。

《大汉时报》关于防疫的特刊刻版送抵马城之后,护乌桓校尉刘政立即调动工匠连夜加印报纸,第二天便开始在城内挨家挨户的发送,第三天就往周围驻军的营地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