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4飞狐的故事-孔庆东-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四)飞狐的故事-孔庆东  
 
 
   主讲人简介: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著作有《北大往事》《47楼207》《黑色的孤独》《口号万岁》《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等。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无敌于天下的人物,尽管他只是小说中虚拟的主角,但是他的刀锋,让无数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一直谈论到今天; 
 
  这是一个金庸眼中的大侠,虽然在金庸的笔下侠客无数,但是出于对他的钟爱,一向干脆利落的金大侠不惜重墨为他续写前传。 
 
  在金庸15部小说中,《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这两部姊妹片尽管篇幅不大,但它的影响力却超乎寻常,《雪山飞狐》是第一部被翻译成英文的金庸小说。金庸也坦言,飞狐是他最喜爱的人物之一,那么,雪山飞狐究竟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在他的身上,金庸到底赋予了他什么样的魅力?又是什么使读者对他始终难以割舍? 
“北大醉侠”孔庆东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飞狐的故。  
   全文:  
  (英雄与美女;侠客与小人;透过武侠的刀光剑影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为我们深入解读金庸究竟揭示了什么。) 
 
  (这是一个无敌于天下的人物,尽管他只是小说中虚构的主角,但是他的刀锋让无数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一直谈论到今天。这是一个在金庸眼中的大侠,在金庸笔下侠客无数,但是出于对他的钟爱一向干净利落的金大侠,不惜重墨为他续写前传。在金庸15部小说中《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这两部姊妹篇尽管篇幅不大,但他的影响力却超乎寻常。《雪山飞狐》是第一部被翻译成英文的金庸小说。金庸也坦言飞狐是他最喜爱的人物之一。那么雪山飞狐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在他的身上金庸到底赋予了他什么样的魅力呢?又是什么使的读者对他始终难以割舍?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为你讲述飞狐的故事。) 
 
  《雪山飞狐》字数不到20万,可是容量仍然很大,怎么做到的呢?他写了一百年的故事。可是把这一百年的故事浓缩到一天中来写,这是《雪山飞狐》相当大的结构上的特点。我们知道在戏剧界有一个规律叫做“三一律”,这是西方古典主义戏剧定下的一个创作规律,他要求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应该把故事集中在一天之内,一天之内的时间讲一个故事,最好集中在一个场景。这样做是有他的道理的,这样做有利于展开很尖锐的冲突。把各种事都给你弄到一天来,七大姑八大姨都在一个屋,在一天之内吵的不亦乐乎,这就叫有戏。金庸的《雪山飞狐》就是这样的。他表面上的故事是一天,但是背后的故事是一百年。 
 
  (《雪山飞狐》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闯王李自成兵败王国之后。他手下的四大侍卫,胡、苗、范、田因误会而相互残杀致死,从此他们的后代结仇,而闯王留下的宝藏也成为江湖中争抢的目标。事隔一百年胡姓侍卫的后人被人称为雪山飞狐的胡斐为个父亲胡一刀报仇与杀父仇人苗人凤相约在雪山的一个山庄里决斗。而为了寻找宝藏,江湖上的各色人马也都集中到了这个山庄里。在这里即将到来的胡斐和已经死去的胡一刀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这个小说的第二个特点是;这个小说的人物分为明和暗两组。一条明线是表面上的故事在进展,好象是一架汽车在马路上开,看的请清楚楚。但是还有一条暗线,你是看不着的,通过开的这辆汽车讲的可能是汽车发明史、汽车改进史。这完全是新文艺小说的写法。以前的武侠小说也好,其他的通俗小说也好是做不到这个程度的。以前的小说都是章回体,一回一回的,一旦他说出两件事的时候,要讲两件以上的事的时候,他就叫花开两朵,个表一枝。咱们刚才说了诸葛亮,现在回来说说赵云,这是章回体小说的写法,他不会只讲诸葛亮把赵云放在后面来暗示。而金庸的《雪山飞狐》在艺术形式上这种比较大胆的突破,其实放到新文艺作品中也是很少见的。他已经分成明暗两组的这些人物。其中暗线的主人公他的故事又是由多个人从不同角度来讲的。在一天中有很多人,这些人都在讲另外一个故事,讲我们看不见的一个故事。而且是由不同的人来讲。暗线这个主人公的名字叫胡一刀。明线主人公是胡一刀的儿子,胡斐。胡斐的故事是表面的,很清楚。而他的故事是很晚才展开的。胡斐的外号叫雪山飞狐。 
 
  (在小说中雪山飞狐这个名字对于聚集在山庄里的人来说是神秘的,但是他们对于雪山飞狐的父亲胡一刀却很熟悉。因为当年胡一刀被杀时,这些人中有很多人在场。在等待雪山飞狐到来的时候,他们纷纷谈起当年胡一刀被杀的真相。) 
 
  作品用很大的篇幅通过他们的嘴讲暗线的胡斐的父亲胡一刀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也讲的扑朔迷离。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讲。每个人讲都不一样。张三讲一样,李四讲一样,约翰讲一样,汤姆讲一样。这里面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什么上真实的?什么是历史真实?比如今天咱们大家在这里听课,大家打开电视孔庆东在这里讲武侠小说听完了,把电视关了。每个人讲一遍你今天听到了什么,我们假设大家都是真诚的,没有人撒谎。假设大家的智力都差不多,没有人记性特别不好,每个人写一份交上来,肯定不一样。那么哪一个是真实的?哪一个是不真实的?假如随着时光的流逝,有相当一部分流逝了,保存下来一份两份了,这一两份就成了历史了。他可能就被500年以后的人认为是真凭实据。这里面就包含了很深刻的历史观的问题。真实到底是什么?追问下去有真实的东西存在吗?我们今天去回顾,去讲所谓历史的时候依据的是什么?其实依据的就是回忆。你说我看来史书了,史书怎么来到?你说我看了当年的报纸了。当年的报纸怎么来到?当年的报纸是当年的记者写的。你怎么能够保证那个记者他没有偏心。你怎么能够保证那个记者他不是弱智的人。追到最后一切都是有疑问的。所有的回忆都是有具体的回忆角度、回忆立场。 
 
  (通过不同当事人的讲述胡一刀被杀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原来当年胡一刀发现当年是由一个误会导致的时候原本想要化解四家的仇恨。但是田家的后人田归农却设计迫使他与当时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苗家后人苗人凤决斗。在打斗的过程中田归农又暗中在他们的兵器上下毒致使是胡一刀被误伤而死。尽管胡一刀被杀的真相大白于天下,但是由于苗人凤对胡一刀的死亡有直接责任,作为儿子胡斐终究不能放过苗人凤。) 
 
  所以他在《雪山飞狐》里采用这样讲故事的方式,是别开生面的。而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在我们以前的文艺作品中是很难见到的。因为我们的文艺作品是有一个无所不知的作者在控制着所有的信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他可以控制悬念,最后他让你真相大白的时候原来是张三杀了李四。然后我们就相信事情本来是这样的。 
 
  我们来看看《雪山飞狐》的开头,他的开头仍然是一个戏剧化的场面,是充满动感的。 
 
  嗖的一声,一支羽箭从东边山坳后射了出来,呜呜声响,划过长空,穿入一头飞雁颈中。大雁带着羽箭在空中打了几个筋斗,落在雪地。 
 
  西首数十丈外,四骑马踏着皑皑白雪,奔驰正急。马上乘客听得箭声,不约而同的一起勒马。。。。。。。四人眼见大雁中箭跌下,心中都和一声彩,要瞧那发箭的是何等样人物。——《雪山飞狐》 
 
  我们看这个开头干净利索,镜头随着一支箭射中大雁,然后镜头马上摇到下面雪地上的四匹马,故事就这样展开。这个开头很利索,但是人们往往忘了这个开头。因为《雪山飞狐》更精彩的是他的结尾。 
 
  (小说的结尾是,胡斐和苗人凤在雪山上相遇,一场决斗即将展开。这时候胡斐突然发现他一直深爱的女孩苗若兰原来是苗人凤的女儿。一方面是杀父仇人,一方面又是心上人的父亲。手握尖刀的胡斐犹豫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