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4飞狐的故事-孔庆东-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朴之人,又威猛也不乏温柔。他是个讲信义,重然诺,英雄豪杰又怜妻爱子,同情贫苦人。所以她觉得嫁给他是最大的幸福。所以她才甘愿在他死后自杀徇情。所以她的死是非常刚烈,非常豪爽的。所以她这死也感动了苗人凤。苗人凤一生都敬重胡一刀夫妇。他也感慨自己找不着像胡夫人这样好的女子。在《雪山飞狐》这部小说里面,暗线所写的胡一刀这个形象这么高大、这么感人。而明线所写的胡斐这个形象却很不饱满,不够好,虽然结尾很好。可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胡斐的成长过程是没有的。他所遇到的事情也是很简单的。所以《雪山飞狐》他有点名不副实。因为你的名字叫《雪山飞狐》,可是《雪山飞狐》这个形象写的不够立体,所以为了弥补这一点,金庸又写了一部《飞狐外传》。在《飞狐外传》中补写了胡斐的形象。 
 
  (当人们热衷于谈论胡斐的那一刀究竟是劈还是没有辟下去的时候,金庸又推出了另一部小说《飞狐外传》。《飞狐外传》不是《雪山飞狐》的续集。金庸始终没有告诉人们,那一刀到底是辟了还是没辟。而是时间前移写胡斐的成长经历。在雪山飞狐中胡一刀和苗人凤比武时,托付给苗人凤的婴儿就是胡斐。当胡一刀夫妇相继死去的后,胡一刀的仆人乘乱抱走了胡斐,这也成为《飞狐外传》的起点那么一个失去双亲的孩子在腥风血雨的江湖,会遇到怎样的事情?他又是如何成为一代大侠的呢?) 
 
  由于这两部小说不是统一构思的。不是一开始想好了再写,而是先写了《雪山飞狐》后来再写《飞狐外传》,所以两部作品在情节上、在人物上部不大统一,并不完全统一。有一些矛盾的,和对不上的地方。如果我们严格的要求他,说你这两个有矛盾,你怎么不把他修改过来呢?金庸后来在修改的时候也没有强求统一。这部小说(《飞狐外传》)的感人之处是写胡斐为了素昧平生的穷人报仇血恨。不为金钱、权势、美女和面子所动,写这样一个故事。金庸曾经说过《雪山飞狐》的真正主角是胡一刀,而胡斐的性格到了《飞狐外传》才成型。那么他要在《飞狐外传》写出什么样的侠客呢?他要写一个急人之难、行侠仗义的侠士。中国有很多武侠小说,但真正写出大丈夫气概的侠客,这种形象的不是很多。金庸说,很多武侠小说的主人公只注重他的武没有注重他的侠。所以金庸的小说为什么能独树一帜、鹤立鸡群,就是因为他想写出一个孟子所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一个大丈夫。他就为《飞狐外传》的主人公胡斐定下几条标准。要求他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哀恳所动,不为面子所动。这是很。一个人当英雄豪杰入门并不难。但是当了英雄豪杰以后要面临考验。人们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书中胡斐有一个心上人叫袁紫衣。 
 
  (恶霸雄天南为霸占穷人钟阿四的田地,无端杀害了钟阿四一家。这一事情刚好被已经长大成人的胡斐遇见。为了给钟阿四一家报仇,胡斐开始追杀凤天南。在追杀过程中胡斐遇到了袁紫衣,善良美丽的袁紫衣深深吸引住了胡斐。但是好景不长,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胡斐发现自己一直苦苦追杀的恶霸凤天南竟然是袁紫衣的父亲。) 
 
  袁紫衣就求他(胡斐)饶过自己的父亲,你跟他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他跟你不沾边。你只是为别人打抱不平,你非要杀我爹爹。我跟你感情这么好你怎么就不能饶了老人家呢?但是胡斐拒绝了。一般的英雄好汉都是吃软不吃硬的,人家求你,你就应该答应。但是胡斐他过了这一关。包括凤天南动用所有社会关系,赠送他金银、赠送他豪宅,他都不重视。江湖上最讲究面子,所有人都给足了他面子,要求他饶过凤天南,他就是不答应。这个就联系到我以前讲过的武侠小说中的狭义的问题。穷人走投无路的时候有一个跟你素不相识的人为你打抱不平。这样的人怎么不受到群众的拥戴?如果有一个这样的人,大家就会拥戴他,说他是英雄。如果有一群这样的人,有几十万,一百万这样的人。那这一百万的人就是人民的大救星。他们就会开天辟地,就会成为新的执政党。这也正是我们共产党得到天下,得到民心的原因。如果我们党内有几万,几十万胡斐这样的人为素不相识的人打抱不平,怎么能够不得天下呢?所以你看他写的是武侠小说,不是革命文学,他跟革命文学又有相通之处。因为他讲的是一些人事间一些很普遍的道理。 
 
  (尽管在《飞狐外传》中,胡斐遇到的问题和他在《雪山飞狐》中他所遇到的问题相似。但这一次他没有手软,最终胡斐杀死了凤天南,为钟阿四一家报了仇。也完成了他成为一个大侠的历程。故事讲到这里似乎已经接近尾声,但是人们依旧关注着他与袁紫衣的爱情。这个顶天立地的男儿能否江山与美人共得。失去父亲的袁紫衣又该怎样面对这一残酷的事实呢)? 
 
  金庸小说的开头结尾都是值得专门研究的,《飞狐外传》的结尾是这个袁紫衣,她爱情也没有圆满,心情很郁闷,她最后已经出家了。出家之后她有一个法名叫“圆性”。她最后和胡斐告别的时候她念了一首佛偈,就是佛家的一首短诗。胡斐本来还想跟她续一续旧情,希望她能够回心转意。因为胡斐心中一直在苦苦的追求着她。可是这个时候这个叫圆性的袁紫衣不理他。双手合十,轻轻的念着佛偈:一切爱恩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因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念毕,悄然上马,缓步西去。胡斐追将上去,牵过洛冰所赠的白马,说道:“你骑了这马去吧,你身上有伤。还是……还是……”。圆性摇摇头,纵马便行。胡斐望着她的背影,那八句佛偈在耳际心头不住盘旋。他身旁那匹白马望着圆性渐行渐远,不由得防声悲嘶,不明白这位旧主人为什么竟不转过头来。(飞狐外传)这是结尾,这个结尾是非常有诗情画意的,非常深的。一个常常的镜头把人送走,送到镜头深处。然后一个话外音念着佛偈。我们看这是非常纯熟的电影手法。那么圆性所读的佛偈,这八句诗包含着佛家的思想。他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切畏惧,一切忧愁,一切恐怖都是由于爱而产生的,都是又爱而来的。 
 
  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又爱故生怖。都是由于爱,这个爱不是我们今天所狭窄的理解的男女之爱的爱。这个爱是你对一切东西的喜爱,是你的欲念。为什么古人经常说爱就是贪小便宜的意思呢?爱不是一个好词呢?除了这个爱异性之外,你爱财物,爱珠宝,爱首饰,爱手表都是爱。这个爱好象是好东西,那么在佛家的眼里看来他不是好东西,因为他是欲望,有了欲望,你就有了担心。就有了恐怖,就有了畏惧。因为欲望不一定能够实现。我们每天的很多忧愁,恐惧哪里来的?不就是你担心失去什么。你担心损害掉什么?你担心缺少了什么?你担心不能够占有什么?所以这是我们忧愁,恐惧和畏惧的来源。即使是爱情的爱,我们狭义理解的男欢女爱的爱也不能逃出这个规律。因为你爱一个人,你就怕他不爱你。你怕不成功,你怕你的爱付诸东流。那么一旦成功了,你把她追到手了。上午追到手,下午两人去登记去了。这就能保证吗?还是不能保证。你又怕不能白头到老,你又怕她红杏出墙。你又怕她半路变心等等。 
 
  所以只要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担忧恐怖。按照圆性所读的佛偈的观念、立场来看,如何才能离开这些担忧,消除这些恐惧呢?最后两句说的是: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只有离开爱,只有舍弃爱,你不爱了,所有这些担忧都没有了。就好象有一个段子里面说的,有一个人买了一支羚牛角。这个角怎么洗都洗不干净。特别发愁,想什么办法都没用。最后一个人说,你干脆把他扔了不就完了。不要他了所以我的这些烦恼都没有了。离开了爱一切烦恼忧愁都没有了。这是佛家给我们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我读了他之后我仍然不能完全解脱。不能完全通达,我知道如果不爱了就什么担忧什么畏惧都没有了。可是我想既然是爱那又怎么能够割舍的下呢?比如说我们出家了,出家了就能够割舍得下这分爱吗?好比我们现在在看电视,看节目。看孔老师讲武侠小说,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