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9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一九五六年底,用代号s…1的实验机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超音速飞行。虽然这是一架采用火箭发动机的实验机,根本没有实战价值,其速度只有一点零五马赫,也就是刚好突破音障,但是对已经开始的中德全面对抗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正是如此,德军启动了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制工作,其产物就是me…300。

与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相比,me…300的气动外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主翼的后掠角更大,而且相对厚度更小。此外,me…300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发动机,而且横向并列布置了两台发动机。

凭借这些,me…300与中国空军的j…6一同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批超音速战斗机。

在一万一千米高空,me…300的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一点三五马赫,比仅能飞到一点三二马赫的j…6还要稍微快一点。

一九六二年,me…300正式量产。

可以说,在一九六七年,me…300绝对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虽然中德两国的第三代喷气式战斗机均已完成设计,甚至开始小规模量产,但是都没形成战斗力,也没有对外出口。

关键就是,危地马拉空军从哪里获得了me…300?

做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铁杆盟友,墨西哥在一九六三年就接收了第一批me…300,而且在一九六五年建立了自己的生产组装线。也就是说,墨西哥空军装备了不少的me…300,而且能够自行组装生产。

问题是,墨西哥的生产线只能组装me…300,关键设备依然需要德意志第二帝国提供。

更重要的是,没有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默许,墨西哥肯定不会把如此先进的战斗机提供给危地马拉。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这就是,危地马拉空军的飞行员没有驾驶me…300的能力。

就算危地马拉空军有十多架me…288,培训出了一批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员,但是并不等于掌握了me…300。原因很简单,me…288是亚音速战斗机,me…300是超音速战斗机,两者的操作品质有很大的差别。这就如同中国空军的j…5与j…6的差别,能够驾驶me…288的飞行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培训与适应性训练,才能驾驶me…300,而危地马拉空军显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培训飞行员。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驾驶me…300升空作战的并不是危地马拉空军的飞行员。

这一点,在战斗中也体现了出来。

这就是,me…300执行的是防空任务,全程都在危地马拉政府军控制区域上空作战,根本没有进入中国军队控制区域上空。也就是说,即便me…300在战斗中被击落了,飞行员也不会被中国军队俘获。

显然,有足够多的证据表明,墨西哥派遣参战的不仅仅是地面部队。

为了证明这一点,狙击手部队在六月中旬领到了一个特殊任务,即派遣一支部队深入危地马拉政府军控制区,设法抓捕一名敌人的战斗机飞行员,而且最好是me…300式战斗机的飞行员。

可惜的是,这次行动与李承志所在的狙击小组无关。

虽然唐宏光努力争取过,但是钱壮飞依然把任务交给了另外一个四人狙击小组,让唐宏光他们继续休整。

这次行动进行得并不顺利,四名狙击手在敌后等了十二天,错过了三次机会。虽然他们把握住了第四次机会,赶在危地马拉政府军的搜救部队之前找到了一名从me…300上跳伞逃生的飞行员,但是他们得到的只是一具尸体,即这名飞行员在无助的情况下,咬碎了假牙里的氰化物胶囊。

所幸的是,这并非完全失败。

狙击手把那名飞行员的尸体带回来之后,军事情报局很快就认定,这是一名来自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飞行员。

显然,暗中参战的不仅仅是墨西哥。

第一百二十四章 轰炸机的克星

“梅塞施密特麻烦”并没有让中国空军与海军停止轰炸行动。

六月二十日,“雷霆之怒”进入到第二阶段。

虽然巨大的作战损失,让中国空军与海军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是持续的高强度轰炸也给敌人造成了沉重打击。在“雷霆之怒”的第一阶段轰炸行动中,中国军队至少摧毁了八成的标定目标。

进入第二阶段,轰炸重点由军事目标转变为战略目标。

因为危地马拉是一个极为落后的国家,所以根本没有多少值得轰炸的战略目标。在第二阶段轰炸中,有两个目标最值得关注,而且是两座桥梁,即位于上韦拉帕斯省省会科万城附近的科万大桥,以及位于萨卡帕的莫塔瓜河大桥。

在危地马拉境内,这两座大桥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

科万大桥连接着危地马拉城与北面的佩腾省,好几条公路在科万会聚,然后经科万大桥通往危地马拉城。也就是说,来自佩腾省的军队与物资,有八成得经过科万大桥才能到达危地马拉城。

莫塔瓜河大桥则是危地马拉在大西洋方向上唯一的港口,即巴里奥斯港通往危地马拉城的必经之地。虽然从巴里奥斯港到危地马拉城的铁路还在修建之中,但是莫塔瓜河大桥是一座铁路与公路两用桥。也就是说,从巴里奥斯港到危地马拉城的主要公路也得经过这座钢筋混凝土大桥。

炸掉这两座大桥,就能瘫痪莫塔瓜河以南的所有政府军。

这次。空军动用了“重拳”。

六月二十日,中国空军对莫塔瓜河大桥发起了第一次轰炸,出动五十多架H…60型重型轰炸机,向大桥投下了一千多吨炸弹。

轰炸规模相当惊人,效果却差强人意。

根据侦察机拍下的照片,没有一枚炸弹直接命中桥墩,而命中桥体的两枚炸弹。并没有对大桥造成毁灭性损伤,只是让大桥暂时无法通车。仅仅三天之后,危地马拉政府军就修复了被炸毁的桥体。

六月二十四日。空军再次出动轰炸机群,对莫塔瓜河大桥进行了第二次轰炸。

这次的轰炸结果与上一次没有太大的区别,没有一枚炸弹击中桥墩。而被炸毁的桥体很快就被修复了。

在这次轰炸行动中,空军损失了第一架轰炸机。

那架H…60在投弹的时候,被一枚大口径高射炮炮弹击中了左翼中段,吊挂在左翼外侧的两台发动机被炸毁。轰炸机勉强飞行十多公里后,左翼自离翼尖三分之一处断裂,轰炸机随即失控坠毁,七名机组成员全部阵亡。

对中国空军来说,这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损失。

要知道,H…60是中国空军最先进的轰炸机,最多能携带三十二吨炸弹对三千五百公里外的目标进行轰炸。或者是携带八枚核炸弹飞行七千公里执行战略任务,如果携带六枚巡航导弹的话,还能打击八千五百公里外的目标。

在中国空军中,H…60主要执行战略威慑任务。

当时,中国空军的四百八十架H…60中。有三百六十架用于执行战略威胁任务,随时都有六十架H…60携带核炸弹、或者是配备了核弹头的巡航导弹在空中巡逻,以便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即执行轰炸任务。

更重要的是,自大战之后,中国空军从未在战争中损失过战略轰炸机。

这个损失,让中国空军不得不把轰炸机的投弹高度增加到六千米。以避开威胁极大的高射炮。

问题是,提高投弹高度,等于降低了本来就很差的投弹精度。

六月三十日与七月四日,中国空军又出动轰炸机群对莫塔瓜河大桥进行了轰炸,结果依然差强人意。

在七月四日的轰炸中,由有一架H…60被高射炮击中。虽然没有坠毁,但是这架轰炸机因为损伤极为严重,不得不做报废处理。

要命的是,莫塔瓜河大桥依然在使用,来自巴里奥斯港的车队每天都经过这座大桥,把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往危地马拉城,而且其中就有不少由德意志第二帝国直接提供给危地马拉政府军的作战物资。

到此,中国空军认识到,用轰炸机去轰炸大桥,等于是高射炮打蚊子。

七月七日,中国空军第一次用战术攻击机轰炸了莫塔瓜河大桥,海军的舰载航空兵也参与了这次轰炸行动。

当天上午,空军出动了三个中队的三十架攻击机,海军则出动了二十架战斗机。

与轰炸机不同,攻击机是从超低空进入,并且在超低空投弹,以求借此提高投弹的命中精度。

只是,这样一来,首先就得轰炸部署在大桥附近的高射炮阵地。

机群分两批进入,首先到达的攻击机轰炸了高射炮阵地,随后才由携带半穿甲炸弹的攻击机轰炸大桥。

可惜的是,轰炸结果依然很不理想。

虽然前期的压制性轰炸,让危地马拉政府军的大部分高射炮变成了哑巴,但是对分散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