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后汉书-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 汉 书
卷一上 光武帝纪第一 上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一'南阳蔡阳人,'二'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三'发生舂陵节侯买,'四'买生郁林太守外,'五'外生钜鹿都尉回,'六'回生南顿令钦,'七'钦生光武。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 
  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八'性勤于稼穑,'九'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一0'王莽天凤中,'一一'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一二' 
  注'一'礼“祖有功而宗有德”,光武中兴,故庙称世祖。谥法:“能绍前业曰光,克定祸乱曰武。”伏侯古今注曰:“秀之字曰茂。伯﹑仲﹑叔﹑季,兄弟之次。 
  长兄伯升,次仲,故字文叔焉。” 
  注'二'南阳,郡,今邓州县也。蔡阳,县,故城在今随州枣阳县西南。 
  注'三'长沙,郡,今潭州县也。 
  注'四'舂陵,乡名,本属零陵*(冷)**'泠'*道县,在今永州唐兴县北,元帝时徙南阳,仍号舂陵,故城*(今)*在*'今'*随州枣阳县东。事具宗室四王传。 
  注'五'郁林,郡,今*(郴)**'贵'*州县。前书曰:“郡守,秦官。秩二千石。景帝更名太守。” 
  注'六'钜鹿,郡,今邢州县也。前书曰:“都尉,本郡尉,秦官也。掌佐守,典武职,秩比二千石。景帝更名都尉。” 
  注'七'南顿,县,属汝南郡,故城在今陈州项城县西。前书曰:“令﹑长,皆秦官也。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不满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 
  注'八'隆,高也。许负云:“鼻头为准。”郑玄尚书中候注云:“日角谓庭中骨起,状如日。” 
  注'九'种曰稼,敛曰穑。 
  注'一0'仲,合阳侯喜也,能为产业。见前书。 
  注'一一'王莽*'始'*建国六年改为天凤。 
  注'一二'东观记曰:“受尚书于中大夫庐江许子威。资用乏,与同舍生韩子合钱买驴,令从者僦,以给诸公费。” 
  莽末,天下连岁灾蝗,寇盗锋起。'一'地皇三年,'二'南阳荒饥,'三'诸家宾客多为小盗。光武避吏新野,'四'因卖谷于宛。'五'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六'光武初不敢当,然独念兄伯升素结轻客,必举大事,且王莽败亡已兆,天下方乱,遂与定谋,于是乃市兵弩。十月,与李通从弟轶等起于宛,时年二十八。 
  注'一'言贼锋锐竞起。字或作“蜂”,谕多也。 
  注'二'天凤六年改为地皇。 
  注'三'韩诗外传曰:“一谷不升曰歉,二谷不升曰饥,三谷不升曰馑,四谷不升曰荒,五谷不升曰大侵。” 
  注'四'新野属南阳郡,今邓州县。续汉书曰:“伯升宾客劫人,上避吏于新野邓晨家。” 
  注'五'东观记曰:“时南阳旱饥,而上田独收。”宛,县,属南阳郡,故城今邓州南阳县也。 
  注'六'图,河图也。谶,符命之书。谶,验也。言为王者受命之征验也。易坤灵图曰:“汉之臣李阳也。” 
  十一月,有星孛于张。'一'光武遂将宾客还舂陵。时伯升已会觽起兵。初,诸家子弟恐惧,皆亡逃自匿,曰“伯升杀我”。及见光武绛衣大冠,'二'皆惊曰“谨厚者亦复为之”,乃稍自安。伯升于是招新市﹑平林兵,'三'与其帅王凤﹑陈牧西击长聚。'四'光武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五'进屠唐子乡,'六'又杀湖阳尉。'七'军中分财物不均,觽恚恨,欲反攻诸刘。光武敛宗人所得物,悉以与之,觽乃悦。进拔棘阳,'八'与王莽前队大夫甄阜﹑'九'属正梁丘赐'一0' 
  战于小长安,'一一'汉军大败,还保棘阳。 
  注'一'前书音义曰:“孛星光芒短,蓬然。张,南方宿也。”续汉志曰:“张为周地。星孛于张,东南行即翼﹑轸之分。翼﹑轸,楚地,是楚地将有兵乱。后一年正月,光武起兵舂陵,攻南阳,斩阜﹑赐等,杀其士觽数万人。光武都雒阳,居周地,除秽布新之象。” 
  注'二'董巴舆服志曰:“大冠者,谓*'武冠'*,武官冠之。”东观记曰:“上时绛衣大冠,将军服也。” 
  注'三'新市,县,属江夏郡,故城在今郢州富水县东北。平林,地名,在今随州随县东北。 
  注'四'广雅曰:“聚,居也,音慈谕反。”前书音义曰:“小于乡曰聚。” 
  注'五'前书曰,尉,秦官,秩四百石至二百石也。 
  注'六'例曰:“多所诛杀曰屠。”唐子乡有唐子山,在今唐州湖阳县西南。 
  注'七'湖阳属南阳郡,今唐州县也。东观记曰:“刘终诈称江夏吏,诱杀之。” 
  注'八'县名,属南阳郡,在棘水之阳,古谢国也,故城在今唐州湖阳县西北。 
  棘音己力反。 
  注'九'王莽置六队,郡置大夫一人,职如太守。南阳为前队,河内为后队,颍川为左队,弘农为右队,河东为兆队,荥阳为祈队。队音遂。 
  注'一0'王莽每队置属正一人,职如都尉。 
  注'一一'续汉书曰淯阳县有小长安聚,故城在今邓州南阳县南。 
  更始元年正月甲子朔,汉军复与甄阜﹑梁丘赐战于沘水西,大破之,斩阜﹑赐。 
  '一'伯升又破王莽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于淯阳,'二'进围宛城。 
  注'一'沘水在今唐州沘阳县南。庐江灊县亦有沘水,与此别也。沘音比。 
  注'二'前书曰,纳言,虞官也,掌出纳王命,所谓喉舌之官也,历秦﹑汉不置,王莽改大司农为之。桓谭新论云庄尤字伯石,此言“严”,避明帝讳也。秩宗,虞官也,掌郊庙之事,周谓之宗伯,秦﹑汉不置,王莽改太常为秩宗,后又典兵,故纳言﹑秩宗皆有将军号也。淯阳,县,属南*'阳'*郡,故城在今邓州南阳县南*(在)*淯水之阳。淯音育。 
  二月辛巳,立刘圣公为天子,以伯升为大司徒,光武为太常偏将军。'一' 
  注'一'前书曰:“奉常,秦官。景帝更名太常。”应劭汉官仪曰:“欲令国家盛大,社稷常存,故称太常。”老子曰:“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东观记曰:“时无印,得定武侯家丞印,佩之入朝。” 
  三月,光武别与诸将徇昆阳﹑定陵﹑郾,皆下之。'一'多得牛马财物,谷数十万斛,转以馈宛下。莽闻阜﹑赐死,汉帝立,大惧,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二'将兵百万,其甲士四十二万人,五月,到颍川,复与严尤﹑陈茂合。'三' 
  初,光武为舂陵侯家讼逋租于尤,尤见而奇之。'四'及是时,城中出降尤者言光武不取财物,但会兵计策。尤笑曰:“是美须眉者邪?何为乃如是!” 
  注'一'徇,略也。昆阳﹑定陵﹑郾,皆县名,并属颍川郡。昆阳故城在今许州叶县北。郾,今豫州郾城县也。定陵故城在今郾城西北。*'郾'*音于建反。 
  注'二'王莽时哀章所献金匮图有王寻姓名。王邑,王商子,于莽为从父兄弟也。 
  注'三'颍川,郡,今洛州阳翟县也。 
  注'四'逋,违也。舂陵侯敞即光武季父也。 
  东观记曰:“为季父故舂陵侯诣大司马府,讼地皇元年十二月壬寅前租二万六千斛,刍焒钱若干万。时宛人朱福亦为舅讼租于尤,尤止车独与上语,不视福。上归,戏福曰:‘严公宁视卿邪?’”初,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恚В心济褪浚б唬ъ浩礻⒅兀Ю锊痪#Ф庇谐と司尬薨裕Сひ徽桑笫В晕菸荆唬模в智蠲褪蓿澹Щ⒈笾簦灾洹W郧丞p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也。光武将数千兵,徼之于阳关。'六'诸将见寻﹑邑兵盛,反走,驰入昆阳,皆惶怖,忧念妻孥,'七'欲散归诸城。光武议曰:“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并力御之,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埶无俱全。且宛城未拔,'八'不能相救,昆阳即破,一日之闲,诸部亦灭矣。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诸将怒曰:“刘将军何敢如是!”光武笑而起。会候骑还,言大兵且至城北,军陈数百里,不见其后。诸将遽相谓曰:“更请刘将军计之。”光武复为图画成败。诸将忧迫,皆曰“诺”。 
  时城中唯有八九千人,光武乃使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留守,夜自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九'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一0'出城南门,于外收兵。 
  时莽军到城下者且十万,光武几不得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