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短笛无腔-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术之间,而且在艺术中除致力于雕刻外,更涉猎绘画、书法、文艺评论、诗歌与散文,似乎每一条岔路都吸引他前往探索,他在探索中往往忘了归途。所以人们很难将他定位于哪一家,他自己也认为种了些试验田,试验田为了培植新品种,当然先未考虑批量生产。秉明也是靠在巴黎大学任教授为生,没有以艺术探索作为职业的依赖,他同意我评他“只恋爱不考虑结婚成家”的观点。于是座谈会上不少人谈及对艺术的“婚恋”问题,是成家好还是不成家好?当然既恋爱又成家是理想的,怕的是没有恋爱的婚姻,甚至比比皆是——骗婚。成名成家似乎总要些代表性巨制力作,因此有人为秉明抱憾,说他那么高的修养,那么敏锐的感觉和深刻的思想,但精力分割太多,应集中搞成名成家的大件作品。确乎,如今展览的作品均愈来愈大,往往以几十米、几百米来吓唬观众,以大惊人,祈一鸣惊人!建筑物都大了,必然要求作品面积扩大,但艺术品主要是质量,大与小的属性均不能掩盖质量本质。李可染曾说,石头大,宝石小。全国美展之类的大型展览,如不限制尺寸,恐无法处置,送展的作品大都达于限止尺寸的极限。鲁迅最长篇的小说是《阿Q正传》,一集《呐喊》、一集《彷徨》、一集《野草》、一集《故事新编》,还不如有些年轻作者几年之内就出版了几百万字的小说。王国维薄薄一本《人间词话》,永远耐人咀嚼。梵高的画,画幅都不大。弗尔美的作品更小,而且只留下三十几幅,但真情真味,真正永垂后世。
  不反对结婚成家,不反对大幅巨制,只是劝君无爱莫结婚。然而,如今不仅无爱先结婚,而且无孕分娩的现象都已成为人间一大风景!



成竹与灵犀



  处理事情先有方案,可说胸有成竹。这词当源于作画,画竹尚未落笔时,便先应胸有成竹,这早已成了画家们的共识。胸中之竹是对真竹观察后留下的形象印记。因记住了竹之形象,落笔便是对这记忆中具体形象的抄袭。因之,胸有成竹的情况中诞生的作品,不会太失败,但也不易创造出“超以象外,得其寰中”的杰出作品。
  灵犀应是一种灵感、感觉、感受,难于捉摸,但它却如蠕动的胎儿,令母亲坐卧不安。分娩的母亲不知胎儿是男是女,是肥是瘦,是美是丑,也许是畸形的怪胎。当作者感觉到非创作不可之时,缘于心有灵犀,正如母亲分娩缘于胎儿的蠕动。但灵犀比胎儿更难预测,从“感受”转化为“形象”,无论是具象或抽象,这形象完全是一种新样式了。这样的创作过程大异于胸有成竹的老规矩。



拖泥带水与干净利索



  在生活中,干净利索是褒词,指处理事情既有条理,且不拖延。拖泥带水是贬词,指办事不干脆,不得要领又拖拉,是干净利索的对立面。
  水太清了鱼就不来,活鱼须依赖水中的各种营养物为生,正如艺术,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生活中的喜与愁,美与丑。
  从技术角度看,作画要求技法的干净利索,排斥拖泥带水。但干净利索的画面有时如冷静的人面,不动情,不感人。嬉笑怒骂、涕泪横流是失态了,感情激动时未免失态。情之所至,得意忘形。画面应留住那得意忘形的现场记录,笔触其实就是作者创作时心跳的烙印。石涛说作大幅画不避邋遢,他的着眼点是激情喷发与整体构成,不拘泥于局部笔墨的“干净利索”,不可谨毛而失貌。他明目张胆提出拖泥带水皴与邋遢透明点,艺高人胆大,他真是牢牢掌握了艺术创作的规律。绘画中干净利索不一定便是优点,而拖泥带水却往往是痛哭涕流的留痕。如何品评干净利索和拖泥带水的优劣?关键在于识别作者感情之真伪。



石涛的谜底



  都说《石涛画语录》是我国绘画史上最重要、最难读的著作;美术史论家和画家们也都说:《石涛画语录》是我国绘画史上最重要、最难读懂的文献。既然不易读懂又如何能评定其价值之重要?真令人费思索。
  我学生时代读《石涛画语录》,不懂。也读过别人的注释,仍不懂。今下决心钻研,懂了。石涛像是设了一个谜,这个谜底一经揭穿,才真正明悟石涛艺术观之超前性。再参照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而亲切感人,作者的见解与实践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石涛画语录》(以下简称《语录》)十八章,总共不过一万字,贯穿其前后的中心思想是“一画之法”。何谓一画之法,见仁见智,有说是指作画从一笔开始,最后以一笔结束;有说是指一条造型底线;更有从儒、释、道的哲学观点来赋予一画之法以玄之又玄的引申。石涛用一画之法标志他的创作观点,字面上像是一个谜,其实整本《语录》都是在发挥这个谜底。
  石涛狂妄地说,一画之法自我开始。他岂非否定了他之前的所有画法?他接着强调一法贯众法,他的一画之法能贯众法,那又是怎样通灵、强悍之法!读其文,观其画,石涛一味强调感受,尊视感受。在第四章“尊受篇”中,开篇便说:“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感性认识在先,理性认识在后,如先理解了再去感受,在绘画抒情中,这感受往往就不纯了,失去了感觉中的直觉与错觉,作品便易缺乏天真、童心、隽永的韵味,或曰失去真性情的自然流露。石涛所谓的一画之法,就是不择手段地创造能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画法,他的感受不同于前人笔底的图画,他的画法也就不同于前人的成法与程式,“古人之须眉不能长我之面目”,他点出了艺术创造的真谛。正因一画之法就是指依据各人自己的感受所创造的画法,而自己在不同时空、面对不同对象每次的感受又均不相同,每次的表现方法也就各有差异。一法贯众法,这就更明确揭穿了“一画之法”是指对画法的观念,而绝非设计了某种固定的画法,谜底三百年,石涛其实早就说明“谜底见本版”了。
  今天分析石涛的观点其实就是说19世纪后西方表现主义的观点,直觉说、移情说等等现代美学上的立论,早在薄薄一册《语录》中萌芽,在三个世纪前的石涛的脑海中以及手的实践中萌芽了。人们尊称塞尚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石涛无疑是中国现代绘画之父,岂止中国——既然他的立论和艺术创造在历史长河中更处于塞尚的上游二百年!
  石涛是反传统的先锋,但他尊奉古人的成就,他反的是八股式的所谓传统。当时掌权势的官方画派排挤他,讥笑他无古人笔墨,《语录》实际上是有针对性的反击,并因此阐明了真正的艺术创作规律。石涛发现了超时空的艺术规律,但他当时全不了解西方,倒是今天的西方逐渐认识到这位17世纪中国和尚的丰功伟绩,《语录》中“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里放出光明”等等金玉之言均可作为西方现代作品的评议参照。黄宾虹在《讲学集录》第三讲中说:“欧人对于艺术不讲用笔,以形似为成功,其最高境界乃同于我国之能品耳。”显然他对欧人之近代艺术毫不理解,这不止黄宾虹一人,它反映了他那时代的中国传统画家几乎普遍对西方艺术的无知,这缘于封闭思想的影响,固步自封,使我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与腾飞大大滞后了。谁先发现绘画的新大陆?是西方还是东方?隔膜中的一方是另一方的新大陆,一经沟通,真正的艺术在高峰碰面,握手,相见恨晚,本是一家人!现代西方艺术向往的诸多品味,早就出现在石涛的先见之明中。而石涛却被当时的陋见认为没有古人笔墨,今天我们面临着吃透传统和西方两方面精髓的重任,其实也是起码的要求,只是起跑点。若不辨西方艺术中的宝或魔,面临着大量袭来的洋垃圾,便手足无措了。
  读《语录》,令人吃惊、兴奋、感叹!那场荒诞的官司,使我一度无心作画,便认真读起《语录》来。由荣宝斋出版了这本小书《我读石涛画语录》,确是我晚年具纪念性的工作。我抛砖引玉,以期石涛的艺术观应得到更正确的发扬。



莲舟思语



  “亭亭玉立”、“出水芙蓉”是描写水上莲花之美。莲之美离不开水。莫奈画的是睡莲,莲叶飘浮在水面上,花也紧贴在水面上,平平铺展开一片片斑斓的色彩,水也只属于其间不同的色块。我国的荷花品种独特,花、叶高高升出水面,因其色彩鲜艳洁净,被誉为出于污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