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传-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来仪厉声道,“一个强大的国家不在于它的国土有多宽,而是在于它是否爱护它的子民。王爷,看着这九千七百三十三个家庭支离破碎,您有什么感觉呢?”顿一顿,他的语气越发尖锐,“亮王爷,请您告诉下官:当我们在赞扬这些死者的崇高,赞扬您的丰功伟绩,这是不是在赞扬战争的伟大与美好?如果是,下官不知道您看到那些孤儿寡母的凄惨了吗?感受到那些失去儿郎的百姓心中的悲苦了吗?” 
  “陈大人所言,顾某不敢苟同。”顾长生平静的说道,“的确,战争并不是伟大与美好的。对于那些失去儿郎的百姓,顾某同他们一样,心中难过――因为他们是我麾下的儿郎,没能把他们全部从战场上带回来,是顾某的能力不足――而今天,我们的百姓不但不责怪顾长生,反而愿意把他们的孩子继续交给朝廷,为什么?” 
  没有给陈来仪说话的机会,顾长生的手指向身旁那对母子,他动情的说道,“这位老夫人,她的大儿子战死在沙场上,她不但不怪无能的顾长生,反而愿意让她的小儿子也从军,为什么?”顾长生提高了声音,激昂的说道,“因为她深明大义!因为她知道,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就是需要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奋斗和牺牲!因为她知道,如果没有前人的贡献,又怎么会有后人的繁荣?因为她知道,如果人人都不把孩子交给朝廷,如果人人都贪生怕死绝不从军,那么国家必定会被恶邻侵吞!——国家国家,先国后家,国之不存,家将安在?” 
  盯着陈来仪,顾长生的声音冷得像结了冰,“这位老夫人虽是女流之辈,但却眼光深远。而陈大人你呢?身为朝廷命官,面对着严峻的政治局势,面对着天下各国间你死我活的殊死斗争,你却一昧计较眼前利益,安心于暂时的平安,只关注着眼前的太平!如果人人都像陈大人你这样鼠目寸光,我天朝终将会国之不国!” 
  在顾长生这番话结束后,一时间陈来仪哑口无言。这时,顾长生身旁那位老妇人突然出声说道,“王爷,您的那些道理老身并不明白。” 
  听到老妇人这话,顾长生的心像掉到了冰窖中一样,他转身面对老妇人,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陈来仪已经出声恭敬的说道,“请老夫人指教。” 
  “老身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绍仁是从五品下阶游击将军,他战死在印河。老身在得知消息后,心痛欲绝,但此时,老身的小儿子绍义却刚好考上军事学堂。老身没有劝阻我儿退学,这,并不是因为朝廷那笔丰厚的抚恤,也不是希图朝廷所给的虚名。”看着众人,老妇人缓缓问道,“老身就这么两个儿子,为什么在大儿子战死后,还肯让小儿子入读军事学堂,从军一生?” 
  大厅中没有人开口回答老妇人这个问题。 
  叹息一声,老妇人继续说道,“刚才亮王爷说的那些大道理,老身并不明白。老身只知道一个道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老身出阁前是浙州人,家中曾遭倭寇掠侵,那时,是朝廷的军队救了我们一家,在那场战斗中,也有将士为之付出了生命。――为了保护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将士们付出了生命。如果以后人人都不从军,那还有谁来保护我们?――做人,是要讲良心的。所以在绍仁成年后,老身将他送进了军队。在绍仁战死后,老身仍然让绍义从军。” 
  老妇人身边的小儿子戚绍义接过母亲的话头说道,“在今年八月的时候,我考入了军事学堂,在投身军旅之前,我就做好了将来马革裹尸的准备。――这,也是每一个军人和他的家庭都有的觉悟。”坦然的看着陈来仪,他大声问道,“我想请问大人:为什么只容许别国来侵略征服我朝,而当我们的军队踏上了他国的国土,就会被认为不仁不义?” 
  戚绍义的声音又清又亮,“九十多年前,趁着我朝内乱,北海和倭国就一路杀入中原。连这种撮尔小国都敢欺到我们头上?为什么?因为他们垂涎华夏的富饶,因为他们知道就算他们今后打败了,只要认个错,作为礼仪之邦的天朝,总会原谅他们,绝不会为难他们!” 
  说到这里,戚绍义的语气中多出了一丝激动,语速也开始变得急促起来:“我们从来都自诩为礼义之邦,从来没有想过要征服。总是在敌人打到了家门口甚至是打到了家里,我们才反抗!我们明明知道倭国印河这些国家对我们不怀好意、总在想着要如何灭亡华夏,但我们从来不进攻,我们只知道防御。只有人家都骑在我们头上了,我们才懂抗击!——我们为什么不先他们一步打击他们!?为什么不?要知道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只有进攻,我天朝才能真正做到长治久安!” 
  整个大厅里回荡着戚绍义铿锵有力的说话声,“所以,我认为亮王爷对印河的作为是非常正确的!大人,难道只有看到天朝的土地被他国占领,朝廷向他国支付巨额的赔偿时,您才觉得满意?您才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仁义?” 
  陈来仪无言以对。 
  在片刻的静默后,大厅里响起了人们的呼喊: 
  “对!打回去!让这些蛮子们尝尝龙的愤怒!” 
  “我华夏已经让这些蛮夷们欺辱太久了!是该让他们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我天朝上国的无上荣耀早就应该恢复了!” 
  “王爷,只要您和皇上一声令下,老头子我也愿意从军杀蛮子去!” 
  …… 
  孟知书脸色煞白,他没有料到,武人出身的顾长生会驳倒以雄辩著称的陈来仪;也没有料到,一个普通的学堂学生会敢于直面谏议大夫;更没有料到,在普通百姓心中是如此渴望战争。 
  他没有想过:以龙为图腾的华夏民族,正在逐渐苏醒。这个经历过无数坎坷和曲折的民族,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格外珍惜重新铸就辉煌的机会――这种强烈的愿望不是为了迎合帝王的好大喜功,也不是为了成就哪个英雄的伟业。这是为了龙的骄傲、龙的尊严!为此,平凡的百姓愿意献出他们的儿子奔赴生死难测的沙场,忍受生离死别的痛苦。 
  这一切,是因为他们都在希望着一件事: 
  ――恢复华夏的荣光! 
  看着陷入激愤中的百姓,陈来仪面白如纸。突然间他领悟到:千百年来天朝上国的地位,让华夏每一个普通民众心中都充满了骄傲。在经历了耻辱的“二胡乱华”、休养生息九十余年后,华夏百姓们渴望着封狼居胥的胜利,追求着万国来朝的威仪,崇尚能引领王朝走向辉煌的铁血君王。而今上和顾长生做到了,他们给予了民众们所希望看到的一切:征服、胜利、土地、财富、荣耀…… 
  在这样的情况下,天朝百姓会愿意为之付出一切。 
  而今上自八年前回朝后的一切作为明白的显示,他最后必将引领天朝征伐四方。 
  在连年征战后,陈来仪无法想像穷兵黩武的天朝会变成什么样子…… 
  写在后面的道歉: 
  列位看官对不起啊,因为某欢的一些私人原因,短时间内不会有时间和精力来经营长篇故事== 
  某欢自己向来最恨太监了的文,不想让自己的故事一直吊在那里不给大家一个结局,而在放下这个故事数月后,欢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有感觉接着再写这个故事,所以最近这段时间里欢会争取在两三万字内把故事的走向及结局交待清楚,也许草率、匆忙了些,但至少,比没有结局好吧^^ 
  请大家包涵^^ 
  浮生偷欢顿首恭敬上^^

  5556(大修后)

  55——56(大修后)
  55
  宴会结束了。
  按照原计划,顾长生在侍卫们的簇拥下直赴定北军营。那里,有无数人正等着他。
  一到达营中,顾长生不由一愣,所有将官们并没有如往常一般闲聊谈笑,反而依官职大小整齐排列肃容站立着。
  顾长生不由笑道,“今天太阳一定是从西边出来的。”
  陈亮一声令下,所有人立刻庄严的向顾长生行了一个军礼。然后陈亮踏步上前,对他又行了一个军礼后,方庄容说道,“下官代军中儿郎们谢谢王爷。”
  “谢我?”顾长生疑惑道,“谢我什么?”
  “谢谢王爷说出了我辈心声,痛斥了那帮无能迂儒。”
  顾长生这才明白,原来宴会上发生的那场争论,军中将士们已经知悉。
  陈亮的眼中迸射出激动的光芒,但他却仍缓缓的说道,“无论王爷做什么,三军上下无不支持。因为我们知道,您是真正为了我天朝着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