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传-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亮的眼中迸射出激动的光芒,但他却仍缓缓的说道,“无论王爷做什么,三军上下无不支持。因为我们知道,您是真正为了我天朝着想的人。”
  看着面前这些站得笔直、眼中写满崇敬与忠诚的将官们,顾长生强抑着突然涌现的泪意,很僵硬的点点头,然后说道,“我知道了。陈亮,归列。”
  “是!”
  深吸一口气,顾长生极力让激荡的心情平静下来,然后他对众人说道,“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是为了让你们知道近几年朝廷对你们的安排。”
  “从二月份开始,我会针对五品以上的军官特别开设高等军事学堂。我会拿两年的时间,让所有七品以上的军官进入其中学习。最后我会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将被解除一切职务;优异者,将得到提升并得到重用。所以,请诸位把握好这次机会。”
  “还有,从这个月起,各军将不断的开始对抗训练。至于仲裁者,我会组织专人。因为是由抽签决定哪几军进行演习,所以没有演习的军队就给我抓紧训练,一定要提高部队的整体作战素质和在恶劣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所有人都肃容听着,因为他们深深明白,现在自己的任务就是励精图治、整军精武,等待时日建立武勋。
  三年后(光明六年)
  寿春宫
  今天是顾长生为即将远征倭土的将士们举行告别宴会的日子。随着陆陆续续到来的武将的增多,平日寂静的寿春宫变得人声鼎沸,热闹之至。
  “老张,你他妈的真是傻人有傻福,这回去砍倭国矮子们居然你也有份!老天真是不长眼啊!――不行!你一定得请客!不大吃你一顿,我贺知书难消心头之恨!!”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将官正无比艳羡的盯着一虬髯黑面,威猛无比的将官长声哀叹。
  那叫老张的将官叫起撞天冤来,“兄弟我可是第一次去砍倭寇啊!有什么值得羡慕的?!”眼尖的他看到又一将官走入殿内,忙指着他说道,“要羡慕你去羡慕吴胜吧!上次帮北海逐倭,他可是去了的!”
  吴胜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自然而然的就朝这边走了过来。看着吴胜,那名叫贺知书的将官苦着脸道,“我怎么就这么倒霉?朝廷都跟倭寇们打了两次了,一次也没轮上我!好不容易大军要踏上倭国本土了,结果还是没有我!唉――”
  吴胜一脸的得意,“对倭国用兵,这是何等的大事?自然要选跟他们交过手、有经验的老将了!不才正好就是其中之一。”
  贺知书又是一声长叹,“这倒也是个理由。“
  “呸呸呸!!”旁边一个正与别人谈话的将官听到这话,转头过来唾弃他道,“这是什么话?老子上回还不是去北海砍了那么多鬼子,结果还不是没选上?”
  听了他的话,周围人都哄笑起来:
  “得了吧老树,演习你比不过人家就得认输!”
  “就是就是!上次到北海前的演习你不也是在赢了后才选去的吗?”
  “老树,做人要知足啊!”
  “老树你也不想想,这回你被霍追命来了个全灭,你小子有资格去吗你??”
  ……
  他们说的是上回到北海,并不是荣华三十一年那次顾长生他们到北海,而是指的光明三年正月时,倭国人入侵北海的事。正如顾长生给光明分析的一样:在行剌他后的数月,倭国人的军刀就又一次挥向了北海。因为是为将来踏上倭国本土做准备,助北海平倭纯粹是练兵,所以顾长生给出了十个出征将领的名额。
  在光明治下,军人待遇大大提高,人人以从军为荣,以保家卫国、开疆拓土为己任,而军功更是财富、权力、名誉的来源,所以一听有仗可打,打的还是倭国鬼子,所有人的眼睛都绿了,都争着要去北海。除去当时仍在军事学堂学习及告病假、事假的,仍然有近两百名将官伸长了脖子兴冲冲眼巴巴的望着。
  顾长生无奈,只好宣布将在众人中进行淘汰制挑选。
  淘汰制比试是很耗费时间的,但因为顾长生和夏侯日月的原意就是要先消耗北海的实力,所以三军上下热热闹闹的进行着挑选。
  第一轮比试是把诸将分为了六十余组、每组三名将领,分饰天朝、北海、倭国三方,在沙盘上进行推演,进行淘汰选拔。
  第一轮比试淘汰下来,只留下了六十余人。于是这些人又被分为二十余组,仍是每组三将,分饰三方。只是这一回每将各领一百名士卒进行演习。
  这一次就只剩下十七人。原来,有的组战斗得太激烈,鱼死网破也再所不惜,所以有好几个小组都是全军覆灭。这一次比试中李信最为出色,他麾下一百名士卒,只有四人“阵亡”,而其余各将,少则丢掉五分之一人马,多则仅余二十来人。
  然后就是第三轮比试了。因为第二轮比试的获胜者是奇数,在征得众将的同意后,李信直接获得了参战的权利,而剩下的人则被分为八组,每组两人,每人各带一千人马进行演习。
  最后一场比试下来,加上李信,总共只有六个人得到了出征的机会。
  眼见十个名额中还有四个是空的,诸将的心思又开始活动了,都瞪大了眼睛要再去争那四个空缺。但顾长生却不再给众将机会,一声令下,三月初的时候,李信六人就领着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北海出发了,很是让那一百多名落选者黯然销魂了一番。
  而这次东征将领的挑选仍同上次,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后,李信、霍凡、施长江、张大福、吴胜成为了三百余名将官羡慕的对象,接下了远征倭国的任务。
  面对众同僚七嘴八舌的调笑,那老树只好干笑一声,“罢了,罢了,咱技不如人,也只好认输了。”但他随即又兴奋起来,“上回到北海,霍追命正好生病,没机会去。这回他去了,倭国矮子们要倒大霉了!”
  “那是!”旁边有人笑得幸灾乐祸,“‘绝其根本,使其不殖’是霍追命对倭人的一贯主张。这回倭国要死不少人了!――山长这回是下了大血本了,连霍追命都派了出去――唉,下个月本该我到他那里去轮训,为了让他吃吃苦头,我还特地冥思苦想了几招狠的,想阴阴他,结果他居然要到倭国去了――唉,”他长叹一声,“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顾长生从铁血卫中抽人,成立了“试刀营”,让每个将领定期带兵到哪里,接受来自铁血卫的考验,在实战中成长。众人口中的霍追命正是“试刀营”中的主官霍凡。
  霍凡长相俊美非常,谈吐斯文有礼,是军中少见的儒将。照说这样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应该很能搏得他人好感,但朝臣们只要一提起霍凡,没有谁能脸色如常。
  霍凡做为顾长生手中最精锐的部队铁血卫的首领,在当年光明夺权时发挥了极大作用,如果不是霍凡制服了执掌宫禁宿卫的左右卫,李信就算是掌控了左金吾卫将军方襄申也仍得有一场恶仗要打,那么结局就是未知之数了。光明登基后所进行的一系列大清洗,又是霍凡领着他的铁血卫协助着刑部进行,由霍凡亲自审讯后直接处死的官吏就以千计。可以说在那一段充斥着血雨腥风的恐怖日子里,如果铁血卫的首领不是霍凡而是其他人,死的人也许就不会那么多。
  所以在包括军方在内的所有朝臣眼中,此君是个极其残忍冷酷的人,因此他赢得了一个外号:“追命”。文臣们私下议论他时多又惧又怕的叫他“活追命”,意指只要他愿意,就可以活生生的把人的命追掉;照说这样一个长期致力于内部肃清的人,崇尚荣誉的军方应对其敬而远之,但偏偏武将们提起他大都是又爱又恨。
  对于这种情况,很多人都觉得奇怪。其实并不奇怪,军队的性质注定了军人们会对他有这样的态度。
  在任何一个国家,军方都可以算是一个独立的团体,自有其一套规则。等级森严和派系林立几乎是任何国家所有军队的共同特点。尤其是后者,因为没有一个国家的帝王会愿意看到整个军队只服从同一个将领,天朝也绝不会例外。
  三郡之乱后,顾长生正式崛起,而后军事学堂的建立,为包括霍凡在内的大批德才兼备的将领提供了难得的晋身之阶。
  但,在机遇的面前,他们这批人也必须面对挑战。
  正因为如此,要想在军队里往上爬,单有能力是不够的,你必须得拥有一个足够强大的靠山。所以李信等人在进入军队中高层后,纷纷为自己寻找那棵可以依靠的大树。曾跟他们一起在柔然、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