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式继承-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93年3月辞职进了海鑫,李海仓让他在基层干了几年,1996年10月,提上来当了集团副总经理,两年前开始担任总经理,一直到现在。比李海仓小很多的六弟李文杰,在国内读完大学后,去澳洲攻读市场营销专业,归国后先跟着三哥李海仓在国内跑了一个多月,回公司后管销售。很多人都证实过一个细节:很多次海鑫历尽艰辛完成一件大事,李海仓都会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李海仓的疲累,不仅随手写在一张他的儿子后来从服务员手里看到的纸条上,更刻在心里,因此他生前曾说过: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搞企业,不希望他们像自己一样累。但这似乎只能是一个心愿而已。   
  一、海鑫集团:少帅铁腕新政(3)   
  几年前,李海仓先后把一双儿女送出国,让他们从高中读起,儿子李兆会上大学,他也对选什么专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李兆会说,自己原本想学国际贸易,是爸爸说贸易可以在实践中慢慢学,先把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学好,所以李兆会在澳洲的学业,就以这两门课程为主。 
  其实,从这些线条已不难看出,身在壮年的李海仓,一直是在有步骤地为企业安排着、培养着接班人。 
  对一个资产达40多亿、个人控股在90%以上的企业集团来说,家族在其中的地位自然无法忽视。但海鑫的另一个特色是,与李海仓一同创业的人,如今都已是公司元老,无论“桃园三结义”的“哥们儿”(最初和李海仓一起创业的分别为其大哥李天仓、辛存海及侯岚云。侯2000年和李天仓一起退二线,目前是集团副董事长,工会主席兼党委副书记。李海仓与大哥是自家兄弟,算一人,李、辛、侯曾有“结拜”之说),还是后来陆续加盟的伙伴,15年中,没有一人离开李海仓、离开海鑫。2000年,李天仓和侯岚云一起退居二线,而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党委书记辛存海,却是在海鑫上下和内外人的心目中举足轻重。辛与李海仓共事的时间,比李海仓儿女的年龄还长,李海仓突然离去之后,无论对公司还是李氏家族而言,见证了海鑫发展全过程、阅历深厚的辛,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依靠。 
  人物之一:辛存海 
  (海鑫集团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如果老谋深算是一个褒义词,我们愿意把它用在辛存海身上。 
  他有党委书记特有的口才和讲话技巧。他能够自然地把你的问题转化成他想讲的话题。 
  据我们了解,辛曾是董事长候选人之一。但他认为说这个没意思。现在,他极力想表明的,是自己并非惟一辅佐李兆会的人。大概此类传闻已使这位创业元老感到一点不适。 
  笔者:李兆会是最初考虑的接班人吗? 
  辛:人选问题我们是十分慎重的。首先考虑主要是他。分歧不大。我们是民营企业,在这个公司里,从股权意义上来讲,(李海仓)占到90%以上。选择他对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我找他谈话,觉得他挺有思想,遗传了海仓的一些优点,待人友善,比较大胆,看问题比较全面。法律意义上他是董事长,但是经验欠缺,经营管理亲政的能力还不够,需要有人辅佐。 
  笔者:目前外界把你看作是辅佐幼主的“摄政王”,你自己怎样理解你的角色? 
  辛:看来我应该尽可能把这个问题讲透。对李兆会我有信心,他受过好的教育,接触到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学市场营销,也是专业对口。这方面比我们有优势。他的家庭教育也很好,海仓教他做人做事。可塑性很强。但他毕竟没有实际经验,也就是目前他还不十分具备管理企业的能力。要学习,提高。让他更多地参与。重要的事情首先在核心层做出决策。就是说集体领导的色彩要比以往浓。关于我辅佐他,也议过这个事,我认为在这种时候不宜确定某一个人或某两个人成为他的辅佐,一个人的认识难免有些偏颇,要大家一块儿讨论。 
  但是这也有一个问题,表面上看是群龙有首了,但他不具备亲政的能力,很可能会形成事实上的无首。长此以往,必定对企业有害。谁也不服谁,谁也管不了谁,政出多门,各行其是,内部也会搞乱的。解决的办法是重大问题决策通过核心层集体决策。其二,决策层里也得有个主决策人,(这个工作我们做过了,包括李兆会和他的家人、公司领导层的干部)权力要向他集中,目前我们定的是以总经理(李天虎)为主。 
  我是这么给自己定位的:主要做一些对外的协调工作,同时辅导“幼主”尽快成长。 
  李海仓在世时,公司就有一个规定,创业的元老,除了正常待遇外,还有一笔高达300万的特殊配股权。而像辛的职位,目前的年薪,也可高达百万。在与辛存海和其他人的交谈中,我们断断续续解开了一个曾经困扰着我们的“谜团”:就是为什么4个人创业,现在公司的绝大部分股权却都集中在李海仓一人名下?原来,当初创业时,李海仓已经有过一段从商经历,还办过制肥皂的小工厂,有了一笔在当年看来很可观的积蓄,其他三人都是教师,没什么钱,所以投资40万办焦化厂,实际现金出资的只有李海仓一人,其余三位伙伴,是与李海仓一起,以4人的名义抵押了一部分贷款。其后发展过程中,据辛说,他们也并未再持续注入资金,是李海仓不断把自己的利润再投入。但公司壮大后,李海仓既未抛弃伙伴,也未与他们心生罅隙,反而在待遇上做到自己与其他几个元老一样。 
  本来,按照这种种的安排—当家族子弟渐渐长成,而元老们也心满意足地安享晚年的时候,中国山西省这个最大的民营企业,大可以按照李海仓的意愿,稳步地进入它的接班程序。   
  一、海鑫集团:少帅铁腕新政(4)   
  但是,突发的灾难把一切都提前了。 
  这个时候,一个重要人物以最快速度出场,虽然他并不是海鑫的人。 
  人物之二:董鹏翔 
  (闻喜县县委书记) 
  你很可能会把他当作海鑫集团的一员。他对这个企业的熟悉程度不亚于海鑫的任何一位高层。董在闻喜10年,当了6年县长,两年县委书记,他不讳言自己是“冒着政治风险”,把改变闻喜这个国定贫困县的希望寄托在不遗余力地发展非公经济上。他并不避讳和海鑫的“亲密关系”,反而一说起海鑫的事,就像在讲自家,很频繁地使用着“我们”这个词。 
  董眼睛很大,有神,笑声爽朗,说话直白,指间被香烟熏得有点焦黄,符合电视剧里描述的标准的县委书记形象。 
  笔者:来海鑫以前,我们从媒体上了解,您自出事后一直呆在海鑫? 
  董:事情发生后我接到电话,以最快的速度赶来,随后又通知四大班子各留一个副职在家,其余领导都到海鑫。一直到1月29日。老人、妻子、孩子的问题都要解决,我们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对来吊唁的人,股东单位,金融单位,全国各地的客户,来一拨我都陪着三鞠躬,然后说请他们放心,我们还要继续合作。 
  笔者:对谁接班的问题,县里参与决定了吗? 
  董:私营企业的接班人,政府只能认同不能任命。但是认同之前还是要一块儿商量。《继承法》和《公司法》是两个重要依据,同时要充分尊重海仓家庭的意见,还要尊重公司自己的选择。还没有对外公布的时候我跟兆会谈过,觉得这个孩子素质非常高的。他有一个优于别人的全新理念:他曾经给我说过今后管理这个企业要让职工来参与。一个小孩子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简单。兆会受过好的教育,这方面比海仓还有优势。 
  笔者:正月十八海鑫在北京召开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听说您也参加了,您是列席呢?还是股东? 
  董:(大笑)我不是股东,政府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入股的。不是股东我也得去,而且我不是去旁听,我去要左右他这个会哩。面对这样大的事,股东单位不能不有疑虑,不能不担心。我要介绍情况,统一股东单位的思想。 
  笔者:这次来闻喜,感觉海鑫与政府的关系处理得相当好。 
  董:海鑫是我在闻喜这10年期间发展起来的。县里对海鑫很支持,有关职能部门在海鑫现场办公不少于100次。我是海鑫建设指挥部的总指挥,副书记、常委也好,人大主任、政协主席也好,都是副总指挥。李海仓他是排在最后的副总指挥。 
  笔者:那海鑫重大投资立项的决策权在谁手里? 
  董:决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