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止痛的效果。所以在外伤科中,在烫伤中也经常用到桅子这个药,它 
有清热、止痛的效果。 
接着往下看第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桅子厚朴汤 
主之。〃这个〃心烦〃是余热流扰胸膈,郁热扰心。这个〃腹满〃是火热下 
扰,使腹部气机不畅。上面有心烦,下面有肚子胀,这两件事情都使病 
人感到难受,所以〃卧起不安〃,心烦也是碾转反侧、坐卧难宁,肚子胀 
也是使他碾转反侧、坐卧难宁,所以〃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这个时候 
仲景用了什么方法呢?桅子厚朴汤。用桅子来清心中的郁热,用厚朴和 
枳实来行气消满。我们注意到一个什么问题呢?这张方子里没有用豆 
豉。为什么没有用豆豉?豆豉是宣散的,是走上的。现在火热已经下 
扰,使腹部气机不畅了,所以他不用上行的,宣散的豆豉,用桅子来清 
热,用厚朴、枳实来行气消满。 
以上我们谈到的是桅子豉汤的适应证的一部分内容,由于时间关系,我 
们虚烦证候这组证候还没有谈完,我们下次课再接着讲。我们下次课再 
给虚烦证做小结。 
上一页 到目录 下一页 
 □ 本书版权所有…佚名 
麒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书由 '电子书制作生成器2007' 制作完成 
联系帮你忙信息中心 
 上一页 到目录 下一页 
第24讲邪热壅肺证、协热下利证 
第24讲邪热壅肺证、协热下利证上次课的最后,我们谈到了栀子豉汤和 
栀子豉这一类方子的适应证,我们把这个证候叫虚烦证。之所以说它是 
虚烦,是说它是无形的热邪,留扰胸膈,蕴郁心胸。在《伤寒论》中, 
凡是邪气和有形的病理产物,象痰、水、瘀血、食积、虫积等等,这些 
有形的病理产物相结的时候,仲景习惯用实字。当邪气没有和有形病理 
产物相结的时候,仲景一般不用实字。不仅不用实字,有时还用虚字。 
这里所说的虚烦,就是指的无形的热邪留扰胸膈。 
我们在上次课最后谈到胸中郁热下扰,出现了腹部气机不畅,病证上有 
虚烦、下有腹满,导致了病人卧起不安,治疗用栀子厚朴汤。这是第79 
条。我们下面接着往下看原文,等把栀子豉汤这类的方证谈完之后,我 
们再给它做小结。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47页,看原文第80条。〃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 
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这个丸药是汉代流行的一种具有强烈 
泻下作用的成药。据考察,汉代流行的这种具有强烈泻下作用的成药, 
大体是两大类,一类是甘遂为主要成分的甘遂制剂,这类药适合于治疗 
腹水这类的病证。比方说,汉代由于寄生虫病的原因,可能引起肝硬化 
腹水的病人比较多,腹胀如鼓,痛苦难耐。在那种医疗条件下,没有更 
多的方法可以治疗,所以经常买一点含有甘遂制剂的具有泻下逐水功能 
的成药,一吃,大小便一通,不久这种肚子胀满的症状暂时得到缓解。 
以至于这个药被人们用得比较多,所以它才做成成药。另外一类呢,是 
以巴豆为主要成份的辛热的泻下的成药。汉代的时候,平均气温比现在 
要低一些,人们粗茶淡饭,饮食生冷是常见的事情,难免就导致寒积内 
滞,出现了梗阻。食物团性的寒邪凝滞的这种肠梗阻,也是腹胀如鼓、 
恶心呕吐,腑气不降。由于这种证候非常常见,所以也就有流行的一种
泻下寒积的,以巴豆这种辛热泻下剂为主要成份的泻下药,这种丸药用 
的机会也就比较多,人们买完了一吃,大便一通,这种寒凝食滞的证候 
得到了缓解。所以汉代的丸药就两大类,一类是泻下逐水为主的,一类 
是辛热荡除寒积为主的,现在临床上这两类的证候非常少见,自然治疗 
这两类的成药就不会再流行。〃伤寒〃一个外感病,〃医以丸药大下之〃, 
无论是巴豆制剂还是甘遂制剂,对一个外感表证来说,那都是不适合 
的。 
结果导致了表邪不解,余热留扰胸膈,出现了胸烦,同时脾气脾阳被 
伤,又出现了下利,余热不去,又出现了身热不去又有微烦,余热未 
尽,因为用过丸药,他下面又有下利不止,这就形成了上有热,下有 
寒,上热下寒的证候。上热表现了身热不去和心烦,下寒表现了大便溏 
泄。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清上热,就容易更伤脾阳伤脾气,单纯的温 
下寒,就容易助上焦的热,所以仲景采用了栀子甘姜汤清上温下,当然 
这个上和下是相对而言的,这个下实际是中焦,是脾胃,清上温下,清 
解胸中的热。温脾阳散脾寒,治疗虚寒性的下利,这是个典型的寒热并 
用的方子。 
过去有一次给本科班的同学上课,课间的时候一个同学走到我跟前,他 
拿着两个半杯的水,一杯显然是热的,一杯显然是凉的,你看哪杯是热 
的,哪杯是凉的?他这话没说完,我就知道他要干什么。因为那天下课 
的时候正好讲到了栀子干姜汤,你是不是想把这两杯水倒在一块,问我 
这水是凉的还是热的。他说是。结果这一倒显然是温的。他说〃干姜是热 
的,栀子是凉的〃煮在一个锅里,那就温了,清热的药也不清了,温里的 
也不温里了。我说中药在人体内的作用,和简单的冷水热水相混合的物 
理作用是不一样的。中药它有性味,它有归经。可以说,大路朝天,各 
走半边。栀子是清三焦之热的,干姜专门是温脾阳散脾寒的,它们并行 
不悖。它和单纯的冷热相均衡成温水的物理效应完全不是一回事,它在 
体内各发挥各的作用。 
一个病人明显的是热证,你给他开寒凉的,清热的药,这种大夫容易 
当。明显的是寒证,你给它开温里的清寒的药,这医生的方子也好开。 
问题是在临床实际上,有许多病人常常是寒热并见,虚实兼有,你根据
他的具体的实际情况,开一个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特别符合这个病人 
情况的方子,这才算一个高明的医生。 
在《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这种组方成就是很高的,所以 
我们要特别注意学习它,这种组方的思路,组方的方法,继承它这种组 
方的成就。 
干姜和栀子同用,一个清上热,一个温下寒。这是我们遇到的寒热并用 
的第一张方子。 
下面我们看第48页的第81条,〃凡用栀子汤,病人久微溏者,不可与服 
之〃。栀子豉汤这类的方子,包括我们前面已学的,栀子豉汤、栀子生姜 
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厚朴汤等等,这些方子毕竟是以清热、寒凉 
为主,所以病人如果平素久微溏,平素就有脾阳虚,脾气虚,而大便稀 
溏的话,你再用栀子豉汤的时候,就〃不可与服之〃。(当然)它不是绝 
对的不可以服之,你要注意,你要慎重一些,谨慎一些。因为栀子豉汤 
这类的方子毕竟是清热的,偏于寒凉的,免得用它以后更伤脾阳,但是 
话又说回来,如果你的这个病人,平素就有脾阳虚的便溏,但是现在 
呢,他又正在患了余热留扰胸膈的虚烦证,那你怎么治疗呢?我想问大 
家,刚才我们讲的第80条的那个栀子甘姜汤清上温下,就是一个很好的 
方子。所以久微溏,又有虚烦证的,那就有栀子干姜汤清上温下就可以 
了。 
到此为止,我们把栀子豉汤在太阳病篇所涉及到的类方和它的适应证都 
谈完了。我们在这里给上述讲的这些条文作一个小结。这个证候叫虚 
烦。所以小结的题目就是虚烦证治,证是讲的证候特点,治是讲的治疗 
方法。 
首先讲它的成因,太阳病汗吐下后,余热留扰胸膈,余热蕴郁心胸,就 
形成热郁胸膈证,这是讲它的成因。以下呢就是讲它的主证和主证具体 
的病机。郁热扰心,轻的就见到心烦不得眠,重的就会见到反复颠倒, 
心中懊恼。这在我们前面的原文中都提到了。它的病机,它的临床表 
现,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火郁气机,则兼见胸中窒,因为胸为气海, 
郁热留扰胸膈的话,它会影响胸中的气机,胸中气机不能畅达。那就会 
出现胸中室闷不通的一种感觉。气郁及血,因为气行则血行,气为血
帅,所以气郁以后,可能会影响血液的运行。气郁及血,血络不和。 
那就可以兼见胸中结痛。心中实际上还是胸中,心中有一种结滞的、凝 
滞的、疼痛的感觉。余热留扰胸膈,余热未退,会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