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7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东博士集团。

历史会不会重演?始皇帝会不会利用南北战争来转移国内jī烈矛盾,从而赢得充足时间联合庞大的关东系政治力量持续打击大秦本土豪mén贵族?始皇帝会不会依旧利用“焚书”、“坑儒”两大重案来重创大秦本土豪mén贵族,然后再挑起关东系内部的厮杀,重创关东博士,牢牢压制分封,确保中央集权?

宝鼎反复推衍后,否定了历史重演的可能。

始皇帝在统一后五次巡视天下和连续掀起政治风暴,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集权”和“分封”的矛盾过于jī烈,而其死后李斯发动的沙丘之变和其后一连串的疯狂杀戮,同样证明了始皇帝自始至终都未能扼杀“分封”,由此可以推测出,“分封”贵族集团的实力非常庞大。

宝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始皇帝在统一前后未能沉重打击大秦本土豪mén贵族,也未能阻止分封之mén的打开,所以未来始皇帝若想重演历史,让“集权”压倒“分封”,实力上存在不足,而“分封”若想压倒“集权”,可能xìng也不大,因为还有宝鼎这个变数的存在。

所以,这一次始皇帝和“分封”贵族集团同时把矛头对准了宝鼎,迫使宝鼎做出选择,谁知宝鼎“自断一臂”,从两者的围追堵截中逃了出去。他把力量回收到代北,把张开的五指变成了一只合拢的拳头,这使得追杀他的对手非常忌惮,不敢再度bī杀了。

但宝鼎肯定要报复,一直以来宝鼎就不是个隐忍的人,你jī怒了他,伤害了他,他肯定要百倍讨还,所以这一次虽然bī得宝鼎放弃了江南等三地的控制权,bī得他壮士断腕,实力受损,但他也成功分化了贵族集团。楚系拿到好处,肯定不会再上前围攻;老秦人拿到好处,也马上会化干戈为yù帛;始皇帝既削弱了宝鼎的实力,又击退了楚系和老秦人对中央的“攻击”,那么接下来他当然要坐享其成了。

如此一分析,宝鼎要对谁下手,呼之yù出。

méng氏在军中拥有相当的实力,méng恬这几年更是一直追随宝鼎征战北疆,而méng氏更是屡屡妥协于宝鼎,双方的关系虽然说不上亲密,但最起码在政治上配合默契,宝鼎暂时还不会公开与méng氏决裂。

冯氏必遭报复。当冯劫得知宝鼎主动让出江南三地的控制权之后,他就知道冯氏的麻烦来了。这几天他苦思对策,可惜这件事的背后推手的确就是他,他虽然有心想把责任推给关东博士,但太子和淳于越、伏生师徒情深,宝鼎必定有所顾忌,最终还是要拿冯氏开刀。







        第432章 要出手了

第432章  要出手了

最不可能发生的事却偏偏发生了,冯劫虽然是宝鼎的师傅,冯氏和蓼园在政治上也始终保持某种默契,但这一次冯氏与楚系、老秦人联手掀起政治风暴,试图以帝国的存亡来bī迫宝鼎支持分封,bī迫始皇帝打开分封大mén,却严重损害了宝鼎的利益。

宝鼎和楚系之间纠缠着太子的利益,与老秦人之间的利益纠葛更是盘根错节,所以很显然,宝鼎唯一可以用来报复的对象就是冯氏。

历史上冯氏是始皇帝的股肱,冯劫、冯去疾、冯毋择都是始皇帝所倚重的大臣,但从统一之初御史大夫冯劫上奏分封之议来看,冯氏这个豪mén贵族是支持分封的,与始皇帝的政治理念相背离,按道理冯氏应该被赶出朝堂,然而,冯去疾很快代替王绾出任左丞相,这明显就是始皇帝利用关东系的力量来对抗以右丞相隗状为首的大秦本土豪mén贵族集团的一种政治手段。

“焚书”一案爆发后,右丞相隗状倒台,大秦本土豪mén贵族遭到重创,朝政基本上被关东系所控制,这时候冯去疾接任右丞相,李斯出任左丞相。两位同为关东系的丞相公一个主张分封,一个主张集权,始皇帝的用意很明显,就是利用关东系内部权力的斗争来实现其个人权力的集中。

始皇帝崩,李斯发动沙丘之谋,冯氏即便在初期没有参与,但后期考虑到整个关东贵族集团的利益,也不得不全力予以配合,以维护本集团的整体利益,但二世皇帝旋即被架空,冯氏与以李斯为首的集权贵族集团大打出手,冯氏覆灭。

从冯氏兴衰的历史来看,冯氏虽然主张分封,但始皇帝却始终信任冯氏,先是利用冯氏力量抗衡和打击大秦本土豪mén贵族,接着又利用冯氏力量维持朝堂上的权力平衡。在始皇帝最后一次巡视天下的时候,代理国事坐镇中枢的就是冯氏,由此可见始皇帝对冯氏的信任。

今日历史改变了,但始皇帝对关东系的倚重,对冯氏和méng氏的信任却没有改变。

宝鼎于是不得不怀疑,冯氏看上去是这场政治风暴的背后推手之一,但冯氏的背后却藏着始皇帝的影子。

冯氏始终是关东人,是关东系,是始皇帝的股肱,即便冯氏主张分封,也不会以联合楚系和老秦人携手掀起政治风暴这种等同于公开背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冯氏这一次非常“高调”的急先锋式的“攻击”,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始皇帝在实施“左右互搏”之术,“唱白脸”的是他,“唱红脸”的还是他,而冯氏就是始皇帝挑起这场风暴并试图让宝鼎和老秦人自相残杀的棋子。

冯氏这颗棋子做得不错,几乎完美地完成了始皇帝jiāo待的任务,但始皇帝和冯氏都没有预料到,宝鼎是穿越者,他通过已知的历史窥探到了许多未知的秘密,其中就包括始皇帝如何使用冯氏这股政治势力和冯氏在帝国政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始皇帝相信冯氏的忠诚,不管冯氏是否支持分封,而冯氏则始终忠诚于始皇帝,为始皇帝掌控帝国权力“鞠躬尽瘁”。

宝鼎选择冯氏进行打击,不仅仅是对豪mén贵族集团掀起这场政治风暴的反击,也是对始皇帝试图压制他的一种非常jī烈的报复手段。这无关宝鼎和冯氏的sī人恩怨,这关系到宝鼎和始皇帝在如何维持帝国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理念上直接冲突,冯氏不过是这场冲突的牺牲品而已。



冯劫说到了分封之议。

“师傅应该知道我对分封的态度。”宝鼎笑道,“大秦律法中已经写得明明白白,只待中土稳定,帝国发展,黔首安居乐业,封国就要撤消,中央就要集权。”

“武烈王曾说过,国策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冯劫抚须说道,“昨日拟制的国策,今日可行,但明日就未必合适了。比如辽东,是否建封国,其利弊一目了然,不知武烈王为何强烈反对?仅仅因为咸阳宫的关系?”

宝鼎笑了起来,“我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我正被人放在大火上烧烤,生死悬于一线之间。”

冯劫大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武烈王说得太重了。”

宝鼎微微一笑,一语双关地说道,“我个人的生死并不重要,但我是老嬴家的子孙,如果大秦的国祚危如累卵,那就不是我个人生死问题,而是帝国存亡问题,因此我不得不想得更多一点。”

冯劫沉yín片刻,说道,“中土的确需要休养生息了。”

冯劫做出了妥协,明确了冯氏的态度,以此来试探宝鼎的底线。

宝鼎笑笑,“你始终是我的师傅”。

冯劫脸上含笑,但心里却暗自苦叹。冯氏要全力以赴应对一场生死危机了。



宝鼎告辞离去。

他不会接受冯氏的妥协,他反复考虑过了,大秦本土贵族集团和关东贵族集团的矛盾由来已久,双方的积怨从商鞅开始到张仪、甘茂、范睢、吕不韦,乃至今日的冯氏和关东博士,这种矛盾根本不存在化解的可能,就像“集权”和“分封”的矛盾一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两大贵族集团迟早都要来一次大决战。这场决战何时爆发,直接关系到帝国的存亡。历史上大秦帝国迅速崩溃,与两大贵族集团的数次对决有直接关系。

政局的剧烈动dàng不但造成了帝国政治上的húnluàn,也造成了帝国统治阶层的衰落,造成了帝国对中土控制力的急剧下降,所以宝鼎不想历史重演,不想看到帝国重蹈覆辙,更不想看到始皇帝借助关东政治势力这把犀利武器一次次屠戮大秦本土贵族。

关东政治势力中有坚持“集权”的贵族,难道大秦贵族集团中就没有?显然不是,虽然大秦贵族集团中的“分封”势力非常强大,但寒mén军功贵族还是坚持法治,然而,因为关东贵族集团和大秦本土贵族集团之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仇怨,双方一旦动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死不休,结果关东贵族集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