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武安天下-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罢了,事已至此,多作责罚也是无益。”孔融也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也明白武安国等人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安危才会这样做,因此也不欲对陈宫和太史慈多作责骂:“子义,如今我等身在何方?”

“大人,我等如今乃在兖州之地,离北海尚有不少路程,只是已无追兵之险了。”见孔融问道,如今负责唯一在孔融身边带兵的太史慈立刻答道。

“如此,子义你且去收拢各部士兵,并派人打听天下的情况,如有变故,马上回报!”如今孔融唯一担心的,就是仍在虎牢关前的武安国了。

“是,末将这便去办,请大人安心。”一路上太史慈也是十分担心武安国的安危,如今得了孔融吩咐,连忙出了马车之外去安排士兵前去打探消息了。

而此时此刻,武安国一行人已经到达了颍川的地界。之前来虎牢关的时候,武安国就一直想来这人才汇聚的人杰地灵之地,只是由于战事繁忙,因此根本就抽不出时间来,如今虎牢关战事可以说是暂告一段落了,前身身为三国爱好者的武安国,又怎么会错过前来游览的机会呢。

而且由于之前已经见过曹操,再加上对三国的了解,让武安国断定此时此刻,在颍川中的那帮智力超卓的人才,如荀氏叔侄,郭嘉,戏志才等等,此刻还没有归到曹操的帐下。因此,武安国此次前来,除了想一睹这些三国名人的风采外,更多的,就是想为自己的老大孔融多找一两位擅长内政和军事的谋士了。

虽然此刻孔融帐下已经有了一个陈宫,不过爱玩三国游戏的朋友都会明白:没有谁会嫌自己手下的人才‘多’的。而且依仗今后的天下之势,只靠孔融帐下的这丁点人,是远远不够的。而要收服一名谋士,除了必备的实力,好的口才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武安国还在来的路上,武安国还偷偷地模拟了一下情景,准备了不少‘上场’的台词。

不过,由于武安国带了一千人马在身边,这样冒然进入颍川郡的话,未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武安国在离城还有十多里的时候,就命那一千士卒原地驻扎,不必跟随自己去颍川。

“大人,不如让末将跟你一齐去吧,也好在路上保得大人周全。”见武安国居然一个人也不带,就这样独自一人去颍川,一直跟随在武安国身边的王二不禁有些担忧,因此提出跟武安国一齐去。

“呵呵,王二呀,你的武艺可是还不如我哦,如果我遇到危险,你要怎么保护我呢?”见王二如此担忧,武安国本来想随意开个玩笑,没想道王二一听,脸色忽然黯淡下来,低声说道:

“末将自知本事低微,能得将军赏识实乃大幸,如若将军遇险,王二宁可不顾性命,也要保德将军周全!”一直以来,虽然得到武安国的赏识,但王二一直觉得自己本事低微,除了当当侦察兵,根本就没有作用,如今一听武安国的无心之语,心情更是黯然。

而武安国这边一听,知道王二误会自己的意思了。连忙安慰了王二几句,说明自己方才只是想开开玩笑,绝对没有看不起王二的意思。而王二曾经见过有将军会给士兵真诚道歉的?心里感动之余,王二也是暗自决定,回到北海后,要好好学艺,才不会辜负自己将军的看重之情。

最终,武安国还是带着王二和五六个士兵当随从,一同进了颍川郡。只是近了颍川后,武安国才忽然发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自己,根本就不认识路!!!

第三十四章 大失所望

PS:送上周六第二更,大家多多砸票支持呀

武安国没想到自己来之前千算万算,却唯独忘却了自己原来根本就不认识颍川郡的地形,更加不要说是去那些人才的住处拜访了。无奈之下,武安国只好随便拦住一个路人,向其问道:

“这位大哥,请问你可是颍川人士?”武安国一看此人一身朴素的装扮,心想定时颍川的普通人家,问路应该不难。

“不错,在下正是颍川人士,请问兄台有何贵干?”那人似乎也没有料到自己居然被人拦住问路,自是呆了一下,待看清武安国的面目后,方才慢慢答道。

“哦,在下路径此地,听闻此地乃有数位大贤在此,于是想拜访一二,无奈初到贵地,实不识路径,这才欲向兄台请教。”见这位被自己拦住的路人似乎不太高兴,武安国连忙诚恳地说道。

“哦,在下久居此地,对此地人物也是略知一二,不知道兄台说的大贤是何名号?”那人一听武安国居然是来拜见什么大贤的,。似乎来了兴趣,连忙追问道。

“哦,在下久闻颍川郭奉孝,戏志才,荀公达,荀文若皆是身具大才之贤,因此特来拜访,不知兄台是否得知这几人的住处?”见那路人问起,武安国也不多作隐瞒,连忙将自己想拜访的人的名字都说了出来。

“哈哈哈哈,不想我等从未出郡,却已成了大才。”那路人一听武安国的说明后,仿佛听到什么天方夜谭之事似的,立刻捧腹大笑起来,直笑得武安国尴尬之极的时候,这才止住了笑声,对着武安国拱手道:

“兄台勿怪,在下正是那颍川戏志才,大贤之名,实不敢当!”

“你…你…就是戏志才?”看着眼前一位一幅路人甲模样的仁兄,武安国实在难以想象,这位就是三国中曹操前期麾下的首席谋士——戏志才。

“呵呵,在下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倒是这大贤一名,倒是从未听过。不知兄台是从哪里听说我等几人的名号呢?”看着武安国的惊讶模样,戏志才心里更是确定此人并未见过自己,因此也就对武安国来访的缘由感到更加好奇了。

“在下乃是北海人士,姓武安,名国,字天下。今日得见先生,实是有幸之极。”武安国倒是没想到刚进颖川郡便已经遇到戏志才,当下很是高兴地对着戏志才介绍自己。

“不知兄台可是那位,在北海孔融孔大人会麾下的武安将军?”不想戏志才听见武安国的名号后,脸上的惊讶竟然一点也不比刚才的武安国少。

“正是在下,不想先生也听说国的名号。”听到对方居然也听说过自己的名号,武安国心里自是十分高兴。

“将军说笑了,当今天下,怕是没有不认识将军的人了。”戏志才看着武安国,很是意味深长的说道。

“这是何故?”听戏志才这么一说,似乎自己如今已经是名满天下的人了,这真叫武安国有些疑惑。

“此处说话甚是不便,不知将军是否方便与在下同归住处,再作详谈?”戏志才见两人站在街道之上说话,不免有些不便,于是邀请武安国到自己的住处做客。而武安国自然是欣然低答应了。

来到戏志才的住处后,戏志才请武安国和王二入屋坐下,又命家中小童奉上茶水,这才开口说道:

“自虎牢关一战,将军先是挫败华雄,后又败温侯吕布,最终更是身先士卒,于关前大败董贼之兵,如此一来,自是天下闻名了。”

“是嘛,不想些许小事,竟已人尽皆知了。”武安国此刻才知道,原来在虎牢关前关于自己的‘神勇’事迹,已经传了开去,此刻的他,早已不再是原史中那个默默无闻的北海小将了。

“将军过谦了,如今将军已名满天下,此次前来,怕是不只为访友而已吧。”见武安国谦虚,戏志才也不多做客套,而是隐晦地说出了武安国的来意。

“既然先生明白,国也就有话直说了。如今天下纷乱,贼寇横行,国此次前来,除了欲拜访各位先生外,还欲请诸位出仕,助我家大人一臂之力。”既然戏志才都如此直接,武安国也就不多作客气了。

“既然将军以诚待我,志才也就不妨直说,将军此次前来,若想与我等相交,倒也无妨。但若是想要我等为你家大人效力,则恕在下无法应允了。”戏志才缓缓低说道。

“不知先生何出此言?”一早就想过不会那么简单,因此武安国也不着急,而是慢慢地向戏志才问到。

“孔融此人,若在太平盛世,倒也不失一名良臣,但如今天下大乱,恕在下直言,以那孔融之资,是非明主。”在戏志才眼中,孔融可以说是一文不值了。

“志才老哥,怎的今日不见你来找愚弟饮酒呀。”还没等武安国说些什么,屋外忽然响起一把声音,而戏志才一听这声音,更是十分欢喜低说道:

“门外的可是奉孝老弟?快快进屋一叙。”

“奉孝,是郭嘉?”一听这名字,武安国又是一惊,连忙转头向屋外看去,只见一文士打扮的高瘦青年慢步走进屋中,正是颖川郭嘉郭奉孝!

“老哥原来家中有客来访,愚弟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