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盛唐-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正式在下的拙作。”杨钊点头承认道:“不知孔大人此为何意?”

“何意?”孔德昌恨不得上去咬杨钊两口,装傻充愣,老夫就会放过你杨钊了?

“杨钊,我且问你,经济之中,你反驳天下财富为定数的言语,可是你所写?”

杨钊只得再次点头道:“没错,在下虽才疏学浅,却也敢言天下之事。如有任何不对之处,还望众位大人指正。”

说着杨钊转过头来看着孔德昌道:“在下的拙作自然是在下所写,不知孔大人有何疑问?”

“陛下,杨钊已经承认不尊圣人,还请陛下治杨钊妄言之罪!”

“且慢……”

孔德昌这么一说,杨钊就感觉出了不对,只问是不是他杨钊写的。问完之后直接曲解成另一种意思,然后趁机攻击,这不是后世那些狡猾的律师们最为喜欢的招数吗?什么时候孔德昌也学会了?

“在下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孔大人,这书中之言确实是在下所写。但在下却不知那一句是不尊圣人之言?”说着杨钊转过身来,抱拳弯腰:“孔德昌肆意曲解微臣之意,居心叵测。还望陛下给微臣做主。”

杨钊的话音还没有落下,孔德昌便大吼一声:“杨钊。今日任你口舌如簧也难辞其咎,我且问你?你反驳圣人之言时,可曾尊敬过圣人?”

“荒谬。”杨钊被孔德昌的赖皮给激起了火气:“孔德昌,你句句不离圣人之言,那我问你,四书五经之中,孔圣人可曾白纸黑字的说过天下财富为定数之言?”

“这个……”孔德昌有些卡壳了,孔老2好像还真没有明确的这样说过。可是没说并不代表没有这样的意思啊。但四书五经谁读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这么说来他还真有些强词夺理的意思。

“所以说你错了,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圣人尚且如此谦虚。”

杨钊看着孔德昌的眼睛咄咄逼人的道:“作为圣人子孙,你孔德昌,为何自持学识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不知谦虚慎言?常言说的对,尽信书不如无书。”杨钊揪着辫子死不松手:“孔大人,难道天下财富是定数这话就一定是对的吗?”

“就算不对又如何?”孔德昌被杨钊憋的脸色发青,不尊圣人本来是他一张王牌,可是在杨钊似是而非的狡辩之下,竟然没有用了。

“经济一书中,所言句句不离财富二字。何谓财富?你杨钊这是吃果果的拜金,还有有何脸面自称为读书人?”

杨钊摇了摇头,这样的事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死都不能承认。

“你又错了,财富之道,并非物欲而已。百姓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哪一样不需要财富?哪一样又不是财富?历史上,那一次次改朝换代不因为财富不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孔圣人心中的大同世界,就是没有贫富差距,人人都有衣穿,都有肉食的世界!”

“哼,狡辩。我辈自当修身克己,三省吾身,品德高雅为上!岂能处处追逐铜臭之物?”孔德昌越说越觉得是那么回事,越说越觉得自己说的对。声音也越来越高,震的含元殿上的布瓦都晃上几晃。

“你还是错了。”杨钊淡淡对着似乎可以不食人间烟火的孔德昌,道:“百姓不识字者十之**,如若连饭都吃不上,又有何人会追求高雅?孔大人所穿之衣,所食之物,皆来自百姓。可是孔大人却只顾自身,忘却了自己的衣食父母,你又谈何品质高雅?太宗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孔大人,百姓才是皇朝的根本。若是能为天下百姓谋福藏富于民,我杨子午就是得了拜金之名,又有何妨?”

“巧言令色,即便说的天花乱坠,也改不了你杨钊追逐铜臭的本质。”孔德昌弯腰一礼:“是故,臣以品德为由弹劾杨钊,还请陛下公断。”

两人的争吵全部落到了老男人的眼里,也落到了他的心里。开元时期,作为一个英明的皇帝,老男人自然能分得出谁说的对。

孔德昌的胡搅蛮缠彻底让他丧失了老男人最后的信任。那么多大臣看了经济一书之后,都没有任何不满,自然说明书没有问题。这不是尊不尊圣人之言,而是杨钊说的,从本质上对不对的问题。结果稍微分析一下都知道杨钊说的对。

你可以不同意这种看法这种言论,但是你不能歪曲事实。由国家对于商业或者生产活动进行调控,其本意就是关注民生。对于这一点有争论的人,也不过是想讨论清楚杨钊的意思,和国家该不该进行调控。

新说法会引起反弹,这本就在情理之中。但是孔德昌却利用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抗拒,而剑走偏锋诋毁杨钊。这种做法一开始就错了。又如何能得到老男人的支持?

宋璟和张说两位联合支持杨钊,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老男人的目光缓缓的扫过杨钊和孔德昌的脸上,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放弃了讨论,他们要看看皇帝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老男人的目光,最后定格在宋璟的脸上:“宋爱卿,以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判处?”

第202章:祭酒十六岁

第202章:祭酒十六岁

宋璟的目光缓缓的扫过孔德昌和杨钊两人的脸庞。孔德昌表面淡定。内心之中却紧张不已。他说杨钊追逐铜臭不尊圣人等等的罪名都是莫须有,拿不出实际证据,一切都是免谈。斗到这个份上,撑死了也就是给杨钊泼了点脏水。

而杨钊则是不言不动,努力的挺直腰杆,脸上的愤慨似乎还没有完全丢下,小青年的那种傲气还有一点点,挂在嘴角,完全是所有的心情都表现在了脸上。

杨钊有些自傲不假,有些张狂也不假,但那都是分地方的。含元殿里站着的都是一方大员,坐着的那就更了不起了。在这些人面前狂,完全是自找苦吃。装傻有时候比来自外界的保护更好。

宋璟缓缓的收回了目光,老弱的身形想要弯腰给老男人行礼似乎十分费事,他为人公正,并不会因为孔德昌的德行,就排除异己,于是只好违心的道:“微臣以为,国子监祭酒孔德昌,在没有完全了解事实的情况下,肆意妄言辱及同僚。当罚俸一年以儆效尤。杨子午年少轻狂。著书立说本是好事,且我大唐从未有以言论获罪的例子,故臣认为陛下呵斥几句便可。不知臣如此作为是否公充,还望陛下公断。”

是否公充?当然不,老男人对于宋璟的回答很不满意。这孔德昌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前,连皇帝的面子都敢不给,只罚俸,这么便宜的事情,老男人是怎么看怎么觉得不舒服。

没有过多理会宋璟的话,老男人淡淡的道:“不知道其他爱卿,可有甚子要说?”

一听皇帝这么说,下边的大臣就是猪脑子也明白了。皇帝这是觉得罚的轻了,虽然依照事实,孔德昌罚俸一年就已经够了。但是皇帝不满意,文武百官自然不会再一件事不关己的斗争中犯傻。

随着老男人貌似威严的目光从一个个大臣的脸上扫过,多半人都低下了头,无论是讨好杨钊也罢,还是得罪孔德昌也罢,官场上,在没有相对的好处之下,最忌讳的就是蹚浑水。

作为成了精的老人,张说对朝会上的事情知道的一清二楚。作为文坛泰斗,这老头就是一个千年老妖。遍观整个朝会,没有人比他出来说话更合适了。第一他是文坛泰斗,孔德昌是国子监祭酒,推开官位之权等等,就是一个文的不能在文的文人。杨钊是皇帝准备好,接他班的人,算是半个弟子。如今弟子被人家拉出来当靶子玩,他要是不出来放几句场面话,好像就太对不起人了。

老头从搁了半边屁股的软榻上缓缓的站了起来。手里的御赐拐杖放到了一边。

“启奏陛下,臣有话要说……”

“爱卿但坐下无妨,有何话,爱卿请说。”对于这帮子为国为民的老臣,李隆基还是很尊重的。

“启奏陛下,孔德昌添为国子监祭酒,统领太学,国子监,四门学等等长安和各地学府,天下文人,半出于其门下。众所周知,此位掌天下教化之柄,仅次于礼部尚书。居于此位者,首需便是品德。人品高洁,方为上上之选。然,孔德昌断章取义,不分是非。以莫须有之借口,状告他人。此等人品,断不能在任国子监祭酒一职,臣恐其误人子弟,难堪教化天下之责。”

孔德昌的脸刷的一下青了,张说那是谁,那是执掌天下文坛进二十年的牛人。一辈子的名声在文人士子之间,那就是一块刚刚的金字招牌。他要是说谁人品有问题,谁就毁了。虽然他不明白张说为什么吃错药似的,去帮助看似跟他没有一点关系的杨钊。但是,他孔德昌,这一次,载了。

皇帝闻言,面色平静,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