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盛唐-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那帮老夫子处事不公我就生气,小神童好样的……”

“对对对,我等都可以证明,确实不关小神童的事儿……”

“好,小神童加把劲儿,把那个小少爷也弄的吐血,嘿嘿……”这是唯恐天下不乱的。

虽然很少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这却并不妨碍大家看热闹,在李岫满身烂菜叶的衬托之下,杨钊越发显得温文尔雅,玉树临风。

至于闹剧为什么产生,怎么产生的,台下的百姓并不关心,他们所关心的是,只要有闹剧就好。

很多人这个时候都在想,等回头再跟一些朋友谈天时,自己嘴巴一张,就是小神童和一个姓李的公子,观前街头论文才的时候,两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的多么多么精彩。

小神童在裁判和李姓少爷的夹击之下岌岌可危,但依然风采非凡,看似处于下风,却每每有惊人之语扳回劣势。双方比拼那叫一个精彩。

等到听八卦的人,忍不住问结果怎么样,谁输谁赢时,再直接来一句没有输赢,裁判刘学政被小神童给撂倒了,那时将是多么的震撼,多么的出人意料……这才是八卦爱好者上得了档次的表现。

不过这些人还得暂时还得压住八卦的性子。看这场比试将怎么继续下去,闹剧的事儿可以回头再讨论。

可惜他们不知道,这时已经没有结果了。

经此一役,杨钊彻底站在了杨钊跟李安道的关系不出意外的话,会恶劣的很。至于李岫嘛,那就看他如何选择了。

迈步向着台下走去,杨钊高声唱道:

万事由来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首看后头。

随着歌声,杨钊缓缓的沿着人们让开的道路,向着远方走去……

潇洒的如同秋日飘落的树叶,蜿蜒而行中带着自得自乐的满足……

……………………

杨钊是走了,可是一直关注着场面的李安道却快被气出脑溢血了,一个八岁的孩子,还是抽一巴掌能哭三天的年纪,他为什么就那么难搞呢?

张方不肯说自己遇到了什么,一有人问起,就还顾左右而言他的耍滑头。

孙大山只剩半天命似的躺在床上,还整天满脸惊恐的跟见了鬼似的。

刘学政刚上去没有一个时辰,就直接躺了。

一个两个三个,都跟遇到了克星似的,雄赳赳气昂昂的扛着铁叉去了,可结果全部被杨钊给折成了扒钩回来,难道说这个小子还能会邪术不成?

李安道端起茶碗就想摔,一番精心的策划,被一个小孩子三拳两脚给砸成了闹剧,说出去都没脸见人。这堂堂一县之长当的也太憋屈了……

想现在就收拾这小子吧,正值外查大计的【文!】时候动手,那小子有着【人!】西游名望,别看那些【书!】子文人,平时拽的人五【屋!】人六的,不屑的姿态摆的十足,保不准每天都会抱着西游的手抄本,在自个儿的书房看的昏天黑地。

杨家小子一旦出事必定会被捅上去,京城里面等着外放为官的进士们,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可是不动手,他李安道的心里有确实憋屈的很。

而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刘学政的状况,刘家怎么也算是永乐县的大族,一家子百十口子,虽然都没有多大出息,可是凝成一股绳的时候也是让人头疼的角色。

刘学政应他李安道所请才会主持比试的,如今栽了那么大的跟头弄个半死不活,他要是不上门去说道说道,人家闹腾起来,杨家小子固然是首要目标。他这个县令也好不到哪儿去,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

思来想去,李安道还是觉得只能暂时忍了,有道是小不忍则乱大谋。以后对付杨家小子这种小角色,有得是时间,犯不着在火烧眉毛的时候再去倒桶油。

随后李安道自去县学慰问刘学政,暂且不提,先说说杨钊。

杨钊晃晃悠悠的向着自家走去,一场又一场的斗下来,累的跟条狗似的,却又不得不斗,前世过了半辈子都没这么惊心动魄过,这让他一时之间有些不适应。

看看前方没有多远的院门,杨钊心头一暖,为了自己的家,斗就斗吧。没看人家西班牙,有人天天累死累活的斗牛,也没见埋怨什么吗?眼前这点屁事儿,充其量也就洒洒水而已。

迈着八字步,杨钊摇摇晃晃的向着自家小院走去。

每一次走路,杨钊都在想,难道说当官儿的全都是罗圈腿?走起路来非得两条腿跟蜘蛛似的横向伸展才成?

老娘也是瞎起哄,天天非得逼着自个儿练习这种走路的姿势。不知道这种姿势走路走的多了,将来不是罗圈儿胜似罗圈儿腿?

想到这里,杨钊的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一副景象:一个二十来岁,腰似青松,面如冠玉的青年,可谓人见人爱。但是走起路来两条腿却分的很开,像是骑着一头猪似的摇摇晃晃。杨钊就不由得冷汗直冒,泪流满面。

想想杨钊还是觉得算了,等见到老娘再这样走也不迟……

第052章:令牌的来历

刚刚在台上累死累活的杨钊,来到中堂,拿起水壶便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先缓缓气再说。

没休息多久,张氏便拉着小萝莉玉环走了进来。

小玉环一进来,就立刻松开了张氏的手,跑到杨钊跟前,道:“钊哥哥,你还欠着玉奴好多故事哦,玉奴要听故事。”

杨钊伸手把小玉环给拉到了椅子上坐着,道:“好啊,我可最喜欢讲故事了,不过现在不行哦,玉奴乖。”

小玉环一听,小嘴一撅,道:“哼,钊哥哥最讨厌了,上次说要讲故事都没有讲。”说着小玉环便跳下了椅子,跑道张氏的身边,扒着张氏的膝盖道:“婶婶,钊哥哥最坏了,都不给玉奴讲故事。”

张氏莞尔一笑,伸手从旁边茶几上的碟子里拿起一块糕点,放到了小玉环的手里,才道:“玉奴要乖,没看见你钊哥哥有点累了吗?下次再听故事好不好?”

小玉环拿着糕点便吃了起来,浑然忘了杨钊不讲故事的事儿。

说完,张氏将小玉环抱到自己的腿上坐着,才道:“我儿面带忧色,心绪不宁的样子,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说出来为娘给你参详参详。”

闻言杨钊叹息了一声道:“娘,这次搞不好,我们要搬家了。”

搬家?张氏一惊道:“这不是住的好好的吗?为何要搬家?”

杨钊心道,还不是你儿子不小心踢了某个大人的屁股,怕人家报复才搬家的吗?可这事儿怎么跟自家老娘解释呢?

“娘,孩儿一不小心得罪了几位厉害的主儿,看样子不搬是不行了。”

得罪了厉害的主儿,还是几位?张氏疑惑中带着好奇道:“我儿到底得罪了谁个?如今要到搬家这么严重?”

杨钊掰着指头,边数边道:“永乐县令李安道算一个,主簿张方算一个,捕头孙大山算一个,恩,县学学政刘老夫子也得算一个。其他的还不知道,目前就这些。”

张氏愣愣的看着杨钊,这里面哪一个是普通百姓得罪的起的?还就这些?而且还一连得罪四个,一时之间张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我儿你到底在外面闯了甚子祸事?要殃及家中。”

看着张氏冷面不语的样子,杨钊只好解释起来,将当时张方来的目的,孙大山怎么灰溜溜的回去,今天又是怎么讲刘学政给整趴下等等一切事无巨细的全部讲了出来,这个时候想瞒也瞒不住,外面的议论铺天盖地的,张氏迟早会知道。

说完杨钊开始抱着头,缩在椅子上,做犯人被警察抓捕状,等着自家老娘的*。

张氏一脸揪心状,根本没有打人的意思,如今都火烧眉毛了,再去敲那两拐杖还有什么意思?

“我儿倒是不让为娘省心,唉,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事到如今当如何是好?”张氏出心的不想搬,但孤儿寡母的不搬又能如何?“当真没有甚子转还的余地了?”

转还的余地?杨钊愣着想了一下,好像还真的有:“娘稍等一下。孩儿去去就来。”

说着杨钊一溜烟的跑了出去,半晌手里拿着一枚令牌走了回来:“娘,您看看,可识得此物?”

“这……这是?”张氏瞥见令牌,眼前一亮,好嘛,谁说自家孩儿只会惹祸来着?“这是孝廉令?我儿可知此令的含义?”

含义?啥子含义?这玩意还能号令天下不成?杨钊想起了以前电视剧中到处飞舞的腰牌令牌信物等等玩意儿,这东西不是很普通吗?“孩儿还真不知道这东西有甚子含义。望娘能为孩儿解惑。”

其实杨钊想岔了,孝廉令这东西,在这个时代确实不是一般的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