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左宗棠评传-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雨之势”②民因而他把“缓进急战”视为克敌致胜的法宝。“急战”是吸取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所讲的“速战”主张,
强调在“缓进”的过程中速战速
    ②《答陈舫仙》,《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二,页五一。
    ③《请裁汰北路征军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6册,第 577页。
    ④《西宁刘道禀乌垣克复急宜进攻南路应办事宜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373页。
    ⑤《湘军刘总统禀规取南路情形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391—392 页。
    ①《复仲兄》,《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99 页。
    ①《湘军刘总统禀病痊筹议进兵南路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384—385 页。
    ②《湘军刘总统禀规取南路情形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393页。
    决。春秋时期的兵圣孙武说:“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③“其用战也(贵速)
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④孙子这种兵贵神速,以速战来解决战争的战略思想颇为历代兵家所推崇和汲纳。
左宗棠既继承这一思想的合理因素,又针对用兵新疆地域广袤、行程较长的特点,根据自己多年的作战经验,提出了在
缓进中求速战的战略思想,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后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采取“在战略的持久战之中采
取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的“战略方针”⑤,同左宗棠的“缓进急战”主张是有一些相通之处的。左宗棠能够成功地完
成收复新疆的壮举,可以说是他“缓进急战”策略思想的实践结果。他自己也总结说:“南疆底定,以事功论,原周秦
汉唐所创见。盖此次师行顺迅,扫荡周万数千里,克名城百数十计,为时则未满两载也。而决机制胜全在‘缓进急战’
四字。??
    至其本原,则仁义节制颇有合于古者之用兵。“①左宗棠用兵之道所坚持的原则是一个”慎“字。他说:”‘慎’
之一字,战之本也。“希望”诸君其勉之又勉,毋以逆耳置之。“②左宗棠在督率军队行军打仗的过程中,无论在制订
和实施战争谋略,还是在运用战术方法方面,都尽量做到”慎之又慎“。③他指出:”打仗是过硬的事,一分乖巧著不
得。“
    ④他尽管对收复新疆抱有充分的信心,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却仍怀抱慎重的念头,强调在执行战略的战术安排上应
重视敌人,认为“如果缓进急战,慎以图之,西事或犹可为耳”⑤。“贼势虽甚衰弱,然悬军深入,不可不倍加审慎,
能劲气直达,而又后顾无虞,庶免差错。”⑥左宗棠还常常告诫部将即使在胜利在望之际,仍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忌
骄傲,务必谨慎。他反复指出:“惟事到将成,尤宜加意稳慎。须饬诸将勿争功好利,致有贻误。”⑦“南疆勘定有期,
幸稳慎图之为要。”⑧“官军即会攻喀什噶尔,兵力足资分布,大功告成为期定当不远。惟屡捷之后不期骄而自骄,当
时以此申做所部,勿忘敬慎之义。是为至要。”①“功到垂成之际,更宜小心,随处随时详审周密,庶免疏虞。‘慎’
之一字,彻始彻终,不可忘也。”②左宗棠在长期的军事活动中很少失误,当归因同他始终不渝地坚持“慎以图之”的
原则。
    在左宗棠的戎马生涯中,他逐步由独当一面的领兵将领发展成为统帅一方的军政大员。他作为一名将领,在战略战
术的谋划方面要亲自过问,正如
    ③《孙子。九地篇》。
    ④《孙子。作战篇》。
    ⑤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 2卷,第 408页,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①《与孝勋孝同》,《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204页。
    ②《李道耀南等禀分营驻扎徽县等处并缮禀错误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167—168 页。
    ③《李道耀南等禀分营驻扎徽县等处并缮禀错误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167页。
    ④《答刘峙衡》,《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四,页二八。
    ⑤《答刘克庵》,《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六,页二七。
    ⑥《答张郎斋》,《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六,页九至十。
    ⑦《雷提督正绾等禀全剿峡口获胜情形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217页。
    ⑧《湘军刘总统禀攻克达坂城擒获安集延夷人押解肃州监禁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409页。
    ①《湘军刘总统禀连复阿克苏乌什两城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413页。
    ②左宗棠《湘军刘总统禀剿办回匪麻木尔并收抚余众情形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416页。
    他所说:“臣自咸丰十年忝任军寄,军中事无巨细,均出亲裁。营务人员非别将一军,独当一路,遇有军事,皆须
咨禀而行。”③但他成为率领各路大军的统帅后,则主要对战略计划和策略予以确定,并对进兵战术提出建议,而把战
役的指挥权和战略、战术的具体实施交给前敌将领负责。左宗棠认为:“军事胜负,难以预决。然必彼此互相知照,战
状毫无虚饰,庶主兵者得以随时布置,克协机宜。”④因此,在进军新疆时,“其前路进止机宜,已面授总理行营营务
处西宁道刘锦棠,令其相机办理,不为遥制”⑤。他还强调:“兵事无遥制之理,缓急之宜,分合之用,惟该总统相机
酌之。”①这表明左宗棠并不是揽权独断、我行我素的武夫,而是一个善于用将的高明军事统帅。他认为战略的制订并
非难事,关键是怎样去实施战略目标,如何灵活机动地运用战略战术。对于两者的关系,他的阐述可谓持之有故,言之
成理。他指出:至用兵之道,规摹局势,先后缓急,尚可预为商酌;至临敌审儿致决,瞬息不同,兵情因贼势而生,胜
负只争呼吸,断无遥制之理。臣自忝预军事,至今阅时颇久。窃维用兵一事,在先察险夷地势,审彼己情形,而以平时
所知将士长短应之,乃能稍有把握。
    其中,有算至十分而用七八分已效者,有算只七八分而效过十分者,亦有算至十分而效不及三四分者,更有我算多
而贼不应,并有贼算出于我算之外者。始叹古云“多算胜少算”及“每一发兵,须发为白”非虚语也。平时用兵,亲临
前敌,于地势、贼情、军情审之又审,尽心力图之,可免贻误。有时不必亲履行阵,但画定大局,料定贼情,用其相信
之将领并所部之人才,亦可集事;惟过则归己,功则归人,以策后效,以励将来,可常胜而不败。盖于所部将士知之有
素,所部饷需计之已深,故随事随时泛应,而可期其曲当也。若以此骤加之别部,行之异地,譬如盲人道黑白,又若挚
人手足,令其搏斗求胜,不能尽人之长,适成己之短,其害将不止人、己两负。此可见遥制之难矣。左宗棠不仅于此重
申了其善审机微和慎之又慎的主张,而且着意阐述了兵事“断无遥制之理”,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前敌将领的
才能。左宗棠“精择出关之将”,选用刘锦棠总理行营营务处事务,目的也在于此。他在谈论营务处的作用时说:“军
中以营务处之权为重,而委任之意却难尽同。??大抵营务处之设,有隆其事寄者,亦有等诸虚设者,得其人则崇其事
权,虚衷委任可也;不得其人则躬亲经理一切,战事则与各统将谋之。取其更事多、阅历久,任事之人即论事之人,尤
无隔阂之可虑也。”②刘锦棠恰是得力的人选。左宗棠称赞刘“英锐果敏,才气无双,近察其志虑忠纯,尤堪重任。现
令率所部老湘全军从征,并委总理行营事务,俾随征各营得有禀承,庶资展布”③。他委刘锦棠以前敌全权指挥权,强
调:“师期迟速,一听该总统酌定,本爵大臣阁部堂不为遥制。”④刘锦棠也未负左之厚望,“每战身先士卒,忠勇奋
发,独出冠时”①。他在率军进击南疆阿古柏匪帮的
    ③《复陈定边安定失陷情形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4册,第 329页。
    ④《巩秦阶张道瑞珍禀请兵援剿甘南情形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133页。
    ⑤《会报抵兰出塞日期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6册,第 420页。
    ①《总统湘军西宁刘道禀筹办防剿各情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371页。
    ①《遵旨密陈片》,《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