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左宗棠评传-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⑤《会报抵兰出塞日期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6册,第 420页。
    ①《总统湘军西宁刘道禀筹办防剿各情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371页。
    ①《遵旨密陈片》,《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6册,第 198页。
    ②《湘军刘总统禀周道汉闻赴回籍请遴员接办营务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408页。
    ③《请敕两江迅解老湘全军月饷片》,《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6册,第 330页。
    ④《湘军刘总统禀攻克达坂城擒获安集延夷人押解肃州监禁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409页。
    ①《湘军刘总统禀剿办回匪麻木尔并收抚余众情形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415—416 页。
    战斗中,“筹策之周,赴机之速,古今未尝有也”,以致左宗棠在肃州大营“一俟接到贵京堂详细续报,红旗驰报,
仰慰宸廑”②。左宗棠在督办福建军务令王诗正率楚军援台时,也嘱其到台后可根据“军情瞬息千变”,一旦“机会可
乘”,要“相机行事,不必过于拘牵”③。
    左宗棠在用兵的过程中非常讲求阵法,其中最典型的是采用了孙武的“常山率然”之阵。孙武说:“善用兵者,譬
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④左宗棠指挥收复新疆的战斗中,
正是从古之“常山率然”的阵式中汲取养料。结合新疆地方的山川形势,排布用兵法式,屡屡获胜。他曾这样描述道:
自肃州、嘉峪关以抵吐鲁番,自吐鲁番托克逊以抵库车,皆防军也。自库车至阿克苏、巴尔楚克,为且防且战之军。自
巴尔楚克、玛纳巴什以抵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则主战之军。常山率然势成,首尾相应,数千里一气卷舒,将士心目中
皆有全局洞贯之象。
    ①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壮观的战争场面就这样布置起来了!左宗棠在战术的确定和应用方面主要采取了“分道进捣”
即分进合击的方法。他在进剿捻军时,认为应当“视贼之所向,随时随地分三支,一拦头,一击尾,一横截”②。左宗
棠在用兵陕甘和收复新疆的过程中也分别使用了“三路平回之策”和“三道并进”的进攻战术,通过分进合击,互相呼
应,以实现“终归于合”的目的。他指出:“曾文正、胡文忠曾力主兵不宜分之说,虽老成慎重、阅历有得之见,然弟
每与之争,谓当看贼势轻重,贼踪整散因而定计。又必择能当一面者分任,然后有分兵之益而无其弊,若守定不分之义,
亦未免坐昧机宜,攻吐鲁番必两面下手,虽系暂分,终归于合”。③因此,他指示刘锦棠说:“明春进兵,以道路远近
计之,大约嵩武军先进,蜀军次之,湘军暨马步各营乃鼓行而前,仍应由该总统先约师期。盖以三道井进,须克期会集,
非数千里外所可遥制。”④攻占吐鲁番、达坂、托克逊三城后,左宗棠又认为下一步“分道进捣喀什噶尔,及嵩武进规
叶尔羌、和阗,安远军进驻库车、拜城,均合机宜。”⑤左宗棠提出分兵进击的战法,恰是以三支力量相对强而有力的
军队,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以歼灭对方的有生力量,其要取得的结果是“克期会集”、“终归于合”。对左宗棠的这
种作战方法,杨昌浚曾评述道:“其行军也,分三道并进,使诸回各自顾,莫相应援,而后出奇以挠之,蹈瑕以攻之,
招降以携之。当机决策,因应无穷,而胜算乃独操矣。”①在左宗棠的“用兵之道”中,他把军队的后勤供应问题看得
十分重要。首先,左宗棠强调了后勤工作中的三要素为“筹饷”、“筹粮”、“筹转运”。
    ②《湘军刘总统禀克复喀什噶尔叶尔羌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417页。
    ③《派员援台并会筹一切情形折》,《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六三,页四三至四四。
    ④《孙子。九地篇》。按:常山指恒山,是五岳之北岳。
    ①《剿除沙雅尔逆回分道进规喀什噶尔各城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6册,第 801页。
    ②《与李少荃宫保》,《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页六。
    ③《与刘毅斋》,《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七,页一四。
    ④《湘军刘总统禀规取南路情形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393页。
    ⑤《湘军刘总统禀剿办回匪麻木尔并收抚余众情形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416页。
    ①《平定关陇纪略序》,《回民起义》(资料丛刊),第 3册,第 244页。
    他认为在西北地区作战,“筹饷难于筹兵,筹粮难于筹饷,筹转运尤难于筹粮”②。因此,他每在筹画用兵方策时
都事先把这三件事办得有着落才可放心。
    他还进一步指出:“筹粮难于筹饷,筹转运又难于筹粮,古今不易之局。而采粮、转运两者,尤非实饷到手,无从
筹办。虽有良将,不能点铁而成金;虽有神兵,不能煮沙以当粥。迨军士因饥致溃,伍籍空存,搜括民粮以为食而民亡,
强募游手以充兵而兵废,卒至战不能战,守不能守。”③其次,左宗棠阐述了后勤工作对实施用兵方略的重要关系。他
指出:“粮、运两事,为西北用兵要着,事之利钝迟速机括,全系乎此。千钧之驽,必中其机会而后发,否则,失之疾
与失之徐,亦无异也。”④再次,左宗棠认为对从事后勤工作的人员应与前敌将士一视同仁,“一体论功”。在左宗棠
看来,“转馈之功,岂出于战伐下哉”①。因此,他强调指出:“转运、采办各局,遍地设立,非实心奉公、廉能耐苦
之员,不足以胜繁剧而任艰险。然有志之士,无不争赴前敌军营,以图自效,至于后路差使,翻党委任乏才。臣因多方
激励,许以经理无误,当与前敌一体论功,而后鼓舞奋兴,军用无缺。”②所以,左宗棠在每次褒奖“打仗出力”的将
士时,也对那些“不避艰险,设法运解”军火、军装、军粮的“著有劳绩”人员“一律奖叙,以昭激劝”③。他还认为
“于前敌将士保案宁从其薄,而协解之劳未敢或忘者,亦义在则然也”④。这种注重加强后勤保障的主张,对于前线的
作战是有利的。
    ②《料理西征就绪即行赴京陛见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3册,第 761页。
    ③《请敕各省力筹协饷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4册,第 97 页。
    ④《金军未能迅速出关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5册,第 473页。
    ①《答刘岘庄制军》,《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二二,页一○。
    ②《请奖各项差使出力员弁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5册,第 134页。
    ③《遵保南路官军出力员弁勇丁暨采运制造各项差使人员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5册,第 141—142 页。
    ④《答刘岘庄制军》,《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二二,页一○。
    四、“海防与塞防并重”构成左宗棠军事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国防建设。左宗棠说:“窃维时事之宜筹、
谟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⑤这样,“海防与塞防并重”的国防观,代表了左宗棠在对待近代
中国反对和抵御外国军事侵略这一时代主题上的基本看法。
    近代以降,外国资本主义依恃着坚船利炮,多由海上进犯中国,海防问题异常严峻。由斯萌生了林则徐、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海防观。林则徐的“时事艰如此,凭谁议海防”的呼唤引起了人们对海防的重视。左宗棠把林则
徐推为近代议海防第一人。他在为《林文忠公政书》作叙时指出:“嘉、道以来,天下切要之政莫如讲求吏治、整顿钱
漕、加意海防诸端。??道光己亥、庚子之岁,西夷英吉利称乱粤东,公衔命查办海口事件,修筑虎门、横档各炮台,
击夷船于尖沙嘴、潭仔洋、官涌等处,斩馘甚多,夷目义律遁澳门。公虑夷人之窜扰邻省也,疏请敕下闽浙、江苏各督
抚严防海口。
    其陈夷性无厌,得一步即进一步,若使威不能克,即恐患无已时等语,皆洞悉奸谲,如烛照数计。迄今数十年,谈
海防者必推公,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公为国朝名臣,非可企而及也“①。显然,左宗棠对林则除海防思想的开拓性意义作
了充分的肯定。继而左宗棠又承袭并发展了林则徐的海防思想。
    在左宗棠的海防思想中,他最关心的是改变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