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衡全译-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褪钦我鸬脑趾ΑH绻钦我鸬脑趾Γ蔷驮谕饩傩婿Ъ蓝谀谛薷恼危谜庵职旆ɡ赐旎厮斐傻目魉穑蝗绻且饬喜坏降淖匀辉趾Γ蔷驮谀诩岢衷械恼危谕饩傩婿Ю瘢谜庵职旆ɡ窗哺裥摹R饬喜坏降淖匀辉趾Γ皇背鱿郑Φ奔岢直旧硪还岬淖龇ǎ挥Ω酶谋湔巍S檬裁蠢囱橹ふ庖坏隳兀恐芄艹赏醭率鲋卫砉业牡览恚担骸坝惺痹只龌岣扇耪拢词乖谝痪浠耙桓鲎稚希叶济挥写砦螅皇怯糜胁诺碌娜耍卫砗梦页刑烀玫陌傩铡!敝芄谟萌死碚矫妫伤闶呛艿锰宓牧恕V酪斐5脑只觯欢园傩战芯燃镁筒换嵯R虼烁娼胫艹赏醮右痪浠耙桓鲎挚迹律厦挥泄В筒灰嵋赘谋洹H欢斐5脑只觯捎谝饬喜坏降囊跹糁母扇哦鱿帧T斐伤值囊跹糁扇盘埔ⅲ斐珊翟值囊跹糁扇懦商馈V苄踝魑晃幌途丛庥龀な奔涞暮翟帧:赫碌劢ǔ踉辏泵嫒萁恿蠛担K劳鋈嗣衿斗Γ帕髅竦焦燃郾阋说牡胤角笊Jブ髟诔⒖砗裼⒚鳎俟僭诘胤街矣谥笆兀褪翘绞⑹馈U紊厦挥邢感〉墓В翟只褂蟹⑸且跹糁扇旁斐傻摹Jブ髦勒庵智榭觯桓谋湔蔚滦校髟斯任锞燃冒傩眨怂头崾盏厍牧甘橙ゾ燃迷智U庵旨馊肥蹈呙鳎仍值姆椒ㄊ欠浅5玫钡摹B澄墓谖皇备裟暌淮未蠛担拔闹俣月澄墓ㄒ椋骸靶蘩硗獬浅乔剑跎俪允辰谑》延茫铝ε┮担崩魅烁愫帽局肮ぷ鳌!标拔闹僦涝只霾皇怯捎谡问笠鸬模越鼋鍪羌忧吭し来胧桓谋湔巍9拇当涓粗赖娜耍皆直渥苁枪樽镉谡卧颍豢疾煺紊嫌忻挥泄А<焦忠炀途逡苫螅谋涞赖滦形巡挥Φ备谋涞囊哺谋淞耍峁荒苁亲匀≡只觯
  【原文】
  45·9何以言必当雩也?曰:《春秋》大雩,传家在宣、公羊、穀梁无讥之文(1),当雩明矣。曾皙对孔子言其志曰(2):“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3),童子六七人,浴乎沂(4),风乎舞雩(5),咏而归(6)。”孔子曰:“吾与点也(7)!”鲁设雩祭于沂水之上。“暮”者,晚也。“春”,谓四月也。“春服既成”,谓四月之服成也。“冠者”、“童子”,雩祭乐人也(8)。“浴乎沂”,涉沂水也,象龙之从水中出也(9)。“风乎舞雩”,风,歌也。“咏而馈”,咏歌馈祭也,歌咏而祭也。说《论》之家,以为浴者,浴沂水中也。风,干身也。周之四月,正岁二月也(10),尚寒,安得浴而风干身?由此言之,涉水不浴,雩祭审矣。《春秋左氏传》曰:“启蛰而雩(11)。”又曰:“龙见而雩(12)。”启蛰、龙见,皆二月也。春二月雩,秋八月亦雩。春祈谷雨,秋祈谷实。当今灵星(13),秋之雩也。春雩废,秋雩在。故灵星之祀,岁雩祭也。孔子曰:“吾与点也!”善点之言,欲以雩祭调和阴阳,故与之也,使雩失正,点欲为之,孔子宜非,不当与也。樊迟从游(14),感雩而问,刺鲁不能崇德而徒雩也(15)。
  【注释】
  (1)传家:指解释《春秋》的人。在宣:“在”为“左”字之误,又脱“丘明”二字,故文不成义。本书《书虚篇》:“如经失之,传家左丘明、公羊、穀梁何讳不言”可证,当据改。左丘明、公羊、穀梁:参见16·20注(17)。
  (2)曾皙(xī西):即曾点。曾参的父亲,也是孔子门徒。
  (3)冠者:成年人。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4)沂(yí移):沂水,流经山东曲阜城南,西入泗河。此水有温泉流入,所以暮春即可入水沐浴。
  (5)舞雩:舞雩台。鲁国祭天祈雨的地方,在山东曲阜城南。
  (6)归:据下文“咏而馈”应作“馈”。馈(kuì愧):这里指用酒食祭祀。汉代流行的另一种《论语》本,即《鲁论》。“馈”亦作“归”,是回家之意。
  (7)与:同意,赞成。以上曾皙和孔子的对话参见《论语·先进》。王充引用这段话是为了说明雩祭,下面他对这段话作了自己的解释。
  (8)雩祭乐人:指雩祭时伴奏、跳舞的人。
  (9)象:象征。
  (10)正岁:指东汉使用的夏历,即沿用至今的农历。正岁二月:周历以夏历十一月为正月,二历相差两个月。王充认为孔子时使用的是周历,所以周历四月是夏历二月。
  (11)启蛰:即惊蛰。参见43·3注(4)。《左传·桓公五年》作“启蛰而郊”,不云雩。不知王充据何本而言。
  (12)龙:龙星,指二十宿中的角、亢二宿,属东方苍龙。见(xiàn现):同“现”。
  (13)灵星:传说是主管农业的星。王充认为“灵星”即“龙星”。参见本书《祭意篇》。
  (14)樊迟:参见28·5注(2)。
  (15)以上事参见《论语·颜渊》。
  【译文】
  为什么说必定要举行雩祭呢?《春秋》上有关于雩祭的记载,作“传”
  的左丘明、公羊高、穀梁赤都对此没有讥刺的说法,应当雩祭是很清楚的。曾皙对孔子谈自己的志向说:“春末之时,春衣已经做好穿上,相约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鲁国设雩祭之所在沂水旁。“暮”,是晚的意思。“春,讲的是四月。“春服既成”,讲的是四月的衣服已经做好了。“冠者”、“童子”,指的是雩祭伴奏、跳舞的人。“浴乎沂”,讲的是涉过沂水,象征从水中出来的龙。“风乎舞雩”,“风”是讲唱歌。“咏而馈”,是讲唱着歌用酒食雩祭,歌唱咏诵而祭祀。解说《论语》的人,认为浴是在沂水中沐浴。风,是吹干身上。周历的四月,是夏历的二月,天气还在寒冷,怎么能沐浴后让风吹干身体呢?由此说来,是涉水而不是沐浴,雩祭是确实的了。《春秋左氏传》上说:“惊蛰时要雩祭。”又说:“龙星出现要雩祭”,惊蛰与龙星出现,都在二月,春天二月雩祭,秋天八月也雩祭。春雩是为谷苗祈求雨水,秋雩是为谷穗祈求长得饱满。现在祭祀灵星,就是过去秋天举行的雩祭。春雩废除了,秋雩还存在,所以现在对灵星的祭祀,就是每年的雩祭。孔子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这是称赞曾点的说法,想用雩祭来调和阴阳之气,所以赞同他的想法,假如雩祭不符合正道,曾点想那样做,孔子应当反对,就不该赞同了。樊迟随孔子出游,对鲁国的雩祭有所感触而求问于孔子,这是批评鲁国不崇尚德行而光知道一再搞雩祭。
  【原文】
  45·10夫雩,古而有之。故《礼》曰(1):“雩祭,祭水旱也(2)。”故有雩礼(3),故孔子不讥,而仲舒申之。夫如是,雩祭,祀礼也。雩祭得礼,则大水,鼓,用牲于社(4),亦古礼也。得礼无非,当雩一也(5)。礼祭也社(6),报生万物之功。土地广远,难得辨祭,故立社为位(7),主心事之(8)。为水旱者,阴阳之气也,满六合(9),难得尽祀,故修坛设位,敬恭祈求,效事社之义,复灾变之道也。推生事死,推人事鬼,阴阳精气(10),倘如生人能饮食乎?故共馨香(11),奉进旨嘉(12),区区惓惓(13),冀见答享(14)。推祭社言之,当雩二也。岁气调和(15),灾害不生,尚犹而雩。今有灵星,古昔之礼也。况岁气有变,水旱不时,人君之惧,必痛甚矣。虽有灵星之祀,犹复雩,恐前不备,肜绎之义也(16)。冀复灾变之亏,获酆穰之报,三也。礼之心悃愊(17),乐之意欢忻(18)。悃愊以玉帛效心,欢忻以钟鼓验意。雩祭请祈,人君精诚也。精诚在内,无以效外,故雩祀尽己惶惧,关纳精心于雩祀之前(19)。玉帛钟鼓之义,四也。臣得罪于君,子获过于父,比自改更,且当谢罪。惶惧于旱,如政治所致,臣子得罪获过之类也。默改政治,潜易操行,不彰于外,天怒不释,故必雩祭。惶惧之义,五也。
  【注释】
  (1)《礼》:《礼记》。参见6·4注(14)。
  (2)引文见《礼记·祭法》。
  (3)故有雩礼:当是“古有雩礼”,方与下句相应。
  (4)牲:牺牲,祭祀用的牲畜。社:参见38·5注(9)。
  (5)雩一:举行雩祭的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