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芙蓉-2005年第3期-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在突然的逆转中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又一个新闻热点,M城其它几份报纸竞相刊载刈草诗情画意的文章,他的回忆像漫延的江水完全覆盖了M城的文化空间,往昔一刀的神秘面容正被破译成具体可感的生活画面,供人评点界定。继而有人先后在报纸上申明自己是一刀的封门弟子。当第十位封门弟子出世后,引起轩然大波,热爱曝光事业的市民普遍产生疑问:貌似高深莫测的一刀究竟是什么人,难道他的本事就是让不祥的聒噪之声越来越大,而且还要殃及和坑害那些白鸽子一样天真纯洁的年轻人吗?M城文化界关于一刀的舆论从此跃入另外一条轨道。他们相信一刀正在搞某种见不得人的骗术,有十名封门弟子难道还能产生不出更多的封门弟子吗。他们对以往给予一刀缺乏理智的艺术解释和赞美尤为恼火,纷纷斥责一刀的故弄玄虚和背道而驰。是的,他们一直宽容这个玩弄诗歌、举止古怪、出语尖酸苛刻的怪人。可是一刀却自始至终损害着M城人的尊严和信念,他对周围的一切怀着可怕的轻蔑和刻骨的仇恨,他在诗里反反复复恶毒地诅咒众人的庸常生活和习性,他把未来的世界居然描绘成繁衍罪恶的渊薮,他想消灭什么呢?瞧他那张未老先衰的面孔,整日布满铅云一样浓密的忧郁,瞧他故意装成骇世惊俗的架式,到处煽动无可救药的厌倦和仇恨。M城人宽容这个神志不清、谵语茂盛的狂徒究竟到什么时候为止? 
  市文化局局长在一个阳光虚设的日子里专门开会讨论M城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问题,形成非同寻常的决议:M城的文化沙龙向一刀施行全面封锁,拒绝他进入这一领域;凡是加入M城文学艺术联合会的成员必须宣誓,今后将不得提一刀的名字、一刀的诗句,以及有关一刀任何非官方消息,否则开除学会。 
  M城电视台台长敏锐意识到逢遇了难得的机会。电视台昏昏欲睡的工作状态和老生常谈、缺乏新意的节目早让他忧虑不满,现在他总算捕捉到能产生轰动效应的新闻素材。他为一刀的出场安排得相当完美。横亘的沙漠作为指喻性的背景把观众期待的视线拉向即将出现的客体,一刀的话外音犹如大漠孤烟显得缓慢和持重,特写镜头中的一刀面容呈现思想的凝聚态,忧郁而惘然。让他倾诉心中的痛苦吧,让他对久远的时空保持抽象的理念吧,让他在诗歌里寻找精神的归途吧。台长坚决相信一刀有足够的内心力量投入一场势在必行的论争之中,电视台将协助处于困境的诗人消除与M城广大市民的间离,同时提醒正在恼火中的市民,在缺乏英雄的年代里,他们应该维护曾经倾注热望的艺术者的形象,大众是诗人与文化界融合的最好胶合剂,城市的肺如果缺乏多种新闻媒体的煽动,将会显得异常虚弱无力。 
  摄制组开着采访车威风十足地进入一刀住宅区,摄制组组长有礼地敲门,却招来开门的一刀谜语般艰涩难懂的咒骂。在僵持的对峙中,组长不得不通过大哥大请求台长撤回人马。台长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解释,要求他们无论付出什么性质的代价都必须拍摄出专题片,否则他正在组织几名快手写的评论文章就会变成虚构的框架、虚假的饶舌。“挽救观众的兴趣是电视台不容置疑的权利!”台长痛心疾首地说。 
  摄制组组长决定坚持等待一刀露面。他想起了“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现在他对那位据说相当愚蠢的农夫有了新的逻辑认同。习惯于嘲弄和否定的后来者居然看不出农夫身上一种了不起的精神,一种执著等待的信念,一种哲人才具备的对世界的深层理解。究竟谁算聪明人呢?疑虑丛生的组长陷入了文化探险的思维活动,一时难以自拨。 
  等待一刀露面的具体方式由几个人共同商讨产生。他们集体进入一楼的住户,付出数额可观的租金,从敞开的房门非常方便地窥视每一个过往者。 
  进入第三天的夜晚,几个人困得摇摇欲坠,在越来越深入的时间里纷纷躺下。只有组长睡意矇眬地隐藏在门内一把椅子上。凌晨时他隐约听见楼梯传来轻盈的走动声。在微弱的光线中,他勉强看见一个人戴着露出三个洞口的假面具经过门前,然后径直朝灰暗的街道深处走去。组长的脑子很长时间处于可疑的恍惚状态,他拿不准自己是醒着还是做梦,看到的是幽灵抑或是行踪诡秘者。猛然间他被一双无形的手推得跳起来跑上楼。一刀形同虚设的家门,像话剧中众所周知和认同的那扇道具门慷慨地为我们敞开了,所有的观众现在终于看清里面的布局与陈设,对一刀在一片黑暗狭窄的区域里的行为一目了然: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面具。一刀显然把自己的衣物全派上用场,面具上一个标志着虚无空洞的窟窿正以荒唐怪异的方式面对我们这些表情惊讶的观众,一刀的背心、一刀的短裤、一刀的一切,都在千篇一律地凝视天空,幽闭无语。 
  一刀从此下落不明。 
   
  萨娜,女,1960年生于大兴安岭牙克石,达斡尔族,敖拉姓氏。现在内蒙古莫力达瓦旗生活。系中国作协会员。2005年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作协副主席。 


有一天(短篇小说)
乌 青 
  小王的SY 
   
  已经下午一点了,春天。小王的呼机响了,小王被叫醒,看看号码,估计是周济打的。小王你多么懒惰啊,春天你还是睡懒觉睡到几时!今天,外面的阳光异常明媚,我心里感到很舒服。但是小王没有什么感觉,小王想现在出去回电话大概人也已经走了。于是他没有起来,翻了翻身,继续躺着,他感到有点热和有点累。此时,我正和周济在图书馆门口的草坪上晒太阳和喝米酒以及看美女。周济从对面的IC卡电话亭回来,我问:没回?周济说:估计丫还在睡懒觉。我说,那我们去他那吧!周济说,也行。这个时候,有一个外国女孩和周济打招呼,周济很高兴地上去和她聊起来。他们用英语说话,我完全听不懂。 
  等他们聊完了,我们开始去小王的住处。小王住在植物园的很里面,租的村民的平房,一个月一百五十块钱。走了半个小时,到了。周济踢了踢门,小王起来开门。房子很小,除了床根本没有地方坐。周济说,你丫怎么还在睡啊。小王说,不是都三点开始嘛,还早。我们站着,小王穿衣裳。周济说,这是乌青,搞DV的,他想拍拍我们今天下午的排练。小王看着我说,乌青,我知道,我上次在香港商业十八台看过你拍的东西(有香港商业十八台吗?)。我说,哦,那些东西没劲。小王说,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我说,我觉得你们更有意思。周济给我和小王各扔了根烟,我们点上。周济说,圈里人都觉得我们的东西没劲。 
  资料: 
  “武打片乐队” 
  主唱/节奏吉他:周济 
  主音吉他:小王 
  贝司:热肉(真名:姜庆庆)(“张大静”乐队转会而来,后来又成立了“POO”乐队,本台将专门对此人进行报道) 
  鼓手:刘掏粪(真名:刘风涛)(刘掏粪的外号是有来历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买其自传《二十年粪坑英雄传》) 
  键盘:罗阳 
  (资料出自《乌青江湖血泪史》,转载请注名出处。) 
   
  问:乐队名字为什么叫“武打片” 
  周济答:我们原来准备叫“大片”乐队,但是经过投票,我们发现我们还是更喜欢“武打片”,从小到大都喜欢看武打片,看得也多,美国大片主要是这几年看得多。另外也是为了宏扬我们中国的传统武术,我们有一些外国歌迷。 
   
  问:你们的音乐是什么风格? 
  小王答:很多人一听我们的乐队名字,以为我们是重金属或者硬核,再或者就是RAP,但事实上我们的音乐属于“靡靡之音”,不死不活的。有些像戏曲,比如越剧和黄梅戏。 
   
  问:你们演出怎么样? 
  小王答:你指什么?演出机会?很少的。主要是在“河床”酒吧。河床的老板你认识吧,就那女的,在网上叫笑脸符号的。很早以前在高地认识我们,就经常给我们提供演出机会。在此我代表我们乐队的全体人员向她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最深深的谢意和非常感谢。 
   
  问:你们的生活状态怎么样? 
  周济答:你怎么也跟《我恨摇滚乐》杂志采访我们一样啊?生活状态跟你差不多。 
   
  问:听说你们的小样快出了? 
  周济答:对,我们首张小样专辑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