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庄子译注于长春-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循墙而走:顺着墙跟走路,不敢走正路。
(5)孰:谁。轨:犹法。不轨:不效法。
(6)而夫:你们这种人,指当时在位的人,贬辞。
(7)吕:通膂,脊骨。矩:通巨,强大。吕矩:脊骨强大,指不能曲背弯腰,引伸为高傲自大。
(8)于车上舞:指骄傲到极点而忘形,得意而忘形。
(9)名:呼,叫。诸父:伯父、叔父,名诸父:直接叫伯父、叔父的名字,指无礼傲慢到极点。
(10)协:同,比。唐:唐尧。许:许由。
(11)贼:害。德:得。解道德之德非是。有心:私心。
(12)睫:睫毛。心有睫:心有睫毛遮盖。
(13)内视:主观意识。
(14)败:失败。
(15)凶德:凶指祸害,德指得。凶德有五:指耳、眼、鼻、舌、心。
(16)中德:指心。

(17)毗(bǐ):皆,说人坏话,引申为责难。
(18)穷,穷困。八极:指下文的“美、髯、长、大、壮、丽、勇、敢。
(19)达:通达顺利。三必:指下文的缘循、偃侠、困畏的必要条件。
(20)形:通刑,即内刑、外刑的刑,危害。府:集聚处。形有六府:集聚六种危害的地方。指
下文的“知慧、处通、勇动、多怨、仁义、多责”。据《庄子浅注》援《阙误》引刘得一本补有“六
者所以相刑也”七字可证刑即刑,解形为形体实误,解六府为六脏亦误。
(21)穷:穷困。即是穷有八极的穷。
(22)缘循:因循,顺着。
(23)偃佒:同偃仰,即俯仰从人,随俗应付。作偃蹇解非是。
(24)困畏:懦弱。
(25)通达:畅通无阻。
(26)知:通智。外通:通外,通于外物。
(27)勇动,勇猛妄动,多怨:多结怨恨。
(28)仁义:行仁施义。多责:多责求。
(29)傀(guī):傀伟,不平凡。
(30)肖:小,眇小。
(31)大命:天命。随:随顺自然。
(32)小命:人命。遭:遭遇。
'译文'

正考父一命力士时曲背,再命为大夫时弯腰,三命为卿时俯身,顺着墙
跟走路,谁敢不效法!要是你们这种人,一命力士就会自高自大,再命为大
夫就会在车上跳舞,三命为卿就会叫他叔伯父的名字,谁能与唐尧、许由相
比呢!祸害莫过于私心求得,而心有睫毛遮盖,到了心有睫毛遮盖,而产生
了主观成见,有了主观成见就导致败坏了。凶恶得之有五种,内心私欲为首。
什么叫做中德?所谓中德,就是自以为是,而责难自己所认为不是的。穷困
有八个极端,通达有三项必要条件,刑有六种集聚点。美姿、长须、身高、
形大、体壮、艳丽、勇猛、果敢,这八种都超过别人,便因此而穷困。因循
自然,随俗应付,懦弱谦下,这三项都可畅通无阻。智慧表露通于外物,勇
猛妄动多结怨恨,行仁施义多遭责难,通达生命实情的心胸傀伟,通达智慧
的就心地眇小;通达天命的顺随自然,通达人命的委于遭遇。

人有见宋王者(1),锡车十乘(2),以其十乘骄稚庄子(3)。庄子曰:“河上
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4),其子没于渊(5),得干金之珠(6)。其父谓其子曰:‘取
石来锻之(7)!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8)。子能得珠者(9),必
遭其睡也(10)。使骊龙而寤(11),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国之深(12),非直九
重之渊也(13);宋王之猛(14),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必遭其睡也;使宋
王而寤,子为■粉夫(15)!”或聘于庄子(16),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
乎(17)?衣以文绣(18),食以刍叔(19)。及其牵而入于大庙(20),虽欲为孤犊(21), 
其可得乎!”

'注释'

(1)宋王:指宋剔成或宋君偃。因庄子学术活动时期正当宋剔成或宋君偃执政时期。成《疏》指
宋襄王非是。

(2)锡:赐。
(3)稚:骄。
(4)纬:编。萧:获蒿。恃纬萧而食者:靠获蒿编织畚蒉为生的人。
(5)没(mò):沉没,潜入水中。
(6)千金:价值千金。珠:珍珠。
(7)锻:锤破。之:代珠。
(8)重(ch6ng):层。骊龙:黑龙。颔(hàn):下巴。
(9)子:你。
(10)遭:遇。
(11)使,假使。寝,醒。
(12)宋国之深:宋国危机的深重。
(13)非直:不但,不止。
(14)猛:凶猛。
(15)■(jī ):粉:粉身碎骨。
(16)或:有人,指楚成王使使厚币聘庄子为相。
(17)牺牛:祭祀用的纯色牛。
(18)衣以文绣:穿的衣服绣以花纹。
(19)食:喂养。刍:草。叔:大豆。
(20)大:通大。大庙:帝王的祖庙。
(21)孤犊:无人豢养的牛犊。
'译文'

有个人拜见宋王,恩赐十辆车子,他用这十辆车子向庄子夸耀。庄子说:
“河边有个家庭贫困靠获蒿编织畚蒉为生的人,他的儿子潜入深渊,得到价
值千金的珍珠。他的父亲对他的儿子说:‘拿石头来锤破它!这值干金的珍
珠,一定在九重深渊驱龙的颔下,你能得到珍珠,定遇到龙在睡觉。假使龙
醒着,你还能得到什么呢!’现在宋国危机的深重,不止于九重的深渊;宋
王的凶猛,不止于骊龙;你能得到车子,一定遇到他在睡觉。假使宋王醒着,
你就要粉身碎骨了!”楚国有人来聘请庄子。庄子回答使者说:“你见过祭
祀的牛吗?披着纹彩锦绣,喂着饲草大豆,等到把它牵入太庙去,要想做只
无人豢养的牛犊,怎能办得到呢!”

庄子将死(1),弟子欲厚葬之(2)!。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3),以日月
为连壁(4),星辰为珠玑(5),万物为赍送(6)。吾葬具岂不备邪(7)?何以加此!”
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8)。”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
蚁食(9),夺彼与此(10),何其偏也(11)!”以不平平(12),其平也不平;以不
征征(13),其征也不征。明者唯为之使(14),神者征之(15)。夫明之不胜神也久
矣(16),而愚者恃其所见入于人(17),其功外也(18),不亦悲乎!

'注释'

(1)将死:将要死去。有人据此征《庄子》书非庄子著,非是。
(2)弟子:弟子们。欲:打算。
(3)吾:我。以:用。
(4)连璧:两块并连起来的玉璧。

(5)珠玑:珍珠。珠,圆的为珠。玑,珠不圆的为玑。
(6)赍(jì):通齋,一作济。送葬品。
(7)备:齐备。
(8)吾,我们。恐,恐怕。乌:乌鸦。鸢(yuān),老鹰。
(9)蝼蚁:蝼蛄和蚂蚁。
(10)彼:指乌鸦和老鹰。此:指蝼蛄和蚂蚁。
(11)偏:偏心,私心。
(12)平:公平。
(13)征:征验,引申为可信。
(14)明:聪明,之:它,指天道。
(15)神:神人。
(16)不胜:不及。
(17)所见,偏见。入于人:溺于人事。
(18)功,功劳。
'译文'

庄子将要死时,弟子们打算为他厚葬。庄子说:“我把天地当作棺椁,
把太阳和月亮当作连壁,把星星当作珍珠,把万物当作陪葬品。我的丧葬用
品还有什么不齐备的呢?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弟子们说:“我们害怕
乌鸦和老鹰吃掉你呀!”庄子说:“天葬让乌鸦和老鹰吃,土葬让蝼蛄和蚂
蚁吃,从乌鸦老鹰那里夺过来给蝼蛄蚂蚁,为什么这样偏心呢!”用不公平
来公平,这种公平不能公平:用不征验来征验,这种征验不能征验。自认聪
明的人唯有被人支使,神人可以验证。聪明人不及神人很久了,而愚蠢的人
还依靠他的偏见溺于人事,他的功劳建筑于外物,不也是可悲吗!


天下

'题解'

《天下》以篇首二字名篇。“天下”指中国的社会。《天下》的主旨既是《庄子》
一书的导言,叉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史学史。

在“天下之治方木者多矣”段中,提出学术问题有道术和方术之分。道术是普遍的
学问,只有天人、圣人、神人、至人才能掌握它。学术则是具体的各家各派的学问,这种
学问都是各执一偏的片面的学问。在“其明而有数度者”段中,阐述了庄子对儒家学派的
看法,认为儒家主要是明传《诗》、《书》、《礼》、《易》、《春秋》的。在“不侈于
后世”段中,说明了墨子、禽滑厘的墨家学派的学说。对墨家的非乐、节用、兼爱、节葬
以及后期墨者的墨辩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和赞同。因为墨家的这些思想与庄子的轻物思想有
一致之处。在“不受世俗牵累”段中,介绍了宋钘、尹文的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
人、不忮于众的白心的观点。在“公而不党”段中,着重介绍了彭蒙、田骈、慎到的思想。
在“以本为精”段中,介绍了关尹、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