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书岁月 作者:姚梦-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弗朗西丝卡迷上了罗伯特·金凯?还是她自我觉醒,企望抓住一根稻草自救?如果来到麦迪逊县的不是罗伯特·金凯,而是亨利·米勒或者凯鲁亚克,或者某个长发飘飘背着吉他的民间歌手,弗朗西丝卡会爱上他吗?    
  然而,故事并没有按照我们的想象进行下去。相爱的人终究不能在一起,这个套路深深地伤害了广大热心的读者。沃勒把这种套路解释成对家庭的责任,弗朗西丝卡对于丈夫儿女和环境的责任。于是,我们亲爱的读者大大地送了一口气:弗朗西丝卡出轨了,但她终究没有离开这证明了我们的选择是对的。 
  我们的选择是什么呢?当诱惑出现的时候,我们既没有抵御它的能力,也没有拥抱它的勇气。我们徘徊在诱惑的左右,胆战心惊又无所适从。直到诱惑消失的时候,才疑神疑鬼地觉得自己信心十分坚定。在这本小册子风行大陆之后,无数的男男女女和弗朗西丝卡一样,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却几乎没人主动地站出来作出选择。因为选择意味着放弃已有的生活状态:工资、住房、家庭和稳定。在理论上讲,这些远远赶不上自由和理想。从实际上说,自由和理想从来都因为这些不值钱的东西而停滞。 
  1996年或者97年的时候,一份报纸上报道说,北京一位34岁的少妇在家中卧床自杀了。她的怀里抱着《廊桥遗梦》,在扉页上留下遗言:我要去寻找我的罗伯特·金凯了! 
  而与此同时,我国的晚报事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媒体为了迎合读者,价值取向趋向保守。对任何一种可能的冒犯,给予绝对的谴责和嘲讽。于是,无数的弗朗西丝卡选择了沉默和留下,她们在作出决定的同时,暗自庆幸自己在诱惑面前作出的选择,无比正确! 
  正因为此,我们显得十分猥琐和无比虚弱。   
  这就是罗伯特·金凯和弗朗西丝卡相遇的廊桥,它的全名应该是罗斯曼桥。   
  三,生活   
  这个人叫理查德·约翰逊,他是弗朗西丝卡的丈夫,麦迪逊县的农场主。   
  当我们看到这个人的时候,他已经呈现出某种衰退的感觉。他和依阿华州的农户没有什么区别,他早饭吃得粗糙而不文雅,生活过得单调没有激情,整日里不是闹腾院子里的杂草,就是照顾牲口栏里的牛羊,身边美貌的妻子只能引起他两个月一次的情欲,家里上学的孩子也没能让他摔门声小上一点儿。 
  哦,我们会说,原来是这样的人,难怪弗朗西丝卡会出轨。天知道当初,他怎么娶到这个内心不羁千娇百媚的女人。   
  理查德是不是天生就是一团蔫草?是不是从来都死板得没有情趣?不如我来告诉你吧。记住,我们这一节的题目,叫做生活。   
  理查德认识弗朗西丝卡的时候,他正在意大利服役,那年是1946年。1946年的时候,二战刚刚结束,〃大多数的意大利青年不是在战俘集中营中或死或伤,就是在战争中身心俱残〃。美国大兵作为战争的胜利者,在这个不设防的国度消遥自在。广播里说,他们解放了世界,捍卫了自由;报纸上讲,盟军是我们的朋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和平,墨索里尼的时代终结了;荷兰人、挪威人、法国人、意大利人,都必须向这个远在美洲的暴发户行注目礼。大街上热情的女郎献上香吻,老人送上鲜花,孩子跟在后面一路追随。那些昔日献身纳粹的轻佻女郎,现在为了寻求安全和食物,也一路跟来投怀送抱。 
  还有什么比这种胜利者的光荣,更能让人心旷神怡的事情?我们是巴顿的军队,我们什么都有!   
  在这样的日子里,理查德遇到了那不勒斯的弗朗西丝卡,一个头发上扎着红丝带的加勒比女人。她聪明漂亮、热情奔放、谈吐不俗,让这个麦迪逊县农民的孩子,一下子全蒙了。在此之前,他只知道牛羊什么时候生产,如何给牧场除草,怎么操作加兰德步枪,怎么和战友说一些毫无经验的黄段子,半夜拿着嘉宝的照片胡思乱想。而现在突然冒出一个女人,在咖啡厅里给他讲毕加索、塞尚、教皇和日本的浮世绘。他心满意足地听着这些根本听不懂的东西,心里充满了无限的优越感。是的,这一些都是战争带来的,他是美国人,是解放者,是一个拥有未来的国家的公民。 
  美好的事情,从来都不会持续很久。农夫的儿子理查德·约翰逊像清楚牲口买卖一样清楚这一点。既然战争已经结束了,那么部队在意大利的驻扎将变得毫无意义,他很快将面临退伍回家的命运。尽管他喜欢那不勒斯的咖啡,喜欢地中海的阳光,但事实就是,他必须回家,去依阿华州麦迪逊县做一个农夫。    
  理查德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不是一个具有反叛精神的人,不是一个自诩不凡的人,所以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喜好,而违背命运的安排。他得走,他应该走,他天生就是一个农夫的命。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如果你还不理解这种情绪的话,那么看看你身边的大学同学吧。那些曾经和你一样骄傲自大,相信自己就是时代骄子的人物,为什么一到毕业,就老老实实地卷起铺盖,回到出生的小城。他们和理查德一样,天生没有什么过人的本领,只不过命运的安排让他们激动,然后让他们平庸。 
  所以,理查德必须追求弗朗西丝卡,爱情是他唯一能够证明自己曾经年轻的东西。他要把这个女人,带到老家去,让乡亲父老们为之侧目,让隔壁邻居的傻小子们羡慕不已。他带着弗朗西丝卡去跳舞、去喝酒、听爵士乐、谈美国。他抓住最后一点时间,尽量给自己留下怀念,留下激情。然后,〃他们坐在地中海阳光下的一家咖啡馆里〃,理查德用〃美国中西部人特有的恳切的目光〃向弗朗西丝卡求婚。他相信,没有人会拒绝〃美国〃、〃现代〃、〃纽约〃这样的词汇。 
  生活就此开始了。   
  生活不是花前月下,不是激情四射,不是你向一个朋友借些钱去请女孩子吃饭。   
  生活是一分一厘地攒钱,以备将来有一天派上用场,如果这种担心是徒劳的,那么钱可以留给自己的孩子,这样可以让自己活的心安理得一些;生活就是一杯白开水,尽管你知道它寡淡无味,但还得去喝它。因为你不敢碰酒。 
  理查德带着充满幻想的弗朗西丝卡回到老家。他当然知道麦迪逊县和纽约的差距,就像今天上海和甘肃的距离。尽管同在一个国度,却像地处两个世界。老家的人生活实际,没有幻想,不去捣腾那些花花绿绿的衣裳,不去听毫无意义的音乐,〃不谈艺术,不谈梦〃。〃这里的话题是天气、农产品的价格、谁家生娃娃、谁家办丧事,还有政府计划和体育队。〃 
  身份的变化轻易地改变了普通人的优越感。现在,农夫理查德已经没有了军队的神气和骄傲。他甚至有些失落,因为他没有什么能力,能够让弗朗西丝卡感到惊异和自豪。他既不懂艺术也不会写作,甚至作出超常行为的勇气都没有。于是,这个男人只剩下一个选择,就是做一个十全十美的好丈夫。 
  他不抽烟,很少喝酒,衣着干净,努力地忙活自己的事业,细心地伺候自己的女人。到了平安夜的时候,会悄悄地打开一瓶子白兰地,点上一根蜡烛,为自己的妻子斟满一杯;他从不在外寻花问柳,尽量让自家的话题不成为别人的谈资;为了让自己妻子更好地融入麦迪逊县,他甚至开始教授这个根本不懂农活的女人,如何辨别牛羊的种群。 
  弗朗西丝卡要去教书了,理查德同意了。他想,或许这是一个能够让妻子靠文学最近的地方。尽管他不喜欢女人抛头露面,但他还是同意了。   
  生活是残酷的,它的残酷就在于它能轻易地打碎你所有的幻想。理查德没有想到,当弗朗西丝卡在课堂上读到〃太阳的金苹果〃的诗句时,他亲爱的乡亲的孩子会把双手拱在胸口做乳房的样子。他更没想到,他的妻子会因此感到伤害,感到孤独。 
  〃麦迪逊县的人为了弥补自己加给自己的文化自卑感,常说:’此地是孩子成长的好地方’〃,   
  〃可这是大人成长的好地方吗〃?   
  弗朗西丝卡作出了判断。她鄙视这个没文化的种群,鄙视麦迪逊县的沉默和单调。这里,也包括了她的丈夫。   
  他们有孩子了。男人松了一口气,他用他农民的智慧相信,这就是他努力的尽头。一个有了孩子的女人,将会以家庭为重。她将放弃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