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宋名词赏析(一)-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林花为风侵欺,红^叟鲛肖(左应加鱼旁),
    状如胭脂。“胭脂泪”者,此之谓也。但花本无泪,实际上是惯于“以我观物”
    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 —— 作者身历世变,泣血无泪,不亦色若胭脂?
    “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固怜人,人亦惜花;泪眼相向之际,究竟是
    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难分。着一“醉”字,写出彼此如醉如痴、眷变难
    舍的情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吁出了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无
    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 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一气呵成益见悲慨。
    “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
    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苏 幕 遮①
  
                【宋】范仲淹
  
             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②
             追旅思,③
             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作者】
    969 -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宋真宗朝进士。庆历三年(1043)
    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
    任,历知 州、邓州、杭州、青州。卒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
    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
  
   【注释】
    ①此调原为西域传入唐教坊曲。“苏幕遮”是当时高昌国语之音译。宋代词家
    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
    片各五句四仄韵。  ②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
    销魂”语。 ③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羁旅之思。
  
   【品评】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碧云天,
    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
    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
    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
    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
    的画面。“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
    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芳草无情”
    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芳草”历来也是
    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如传为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
    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
    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
    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说
    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
    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
    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
    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
    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
   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渔家傲①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②
            衡阳雁去无留意。③
            四面边声连角起,④
            千嶂里,⑤
            长烟落日孤城闭。⑥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⑦
            羌管悠悠霜满地。⑧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
    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
    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
    不同。 ③衡阳雁去的倒文。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 ④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
    声。角:军中的号角。 ⑤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⑥长烟:荒漠上的
    烟。 ⑦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
    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
    业未成。 ⑧羌管:羌笛。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品评】
      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
    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
    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
    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
    “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宋魏泰《东轩笔录》卷
    十一)。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
    重抒情,而情中有景。这恰与《苏幕遮》仿佛。但它的题材与风格却是有别于
    《苏幕遮》的。首句“寨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
    的异样感受。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
    荒凉,这是托物寄兴。接着,“四面边声”三句,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
    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长烟落日”,画面固不失雄阔,但续
    以“孤城闭”三字气象顿然一变,而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过片后“浊酒
    一杯”二句,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久困
    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
    “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乡恋益见浓重。“人不寐”二句,
    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
    感伤之情。不言而喻,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
    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不相同。
    但范仲淹到延州后,选将练卒,招抚流亡,增设城堡,联络诸羌,深为西夏畏
    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此词慷慨悲凉,同样表现了他抵御外患、
    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