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山变-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桃报李,更加是感戴皇恩之下,福全把本来准备好的,想将胤眩诰泻鞣俏氖绿逡灰煌嘎抖龅哪钔啡即蛳耍拮潘担盎噬险饷次阑の遥一褂惺裁椿昂盟担俊钡毕掳阉械脑鹑味祭吭谧约荷砩希惶嶝费|一个字的过失。
    对福全的罪责公议的结果是要削爵,皇帝自然不肯,以击败葛尔丹有功,降旨从轻,最后落得个罚俸三年,撤减亲王护卫的处分,算是不痛不痒。
    葛尔丹损兵折将,最后和他回到属地的兵员,十中无一,这还不算,等他回到准格尔,更有一件糟心的事在等着他这也是也是他咎由自取
    葛尔丹的汗位得来不正,是抢了他侄儿的位置而来的。
    葛尔丹有个兄长,名叫僧格,僧格死了之后,留下两个儿子,一个叫策妄阿喇布坦,一个叫索诺阿喇布坦。葛尔丹仗着自己人多兵强,抢了侄子的汗位。
    策妄阿喇布坦和葛尔丹还有一层关系:葛尔丹的妻子和策妄阿喇布坦的妻子是亲姐妹——侄媳成了小姨子,叔侄做了连襟。而这还不算完,大约是这姐妹两个很有姿色,葛尔丹得陇望蜀,又把小姨子抢了过来,顺道还杀了索诺阿喇布坦。
    夺妻之恨,兄弟血仇,策妄阿喇布坦如何能够心甘?趁着葛尔丹和福全在乌兰布通交战的时机,带兵到了葛尔丹的驻地的库伦,把子女、玉帛、牛羊掠劫一空,把妻子也给抢了回来——不但是妻子,大姨子也给他顺手带回了吐鲁番,成了他的新宠。
    叔侄两个的仇怨越来越深,给了康熙一个机会,他派人出嘉峪关到吐鲁番,收服了策妄阿喇布坦,既可以侦察到喀尔喀的情况,又可以让他从旁牵制葛尔丹。给他留下一个后顾之忧,不敢蠢动。
    到了康熙三十四年,葛尔丹勾结桑结,再一次起兵造反。
    这一次康熙御驾亲征,谁知道路上很不顺畅,左右两路因为天气、道路的原因或者未到,或者疲惫,而皇帝统御的中军已成孤军,再要深入,就有极大的麻烦。
    有随军的大学士进大帐力谏,请求皇帝回銮。康熙疾言厉色的拒绝了:“朕告祭天地宗庙出征,不见敌而回师,何颜以见天下人?而且大军一退,葛尔丹就可以全力对付西路军,他们怎么挡得住?”
    不但拒绝了大学士的建议,而且皇帝果敢行军,到了克鲁伦河河边,方才扎下营阵。
    这条河是蒙古境内第一条大河,自东而西,极其宽阔,葛尔丹扎营在北岸,御驾一到,扎营在南岸,就是正面相抵,一决生死的时候了。
    战斗正式打响之前,要想一个临敌的策略,有人说等西路军到了并力进攻;一个说出其不意,派精锐突袭;还有一个说遣使告诉葛尔丹,御驾亲征,敌人为声势所夺,必定惊疑动摇,然后大军进击,则事半功倍。
    皇帝采纳了第三种,派了一个使者,由一个俘虏带着渡河去面见葛尔丹,葛尔丹不信,亲自登上一座高山,见对面黄龙大纛迎风飞舞,御营的外面战车环列,再外面是一道用来防飞篁和弓箭的网城,刀甲鲜明,军容极其威壮。
    葛尔丹大惊失色,连夜拔营而起,悄悄遁走。
    到了第二天斥候来报,说葛尔丹逃了,北营一片空落,没有营帐,没有兵士。这使皇帝很觉得意外,以为他会据河而守,谁知道望风披靡,这等无用?
    康熙留下一部分兵士守营,等待西路军,自己带领数千精骑渡河猛追,不过他兵马再快,也快不过葛尔丹的轻骑,追了三天,看看实在追不上了,这才回军。
    另外一边的西路军是由费扬古指挥,也到了库伦以东的昭木多。本来他们的速度是没有这么快的,不过西路军听说皇帝冒险进军,大为感奋,重贾余勇,行道疾驰,这才赶了上来。
    虽然是到了,但是西路军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粮草接应不上。本来皇帝早就派人办理过粮台,不过西路情况有点特殊,自从葛尔丹烧荒之后,西路军行进的路上往往数百里也不见寸草,有粮也无从屯起,只能随军携带。现在粮食不够,只好减量兼程——这样一来,吃得少走得多,士气纵然始终高昂,战力却很是低下。如果一旦接敌,心有余而力不足,搞个不好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就在这样的关头,有明珠押运的粮草终于赶了上来,这真有喜从天降之感,士兵们欢声雷动,凭空长了几倍的精神。
    吃饱了肚子,人也有了精神,费扬古和明珠商议,认为葛尔丹已成惊弓之鸟,只盼着速战速决。既然速战于他有利,那么,自己这方就要久拖,把他活活拖死算完
    后来又给费扬古想到一个主意,他选择了在昭木多三十里之外的一个地方扎营,这里有一座小山,三面皆是河,土拉河过库伦向东,折返向北,一分为二,一在东,一在西,中间就是费扬古扎营的地方。
    照兵法看,这里是个绝地,因为只有北面一条出路,如果葛尔丹能够扼守住这里,清军就得活活饿死但是费扬古认为,葛尔丹急于接战,所以本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故意自蹈死路,yin*葛尔丹来此,以求一战而收功。
    果然,把葛尔丹引了过来,双方拼死相争,清军在东面的小山上居高临下,用火枪劲弩向下发射,葛尔丹死伤很重,但决意要夺下这一处高地,双方你来我往,打得一片热闹。
    费扬古注意到敌人后方的人马不动,前面打得如此激烈,又是仰攻,何等吃力?而后援始终不到,一定是有苦衷,便让埋伏在河边的另外一路伏兵向北攻杀,一半截他的后路,一半夺他的辎重。
    葛尔丹的后路全是老弱妇孺,如何能够扛得住虎狼一般的清军,一下子就给冲散了,这一下,正面接敌的清军更为奋发,欢呼猛冲,前后夹击,葛尔丹的百战精锐终于无法支撑,保护着葛尔丹突围而出,官军又追出去几十里地,方才收兵。

第74节出京办差(5)
    第74节出京办差(5)
    皇帝大获全胜,青海各部看葛尔丹已成丧家之犬,纷纷向皇帝输诚,要和策妄阿喇布坦联合,意图擒获葛尔丹,献于朝廷。
    葛尔丹走投无路,只好派出使者到归化城,向临时驻跸在这里的康熙投降。
    康熙给葛尔丹七十天的期限,逾期不至的,就要进兵。
    而葛尔丹仍旧顽抗到底,始终没有投降的诚意,到了康熙三十六年二月,皇帝再一次亲征。
    葛尔丹已经到了掘草为食的境地,想回伊犁,为胞侄不容,想逃往西藏,官军扼守的很严,也成了妄想。
    皇帝胜券在握,而葛尔丹宁死不降,到了这一年的闰三月十九,葛尔丹在一个叫阿密阿穆塔台的地方服毒自杀,他的尸体,他的女儿钟齐海,还有三百户人口,已经全数运到。
    于是漠北三汗复回故土,而准格尔则归策妄阿喇布坦,皇帝知道他这几年重用父亲的老臣子,野心不小,如今乘胜而进,解散他的部下改设郡县不是什么难事,只是伊犁一带地广人稀,为收一个小部落要动用太多的人马粮草,感觉有点不上算,所以划了阿尔泰山以西至伊犁这片土地,为策妄阿喇布坦游牧之地。
    二十年的功夫,策妄阿喇布坦终于走上了他叔叔的老路,休养生息日渐强盛,于是先则骚扰近地,逐渐犯境,有了公然反对朝廷的迹象了。
    策妄阿喇布坦垂涎西藏久矣,尤其是拉萨西藏在清朝的时候分为四部,康、前藏、后藏、阿里。其中康早就改土归流,称为西藏,前藏在西藏的东部;后藏在中央;西面就是阿里。
    拉萨是前藏的首邑,也是西藏最好的一个地方。号称是极乐世界。没有到过这里的,怎么也不能相信,在这样塞北之地,竟有不亚于江南的胜地:四山环抱,一水中流,温暖宜人,放眼望去满目青葱,一片良田。到了春夏之交,桃花吐蕊,柳眼舒青
    拉萨本来是喇嘛坐床之地,不过这时候掌握实权的是一个酋长,称号叫拉萨汗,住在布达拉宫里,管着两万多喇嘛。
    拉萨汗也算是个英雄人物,不过年纪大了,宏图壮志都消磨在酒杯中,已去死不远,因而启发了策妄阿喇布坦觊觎之心。
    他命他手下的一个大将叫策零敦多布的,在康熙五十五年带领六千精兵,徒步过天山南麓,绕行大戈壁,经出美玉的和田,迤逦向东,昼伏夜行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到达西藏边界
    借着又翻过昆仑山,向东南方向走,从腾格里海湖畔突然攻入拉萨。
    策零敦多布带人杀入布达拉宫,杀了拉萨汗,俘虏了他的家族,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