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唐春-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我!”中了一箭,又挨了两刀的李敬玄,在两名亲卫的搀扶下,挣扎着从地上起来,“赶紧上报,有人要刺杀我!”

秦明并不认识李敬玄,朝中的相公不是他这样的低级军官能见到的,但李相公的名头已经吓住了他,赶紧挺身答应,并令留下的几名军士保护好现场,保护好受伤者。

正在这时候,附近巡逻的另外一队金衙卫军士在听到动静后,也匆匆赶了过来。

领着的那名校尉是秦明认识的,他赶紧上前,将情况告诉了那名叫李旭的校尉。

李旭听了秦明所说后,同样被吓了一跳,赶紧命令自己的手下人马,分一半出去追踪偷袭者,另外一半留下保护李敬玄,同时派一军士回去禀报。

没多久,街道上传来密集的马蹄声,接着一队队军士打着火把快速而来。

这是负责这片城区夜间治安的一名中郎将,他在接到秦明打发回去禀报情况的军士报告后,不敢有任何的耽搁,马上占了附近所有待命的金衙卫军士,赶过来增援了。

这名中郎将认识李敬玄,在抵达现在,弄清楚情况,并认出李敬玄后,他被吓呆了。

当朝中书令,在宵禁的夜上被人刺杀,受了重伤,这是何等重大的事。他不敢有任何的耽搁,匆匆布置好情况后,马上回衙向负责今天晚上整个金衙卫事务的将军去报告情况了。

这事情已经不是他能处置,必须让上官出面。

同时他也派人将此情况通知长安、万年县衙,建议两县县令,立即全部出动,捉拿偷袭者。

很快,长安街头就变得很热闹,到处是举着火把,拿着钢刀的军士在来回奔跑,搜寻偷袭者。

受伤的中书令李敬玄,已经被送回府上治疗。

不幸中的万幸是,李敬玄肩膀部位中的一箭并没在致命部位,后来挨的两刀,也只是在手臂上留下了伤口,同样不是致命伤。李敬玄虽然满血都是血迹,身体几处受伤,但性命却无大碍,伤口包扎后,再施以一些药物,过些日子应该能康复。

李敬玄所带的七名随从,每个都是身负重伤,一名伤者在被送回来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随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一副凶多吉少的样子。

-----------

李敬玄在夜间出门遇刺的事,也很快就被送往宫中。

正代身体不适的李治处理朝事的武则天,听到送进宫来的急报后大怒,马上下令全城缉拿凶手。“即使把长安翻个底朝天,也要把凶手找出来。”

武则天怒气冲冲的话命令自然马上就被传达了下去,长安、万年两县的所有县衙,城内的金衙卫及其他卫军全部出动,追拿凶手。

一时间,整个长安城都被闹的鸡飞狗跳。

但除了那名受伤后身死的黑衣人被官方拿住外,其他参加行动的几名黑衣,却不知所踪,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顺着黑衣人逃跑方向追击去的那几名金衙卫军士,在追到一堵坊墙附近后,就再也没看到那些黑衣人的影子。随后增援的人,在黑衣人消失的附近兴师动众地查找了一番,别说找到黑衣人,连他们留下的踪迹都没看到一点。

闹腾到了天亮,也一无所获,根本找不到一点黑衣人的踪迹。

所有的线索都落在了那名身死的黑衣人身上,秦明在黑衣人落单身死后,马上就冲上前去,挑开了黑衣人的面罩。

看清模样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这是一名胡人,但夜间情况下,却分辨不出是何族胡人。

黑衣人的尸体马上被送到了事故发生地的万年县衙,万年县令下令仵作马上验尸,并亲自查看死者情况。

“唐明府,据属下查探,死者应该是一名吐蕃人,”那名仵作仔细检查后,站在万年县县令唐春身边的县尉,小声地说了一句。

“吐蕃人?”唐春不禁皱起了眉头,竟然会是吐蕃人半夜偷袭李敬玄。这背后有什么阴谋?

他当然不敢这么快就下定论,亲自上前查看死者的容貌,还有黑衣里面的其他穿着,佩饰等。

在查看了这些东西,又与县尉及其他属官讨论一番后,他们还是不敢确定这名黑衣人是吐蕃人。

直到天色大亮后,一群人面对着已经被剥得赤条条的身体一再研究后,这才断定,被杀死的这名黑衣人,就是吐蕃人。

唐春也赶紧将此情况上报了已经插手此事的刑部,并和刑部官员一直入宫,向雷霆大怒的皇帝和皇后娘娘报告了此事。

“什么?竟然是吐蕃人半夜袭杀李中书令?”已经是早朝时间,主持朝会的李治和武则天听到唐春的报告后,再次震惊。

大殿中的群臣也是哗然。

吐蕃人竟然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在长安城袭击朝廷要员,朝臣没有不吃惊的。

许多大臣相继出列,对吐蕃人如此卑鄙行径予以了谴责,所有官员都要求彻底追查此事,把事情弄的水落石出。也有官员出死,要求朝廷惩治失职的金衙卫将领,是他们巡逻不力,这才给予了吐蕃人以可趁之机。

当朝宰相、中书令李敬玄被袭,身受重伤,这事在朝会结束后,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长安每一个角落。在朝会进行的时候,李治和武则天可是下过严令,不得将此事传出去。

但朝会散了后不久,消息就满天飞了,这再次让李治和武则天震怒。

一些官员也因此倒霉,金衙卫的一名将军,两名中郎将,几名校尉因此被革职,长安、万年两县的县令,也被皇帝和皇后当众责骂。必须在一个月内破了此案,这是皇后武则天咬牙切齿的吩咐。不只要将袭杀李敬玄的凶手擒获,还要将把此消息散布出去的人查出来。

长安城内,顿时笼罩在一片紧张之中!

第四十九章再议

这事不由的李治和武则天震怒。

再过两天,李敬玄就要以洮河道大总管、镇扶大使、检校鄯州都督的身份,前去青海领军。没想到临出发前,却遭到刺杀,身受重伤。

据李治亲自派出的宫中太医回来禀报,李敬玄中了一箭,挨了两刀,身受重伤,至少要静养几个月,才能康复。按此情况,李敬玄已经没有可能去青海,而朝廷已经下诏将刘仁轨召回朝。

刘仁轨在接到诏令后,已经准备离开了鄯州,赶回长安。刘仁轨在最新写给朝廷的上奏中说,他生了病,再也吃不消在高原上的日子,希望接替他的李敬玄能早日到达。他还在奏表中自嘲了一句,希望李敬玄抵达青海的时候,他还有命在,这把老骨头能活着回到长安。

李敬玄不能成行,青海的军务,要么让刘仁轨继续执掌,要么再派另人前去接替。

刘仁轨这样说,还真的吃不消在高原上继续呆着,要是这位老人家吃不消高原上的恶劣环境,落了个和苏定方、契苾何力、郑仁泰一样下场,那不但动摇了军心,而且也会让朝中一些大臣有微词。

这么大年纪的老臣,何忍心让他们再在边关作战啊!

李敬玄的善后事该怎么处置,李治和武则天也马上如何了群臣商议。

第二天的紧急朝会上,主持朝议的李治,就把这个问题抛了出来:“诸卿,中书令李爱卿遇袭受伤,需要静养几个月才能康复。刘爱犹豫因为年岁已高,吃不消青海的恶劣环境,期望能回朝静养。李爱卿遇袭的事,目前还没有查个水落石出,但青海的军务主持人选,却需要尽早解决。对于此事,诸卿有什么意见?”

“陛下,目前所能做的事,应该让刘相公再在青海主持军务!”中书侍郎李义琰站出来,率先表示了自己的意见。

“陛下,臣附议!”黄门侍郎裴炎也站了出来,支持李义琰的提议,“陛下,刘相公未离开鄯州,只能让他继续执掌军务。若是……刘相公身体吃不消,朝廷可以尽快任命新的执掌兵事的人。”

这时候,吏部侍郎裴行俭站了出来,向御座上的李治和帘后听政的武则天作礼请命道:“陛下,娘娘,臣不才,愿意请命前往青海领军!”

裴行俭这一主动请命,顿时震惊了朝堂上的诸人。

在众人的吃惊中,裴行俭再奏道:“陛下,娘娘,臣在安西领军多年,与吐蕃人也数次交手。归朝后,也曾率军出征过青海,对吐蕃人很熟悉。臣也自认为熟读兵法,李中书令因伤不能成行,臣愿代李中书令,到青海领军。还请陛下和娘娘恩准!”

这时候,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薛元超站了出来,支持裴行俭:“陛下,娘娘,裴侍郎乃当朝名将,在安西的时候,就以战功和威望镇服了突厥各部。他率军作战无数次,从无败绩,此番若由裴侍郎令军,青海之战况定可无忧。臣赞同将青海之军务交由裴侍郎,相信他一定能给我们带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