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升官发财死后宫-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阶下之囚; 能得圣恩宽赦已是铭感五内; 公公这般说怕是折煞了。”
  “赵统领一时之雄; 不必过谦,叫下官康四便是。”
  赵玄圭见得是个年轻的内监; 心觉陌生; 道:“以前未见过; 康公公是新到太上皇身边伺候的?”
  那康公公叹了口气道:“以前陛下还在太上皇膝下时; 下官曾做过陛下身边端茶倒水的,陛下得登大宝后; 也跟着沾了光,做了掌事太监。”
  “那公公该是平步青云了才是,缘何叹息?”
  康四皱眉看了看左右宫墙下无人; 道:“赵统领就莫笑话了,我等内监虽然已是阴人,但毕竟是男子; 陛下云英未嫁时,尚可凭着耿耿忠心伺候在侧,待到日后有了凤君,哪里还有我等的地位,可不要为自己找条后路吗?”
  赵玄圭心中也不免感慨帝阙权位风云变幻,道:“公公尚且找得到条后路,我却不知后路在何方了。”
  康四眸底微妙神色闪过,道:“赵统领当年统辖枭卫府时,曾查杀过一位王公公,此人在下官幼时多有欺压,赵统领也算为我报了半桩仇。我等平日伺候在帝侧,帝王心思也听上了一两耳朵,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玄圭面露异色:“公公请说。”
  “赵统领岂不自知,已身处于危地?”见他脸色倏变,康四讽刺一笑,道:“所谓自古以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赵统领之于陛下、之于陆侯,不过是对付那易门的一把刀,现在对赵统领礼遇有加,乃是因为易门未灭,若是易门当真被陆侯一把杀了个干净,以赵统领这些年统辖枭卫的恩怨,不说陆侯如何,我看陛下这儿,到时多半是要把统领推出去平息众怒的……”
  一句话说中赵玄圭心事,半信半疑道:“我虽为易门之人,也效忠了东楚多年,深知陛下虽薄凉,如非不得已,也是守诺之人,怎会——”
  “怎么不会?太上皇当年若当真守诺,那易门之主又是如何被剥皮抽筋的?”
  赵玄圭沉下脸,道:“公公既然说了这些,想必也已为我指了明路?”
  康四见他了然,嘿然笑道:“赵统领别笑话我,如今这世道,女人都能位同副帝了,宦官想求个富贵也不过分吧。赵统领若想谋得生机,依下官看,不妨就此让那狗与弓的命……换成他人。”
  赵玄圭脸色一冷,道:“公公慎言,陆侯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我还是有掂量的,她若出了意外,陛下只会把我碎尸万段。”
  康四意味深长道:“赵统领知道就好,能把您碎尸万段的只有陛下,能让您时来运转的也只有陛下。却是不知,赵统领心里值得效忠的陛下,是哪位呢?”
  赵玄圭眼底神色一动,道:“他日若时来运转,赵某必记得今日公公提点。”
  康四笑而不语,带着赵玄圭一路入了御书房,远远地,在门外便听见里面苍老的官吏大声斥责——
  “……太上皇明鉴!此地龙翻身绝非寻常,京城乃天下王气之所在,钦天监也毫无预兆,便突发此灾厄,以至于死伤百余人,必是国有妖孽,苍天示警!”
  “陆卿,朕给你三日平息民间谣言,你便是如此平息的?”
  赵玄圭在外面听得分明,愣怔间,神色古怪地低声问道:“康公公,太上皇这是?”
  康四道:“还不是近日那谣言的事,也该陆侯倒霉,谣言刚出就应了,现在民怨沸腾,太上皇昨日让陛下去为先帝祈福支开后,这两日就提着陆侯教训,还真是可怜呢。算算也有一时三刻了,现下若让陆侯撞见了赵统领怕是面上不好看,赵统领还是跟下官从侧门进吧。”
  赵玄圭略一点头,心思莫名间,跟着康四入了侧殿,听了半晌,陆栖鸾似乎是几次想插话请求向西部边关抗秦的聂言部增兵,都被朝中老臣噎了回去,绕来绕去都是要她对谣言给个交待的意思。
  待吵过三巡,太上皇似是倦了,让陆栖鸾将战事延后再议,便让御书房中所有人都退下了。
  赵玄圭越是听越是心惊,待太上皇召他近前时,心思已经很好地敛了起来。
  “……赵卿,许久不见,眉目间已见疲累啊。”
  太上皇半阖着眼,比之赵玄圭印象里,更加深沉了几分,尽管众人都知道这位太上皇的双目已经不大好了。
  “臣本无颜面圣,是陛下宽仁,赐予重生之机。”
  “客套话就不多说了。”太上皇支着额角道,“赵卿听了这半晌,可明白了朕心中忧虑?”
  赵玄圭谨慎道:“臣出身西秦,虽迷途知返,却也不敢多言。”
  太上皇徐徐睁开眼,低声道:“若所有的西秦人都如你一般识时务,朕又何至于此……”
  “陛下?”
  “朕这一生,犹为之恨者,便是无能让西秦人为我所用。”
  赵玄圭垂眸道:“陛下此言,却是让臣糊涂了。”
  “有什么不懂的,金屋华盖又如何,便是一度同心,到最后还是分道扬镳。”说到这儿,太上皇自嘲一笑,道,“同为西秦人,有识时务如赵卿,也有捉摸不定如你那易门之主,相形之下,陆卿倒也算是个好孩子,只不过好得太过了,便是连朕,都有几分忌惮。”
  赵玄圭沉默半晌,斟酌言辞,道:“臣爷曾为陆侯上司,深知陆侯资质惊人,无论经史子集,或是官场庶务,一学就会,最为骇人的是,她连人心诡诈,也比常人领悟得快,”
  “玺心过于依赖她了。”太上皇淡淡道,“玺心若仍是个皇女,朕自然由着她,可如今既然为皇者,夫君也好,臣子也罢,不可依赖任何人。朕已多次提点陆卿,她仍不知急流勇退,却是让朕恼得……不得不用些手段了。”
  赵玄圭愕然间,太上皇已让康四呈上一枚禁军兵符。
  “陛下这是何意?”
  太上皇语调沉沉,道:“近日多事之秋,民间既有谣言,自然会有有心人有下一步动作,若陆卿出了什么意外,赐你兵权,见机行事,莫使京中四卫群龙无首。”
  ……
  “妖妇!还我儿命来!!!!”
  人间三月春意晚,朱门阶前白绫飘。粼粼马车巡至府前,陆栖鸾本是扰心边疆之事,一下车,面前一片黄纸落,府前街巷,尽是满目缟素。
  侯府中府卫尽出,守在府前十数丈外,拦着披麻哭叫的百姓,见了陆栖鸾回来,均都面露为难之色。
  “侯爷受惊!末将该死,这就把此地暴民驱离!”
  放目所见,东沧侯府外,尽是因近日地龙翻身受灾的百姓,约是得了什么信儿,不约而同地在东沧侯府前等着陆栖鸾,让她偿命。
  跟在陆栖鸾身侧的府中长史皱眉道:“是谁人煽动百姓?!”
  一个守在侯府的长史擦着汗迎出来,拱手道:“是国学监几个学子,听说京城百姓受灾,主动散了家财赈灾,自以为悲叹国运,又写了两首歪诗,百姓一听,群情激奋便来了……侯爷还是入府一避吧,下官已向最近的枭卫府求援,稍后便会来人疏散百姓了,待晚些百姓怒气散去,便无事了。”
  “无事?”
  陆栖鸾喃喃自语,双手握紧,最终似是又忍下来,正要抬步往府中去时,忽闻一人高声道——
  “陆侯可是心虚了?!我本向陆侯求证而来,陆侯难道没有义务出来一纾百姓之怒吗?!同窗们,朝中若是如此藏污纳垢,让我等如何安心赴考报效国家?!”
  陆栖鸾步子一顿,事关宋明桐今年督考的春闱,她不得不正面以对,便拨开要护在她身前的长史,走上前,冷然道:“何人妄言?放他进来说话。”
  府卫一松,人群里挤出来个白面儒生,本是要冲上来直面指责的,但一对上陆栖鸾目光,步子不由得便钉在原地,但身后的百姓见陆栖鸾来了,民愤更甚,此儒生便好似多了几座靠山一般,昂首道:“在下绵州学子邵安,今日斗胆请陆侯顺天意,辞官嫁人,好对百姓有所交代!”
  陆栖鸾哦了一声,道:“你这套说辞我去年听人说了一整年,老调弹得再漂亮,也就拿几声响。
  你既然为国学监学子,当晓国学监已再三澄清民间童谣乃是谣言,犹敢在本侯面前放此厥词,可是小看了侯府这块门匾?”
  那邵安傲然道:“儒圣教我等圣贤之道,乃是让我等以铮骨立身,若屈于强权淫威,今日我邵安便不会在此,为百姓发声!”
  陆栖鸾一勾手,让人抬来一把椅子坐下来道:“你如此理直气壮,想必拿到这天灾与我有关的证据了,说吧,我听着。”
  邵安道:“陆侯不必逃避问题,早有童谣在先,是陆侯逆天而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