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上-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党中央军委并致彭任林刘萧郭王陈炳辉:    
    (一)西路军弹药将尽,最近战斗主要靠白刃格斗,但刀矛又少,体力亦不强,不及敌兵强悍。敌四周封锁,日夜被迫与敌血战,每次伤亡多则数百,少则数十。卫生材料早已用完,彩病号安插后均被敌屠杀。现敌洞悉我军弹药无法接济,彩病号无处安插及粮、水之困难,正加紧封锁并企图乘虚短期歼灭我军。马敌已派兵配合民团实行封锁要道,转移困难。近有个别军连干部逃亡。    
    (二)在上述紧要情形下援军早到一天,则我无上英勇红色之战士少受一天之损失。万一援军来迟,前途危险堪虑。    
    (三)我们坚信胜利前途,并号召全军斗争到底。现虽日食一餐,前天无水,而绝不灰心,准备战到最后一滴血。同时恳望援军星夜奔来,或以更迅速更有效办法灭马敌,保全西路军之精神,取得甘北,奠定大计,策之上也。事急,时盼望速复。    
                                              徐陈李        
    中共中央当日复电西路军,指出:“中央现在决定派队向你们增援,利用各种其他方法帮助你们团结干部,激励士气。”同时指出:“西路军目前所以陷于危险境地,一方面固然由于地形、给养与客观的困难的条件,但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西路军的领导者没有依靠自己力量战胜一切困难,消灭敌人,完成自己的任务。自信心因而扫地,希望寄托在外力的援助上。同时对群众的关系上,特别是回民的关系与战略战术上的错误,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最着急的是张国焘。3月4日他又一次以个人名义致电西路军,但不是教徐陈如何摆脱困境,而是要他们改正路线错误,接受中央的批评。电文如下: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诸同志:    
    (甲)希望你们能够依照中央三月二日指示,发展自我批评,从克服错误中求得胜利。    
    (乙)你们上次来电中说到你们所受到的损失,应由军委负责,那是错误的。    
    (丙)说和平不可靠,红军主力应当西移,这是对于统一战线的成就,有了不正确之估计。    
    (丁)要求4军、31军归还建制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戊)希望你们坚决拥护中央,在中央领导之下团结的象一个人一样。克服困难,战胜敌人。不要从自己手里失去了党和红军的光荣呀!    
                                             张国焘  


第五部分第21章:兵败祁连山(6)

    3月5日,西路军领导人决定放弃倪家营子,乘着夜色的掩护向祁连山转移。马家军骑兵跟在后面穷追不舍。3月8日,西路军进至临泽南接近祁连山的东流沟、南流沟和西流沟。这是三条低洼的古流水沟形成的一片狭长地带。每条流沟里都稀稀落落分布着一些房屋。周围是戈壁滩和沙漠。西路军此时尚有8000人,30军和9军把住流沟两头,总部机关住在中间。听到中央派出援军的消息,疲乏不堪的红军战士心中又有了一线希望。徐陈决定在这里固守待援。第二天天刚亮,马家军的骑兵就卷着滚滚烟尘追来了。西路军被分割在三条流沟里,整天被敌人的人海战术轮番进攻。尤其是红30军被敌人分割在几个围子里,相隔不远但却不能往来联络。红军一天要顶住敌人三四次进攻。还是用大刀拼杀。88师师长熊厚发在察看敌情时被流弹打断左臂,仍然提着马刀指挥作战。在三条流沟的四天战斗中,红军每天都要伤亡几百人。红30军也打成了空架子,与9军一样都只剩下不足千人。粮食也吃光了,3月11日夜里,总部命令9军的两个团(近千人)里应外合,接应30军余部杀出重围,与总部会合后向祁连山口的梨园口退去。    
    梨园口是入山的口子,三面环山,中间有些民房。徐向前命令9军政委陈海松带两个团约千人把守山口,掩护总部和剩余人员向山里转移。9军在山口旁的小山顶上集中防御,还没修好工事,敌人骑兵又追到了。祁连山的山头不像四川的大山那样陡峭和易守难攻,而是一片缓坡,骑兵一个冲锋就到了山顶。为了守住山口,9军与马家军展开了最后的战斗。在陈海松政委带领下,红军战士光着膀子,挥舞大刀,与敌人骑兵拼杀。因力量悬殊,不到半天,9军仅存的这些人全部战死。军政委陈海松、25师政委杨朝礼等都壮烈牺牲了。敌人又向30军猛攻。为了掩护总部和伤员转移,30军战士又与敌军骑兵殊死战斗。这一天红30军主力264团全部拼光,263团也大部阵亡。    
    3月12日夜里,徐陈向中央告急。    
    军委:    
    (一)西流沟激战四日五夜,敌集团强攻,我火力弱,死战堡内外。又因无弹少粮,昨日我伤亡七百名。早移梨园堡,寨房小,又多近山,敌三个骑旅及步兵两三个团随至猛攻。    
    (二)9军子弹每人只有几发,损两个多团,海松牺牲,玉清、厚发等带彩。行百里到番地康龙寺。敌骑在白天扑灭我264团全部共三四百人,现全军不足五团,在野外老林中食骡马续死战。    
    (三)现百分之七十系彩病员,无日夜不战,弹药几尽,疲乏过大,挖堡寨不易,现全军决死斗待援,希望速配合反攻。    
                                    徐陈  12日1时        
    中央当天答复徐陈:“你们现已处于特殊情况之下,已不是一般方法所能解决问题,必须立即采取特殊方法达到保存一部力量的目的。因此,我们向你们提出下列两种方法,请你们考虑决定一种:(一)率现存三团人员向蒙古边境冲去。(二)率现存的三团人员打游击战争。以上方法不论采取哪一种,均需将伤病员安置民间,均须采取自主自动姿势,均须轻装,均须采取变化不测的战术。”中央这个指示,是允许西路军化整为零,不再与马家军硬拼了。    
    西路军从南流沟撤出后,尚余不到3000人,跟随徐陈的只有30军和机关的千余人。部队原来计划向红安寺进发,梨园口一打起来,总部又改变向康龙寺转移。结果妇女团在前面出发去红安寺,脱离了总部和部队,半路上被马家军打散。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均被马家军俘虏。西路军余部到了康龙寺,马家军又追上来。在康龙寺南山恶战一场。红30军著名的“夜老虎团”265团和267团又遭受重大损失,西路军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带上全军的经费寻找总部,不幸遭敌包围,壮烈牺牲。    
    3月13日康龙寺之战后,西路军终于失败了。徐陈收拾残余部队,连夜向山里行军。3月14日天亮到达石窝一带。这里是一片青石山沟,石缝里长着稀疏的灌木和野草。在较大的一座山上有一片光石崖,崖下有个大坑,坑中有一块巨石,大家给这个荒凉地方取名叫石窝。红军到了山上,马家军又随后赶来了。李先念、程世才带领30军剩下的几百人边打边撤,掩护总部和其他同志上山。马家军看天色黄昏,不敢夜战,便在山下扎营。    
    在石窝子,西路军高级干部都聚到一起。大家都伤心落泪。但是敌人仍然紧追不舍,明天再打就会全军覆没。必须要拿个主意,否则只有等死。天黑之前,陈昌浩召集军政委员会会议,提出分散活动问题。大家一致同意,这样目标小,总有能活着回去的。但是具体怎样办?程世才回忆:“陈昌浩是这样说的:1、现在是战不过敌人,只有分散活动,保存点力量,待援西军过黄河后再去会合。2、军队只剩这么多人,昌浩、向前离开部队回陕北去。陈提出来后,向前同志反对离开部队,还要与部队一起走,死也死在一起。当时各干部同意(徐陈)离开部队,减少目标。不过干部同意不是主要的,决定权在昌浩,最后昌浩决定他两个离开部队了。3、任务分配:30军剩下千把人,为左支队;由世才、先念、(李)天焕带走左翼打游击。9军剩下三百多步兵和一百多骑兵为右翼支队,由王树声、朱良才带走右翼大山上打游击。总部直属队剩下大部分干部与30军一路去打游击。这时候真是惨痛到极点,大家都在流泪。会开完后,各自回去组织部队准备天黑行动。”    
    徐向前听了陈昌浩宣布的决定,心里十分痛苦,也很矛盾。他回忆说:“散会后,我还想动员陈昌浩,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