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川人大抗战-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我们过去拿着枪杆,枪口只是对内,打了多年内战。现在应一致对外,才对得起民族,对得起自己良心!’这些话,又何尝不是我刘湘的话啊!拿了四川老百姓那么多钱粮,要对得起川中父老!”    
    刘湘一字一句说得很缓慢,话音刚落,竟潸然泪下……他在下属面前,素来严肃寡言,喜怒难形于色。今天这情景是极罕见的!在座幕僚、将领们很感动,先是默然,忽然一齐鼓掌,纷纷说:“甫公所言心迹,也正是我们的心里话!”    
    长期为刘湘掌握机要、对外联络的高级参谋乔毅夫,是刘湘“四川陆军速成学堂”的同学。他站起来朗朗汇报说:“‘七七事变’的发生,进—步激发了我广大川军的爱国热忱。据悉,各部川军纷纷致电上书、请缨杀敌!如四十七军军长李家钰致当局电称:日本对平津的侵略,‘绝非一时局部之冲突,‘实令群情忧惧’……他呼吁当局在国家存亡最后关头,‘立即下令全国一致动员,挥军应战!’李军长并表示该军‘正事整编,士气激昂。倘蒙移调前方,誓当执殳赴难!’”    
    刘湘听罢,拍着桌子大声说:“李其相(李家钰字其相)这两年虽然和我有些误会,有些事情我对他也不满,但他这些话,爱国之心溢于言表!我要为他的话鼓掌欢呼!”    
    会议厅内掌声如雷、气氛热烈……     
    刘湘忽地站起身子,声如洪钟:“我们今天商量‘整军’及出兵抗战的问题。我和在座各位都认为:‘整军’应以团结抗战、减少摩擦为原则!各军原有番号不变,内部自行调整。我命令:川康绥靖公署直辖各军长、师长,在三日内返回原防,下令‘整军’。 什么时候出兵,请示中央后再定!    
    “今天是7月10日,我以川康绥靖公署主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名义,向中央和全国民众通电请缨抗战。电文中应这样写:‘和平果已绝望,除全民抗战外,别无自存之道。要求当局早决大计,甫澄愿率川军供驱遣抗敌!’”    
     “拥护中央抗战!我们川军愿在刘主席统率下,同仇敌忾请缨杀敌!”    
    众高级将领振臂齐呼……会议在少有的真挚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7月14日,刘湘再次通电全国:“强寇压境,其危险性之严重……远超于有史以来之外患”。值此“危机一发”之际,“战犹有生机,不战亡可立待”。    
    他疾呼:“全国上下,同德一心,共赴国难!”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抗战史上著名的抗战总动员令: “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有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     
    在庐山,蒋介石同周恩来等中共代表谈判。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


第三部分 川军请缨抗战第8章 川军请缨抗战(3)

    国防会议上刘湘请缨    
    8月7日,刘湘应召去南京参加国防会议。    
    凤凰山飞机场上,刘湘一身戎装、精神抖擞。成都川军将领邓锡侯、潘文华、王缵绪,以及民主人士张澜等各界代表一万多人,顶着炎炎烈日到机场欢送。“各界抗敌后援会”代表递交请愿书:“恳请刘主席转递中央,力促中央抗战!”    
    刘湘言词慷慨地说:“中华民族今日已到最后关头,唯一出路只有抗战,别无他途。四川为国家后防要地,今后长期抗战,四川即应负长期支撑之巨责。本人此次晋京,定首先将此意见陈述当道,不负川中父老,以慰国人之望!”     
    在一片挥手欢呼声中,飞机轰轰隆隆腾空而起。邓汉祥感慨地说:“近年来甫公主张抗战,川中军民对甫公是拥戴有加了!”刘湘肃然,若有所思。    
    当天下午二时,刘湘抵达南京,记者蜂拥上前。刘湘发表简短谈话:“甫澄决心以川康人力、财力,贡献国家,以利抗战!”    
    蒋介石立即约刘湘见面,握手后说:“我晓得你今天来,故决定今晚就开国防会议,请甫澄兄务必参加。一切事情,我们另外约时间再谈!”    
    当晚,南京国民政府隆重召开“国防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气氛严肃。来自全国各省的党政军首脑正色端坐。第一个发言的是蒋介石,其次是阎锡山,再其次就是刘湘。    
    刘湘起立,声音洪亮:“甫澄认为,要抗战才能救亡图存,才能深得民心,要‘攘外’才能‘安内’!日本人的军事力量虽然比较我国为优,但其必须利用铁路等交通线,始能展其所长……我们只要采取正规、游击两种战术,即可作持久战!就国际形势来看,日、德、意三国企图独霸世界,美、英、法、苏必不会坐视。由中日战争发展到国际战争,是有可能的。抗战最后胜利必属于我国!”     
    刘湘对中日交战及国际形势的这个判断,甚有先见之明,完全为后来的历史发展所证实,显示了他卓越军事家的才能。    
    蒋介石听了刘湘“要‘攘外才能安内’”这句话,眉头皱了一下。    
    刘湘发言长达一小时以上,最后慷慨激昂地说:“四川竭力支持抗战,所有人力、物力,无一不可贡献国家……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     
    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等人也言辞激烈、坚决主战。    
    这次会议,各方主战主和意见不一。刘湘发言,深得主战派赞许,掌声热烈,蒋介石听到最后也频频点头……这对国民党中央抗战的决策起到相当的推动作用。    
    会议一致通过以“持久消耗战略”作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即:“利用我优势之人力与广大国土,采取持久消耗战,一面消耗敌人,一面培养国力,伺机转移攻势,击破敌人,争取最后胜利”。    
    中共中央派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人也出席了南京国防会议。会议上,朱德发言说:“我们坚决主张抗战!我们自身的特长是深入敌后进行游击战,可以以此来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蒋介石点头:“中共军队负责进行敌后游击战,以此来配合正面战场作战。这样分工很好!”    
    国防会议开会的第二天,云南的龙云、广西的白崇禧同来看望刘湘。刘湘说:“要抗战,我们应要求蒋介石把川、滇、桂三省军队,派在一个方面作战,因为三省的军队语言相近、习惯相同,在一起更容易发挥作战能力!”    
    白崇禧摇头叹了一声气:“我们三个人当然巴不得如此。只是这恰中蒋介石之忌!”    
    果然,当他们第二天提出这个要求时,蒋介石只轻描淡写说:“哦哦,考虑,考虑。”    
    蒋委员长肚皮里也确实打着借抗战来消灭各省地方力量的“如意算盘”。后来,不但三省军队没能调集在一个方面,就是出川抗战的川军,也被七零八落地分布在三个战区……    
    一天早上9点钟,时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的顾祝同,约邓汉祥到他家面商要事。    
    到了顾家,何应钦把一封信递给邓汉祥:“鸣阶,这是蒋委员长写给我和顾司令二人的亲笔信。信中说,他今天早8时去庐山,准备在明天9点以前回南京,叫我们同刘甫澄详商,如何贯彻执行‘整军会议’决议案,以及四川出兵抗战共分几路等等……交代我们明早9时就要报告他!”    
    邓汉祥看毕信,摇摇头叹了声:“现在既决定要抗战,又何必还搞啥子“整军’嘛?即使刘甫澄个人没得问题,但川军官兵必然误会,认为中央不相信他们,会减少他们抗战的兴趣和勇气啊。你们两位地位不同,和蒋先生关系也密切,应当向蒋先生陈明利害,打消此意!”    
    正说到这里,忽然刘湘来回拜顾祝同,看了蒋的原信,刘湘脸色顿变,摔手而去……


第三部分 川军请缨抗战第8章 川军请缨抗战(4)

    8月5日,邓汉祥到何应钦家听回信。何说:“蒋先生说:‘整军会议案必须贯彻执行’,他意甚坚决!”    
    邓汉祥忙回住处将何的话转告刘湘。刘湘气呼呼地说:“一边说抗战,一边又打老子的主意。我们想法子溜回四川再说!”    
    邓汉祥沉吟说:“要溜也不要露马脚,不然就恐怕走不了!”    
    这天下午5时,蒋介石在孔祥熙家里打电话约邓去谈话。一见面蒋就问:“你们这几天商量得怎么样?”    
    邓汉祥说:“出兵的事已商量好,分为两路,邓锡侯部由川北开拔,取道陕西;刘主席所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