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邪王与冰山(gl)-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吐蕃历代天师大喇嘛,向来窥觊中原许久,虎视眈眈,伺机待动。如今的九州,表面上看似就好像这幅山河图一样,祥和一片;实则岌岌可危,潜匿在这虚假的祥和之下,各方权谋争斗不休。倘若再无明君出世,灭番扛辱,一统山河。恐怕,九州之主旁落之时日不远矣!九州百姓苦难之时日不远矣!”

    如妃的话匣子算是打开了,平素里身边无人倾诉,今儿话赶话,好似是要把自己心底里的隐忧一股脑的诉说出来似的。

    “而这等明君,师傅与我都深信,当世唯贞一你一人尔,再无他人。贞一,以你的才智,又怎会不知师傅的用意呢?”如妃语重心长地续道,“故而师傅愿以命施毒,而我愿。。。”

    “姐姐真是虚怀若谷,心系天下啊~”永宁咯咯咯地笑开了花,巧妙地将如妃后面的话语打断了去。

    如妃闻言,面上一红,忙收了手中丝帕。埋怨道:“贞一笑我!我久居皇宫深院,眼界政论自是比不上你里家中的九州俊才。”

    “本宫哪里敢嘲笑姐姐呢。”永宁收了收笑。攒起袖角,她抬手为近在咫尺的如妃擦汗。

    原来只顾着给永宁擦汗,殊不知如妃自己的额头上也是泛起了汗珠子。

    “里家俊才再多,只比不上姐姐心若玲珑。师傅谋略深远,却也比不得姐姐意切情真;姐姐虽说口中所说之事,皆是什么神州,什么百姓。可永宁心中明了,姐姐口中说所与心中所想断然不是全然一般。姐姐所说所为,皆为永宁。此等真情,永宁铭记于心,永世不忘。”

    “贞一。”鼻头泛酸,如妃眼角涌起晶莹。

    “姐姐,且在忍耐少许。无忌南归之日,便是这神州易主之时了。到时候,管他什么宗家、表家、分家,都得臣服于我里家之下。”

    “嗯。”如妃重重的点了点头。

    “姐姐为本宫研墨,可好?”见如妃已平复了心虚,永宁恢复笑容。

    “好。”如妃也是破涕为笑,移步至案旁,为永宁研墨。

    再拾笔,墨染狼毫,永宁于九州山河图上作画起来。

    笔触犀利,勾勒旋转;

    一朵朵暗黑色的玫瑰于北域疆土之上绽放而起,妖娆多姿,而锋芒毕露;

    。。。。。。。。。。。。。。。。。。。。。。。。。。。。。。。。。。。。。。。。。

    “将军,将军。信来了!”门外传来呼喊声。

    “快传!!!”高迎春将手中的折子放在案上,忙站起身来。

    案上的折子叠了一摞又一摞,堆积成山。

    “将军,将军。高爹爹来信了!”门外小跑进来一人,手上挥舞着一封书信。

    “好!好!”高迎春两步上前,将信接了过来。

    撕开信封,他读了起来。

    “吾儿迎春亲启:近日天京形势日益危急,宗家疏远如妃之意渐露,十九皇子嫡子之恩宠日渐削弱;表家爪牙石英基族弟石英祥质控天京内外军权,竟恃宠而骄,暗自遣兵监视于为父,用意不言而喻。而里家对此种种异变不闻不问,全然置身事外。为父多次求见,里家均是闭门不见,其行诡秘,实为可疑。宗家于为父之信任恩泽,明里虽未缺少半分,可深思之,乃实暂期安抚之意。如今吾儿远调,为父孤掌难鸣,腹背受敌。唯恐此势再作发展,为父之宏图伟业、雄才英明皆落空尔。而为父旦陨,高氏一族必皆受殃及。此番来信,是为求吾儿相助。以锦书为喻,吾儿见信起兵,与为父里应外合,攻入天京,诛杀表里二家;挟天子令诸侯,逼迫宗家退位,辅佐十九皇子为新皇。届时九州上下为你我父子二人掌握,高氏一族从此雄霸天下,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宏图伟业。祈吾儿速速回信,商讨琐细。为父者,高英。”

    “哎!”高迎春看完信后,喟叹一声。道:“干爹啊干爹,如今之情势已是非你我父子二人之所能左右啊。你在天京腹背受敌,可曾想过,迎春虽远调戍边,亦是片刻不得安宁啊!此地太守早前贪污枉法,多行不义,民怨早已积重难返。”

    他转身,望着一案的折子,叹道:“自从迎春远派于此,长江两岸大小案件从未间断,边防混乱不堪。案案蹊跷离奇,以至于破案无门,导致民怨沸腾,城内城外、长江南北鸡犬不宁。而今民意怨愤,倘若迎春稍有调动兵马,恐怕天京未曾有所责罚,长江南北已失矣!”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的感觉,一个字,爽。

第132章 淮北之乱() 
“圣上、圣上明鉴呐!”

    高英伏在兴庆殿冰冷的地砖上,痛哭流涕。

    “迎春戍边已有几月,数次送抵的折子都未能送到圣上案前!军情急迫,片刻耽搁不得!今日老奴斗胆,恳请圣上亲阅迎春加急军书! ”

    瞟了眼跪在地上的高英,坐在龙椅上的惠帝没好气地又翻了翻手中的奏折。

    心道:高迎春先前所呈之军书,朕早遍悉数看过。无非是请命增军,或是调拨粮食赈灾。只不过朕不想批准,才找了个由头说是折子丢失了在传递的途中。高英素来狡诈,难不成朕的说词有什么不妥?让他起了疑心了?

    快速翻过前几页诰命问安的书章,淮北的局势映入惠帝眼中。

    “淮北民乱日渐扩展,加之今夏大旱,灾民乱民混杂掺交,人数更众。十里八乡暗自勾结,结群不轨。更为有甚,少数心怀不轨之徒乘乱大肆作案。周郡调拨之赈灾粮饷方到淮北大仓,便被贼人洗劫一空。杀衙卫,盗粮仓,此乃谋逆叛上之重罪,然贼人丝毫无恐惧之感,光天化日之下将贼脏分发于市井之中,曰'圣上昏庸,国事紊乱。天威震怒,故降旱罚之于民。'妄图激起民怨,其用意之险恶令臣错愕之余,深感隐忧。然臣数次带兵围剿贼人,却收效甚微。一来,此等歹徒穷凶极恶之极,且组织严密武艺高强。二来,民意已然偏离经道,竟自发为贼人做起掩护,实乃令将士官兵心寒!臣朔夜惶恐至极,深忧淮北民情积重难返,恐酿大祸。受隆恩而为圣上戍边要塞,倘若淮北有异,臣高迎春为顾及九州大局,只得发兵大举镇摄乱民,届时淮北必然死尸遍野,军民无幸。奈何臣多次请命增兵无果,赈灾粮饷远水难救此急迫近渴。望圣上明察淮北之处绝境,早做增兵增粮决断!”

    冷哼一声,惠帝将折子合上,仍在案上。

    心中默默念道:“这穷凶极恶之歹徒,怕是你分家凭空捏造出来的罢。目的,便是让朕多调遣些兵马为你分家所用。看来,分家确是察觉到了朕的用意,需早做提防了。”

    转念一想,惠帝又是释然,“黄天实乃不负朕真龙天子之威,此时淮北大旱民乱,恰巧可以钳制分家势力。加之朕日益疏远如妃与十九,里家的如意算盘也是落了空。如此一来,只待朕的箭无虚发大将军班师回朝,便可除去里分二家之势力,辅佐太子继位。”

    按耐心中烦闷,惠帝故作沉吟,半晌后,方长叹曰:“起来罢。你伴随朕左右数十载,你的心思,朕不说了然个十分八分,七分还是有的。而这七分,又无非都用在了朕与大齐身上。旁人若是僭越,妄论国事,朕是不会多做理睬的,杀了便是。而你的话,朕确是要重视的。”

    惠帝话中有话,暗讽高英一门心思都在皇位与江山上。高英本就心中有鬼,直。听得汗毛直竖。

    伏在地上,高英猛咽了口,回说:“圣上明鉴,奴才的心思诚然都挂念在圣上与大齐身上,从未曾胆敢有半分的怠慢。”

    “替朕传口喻,调遣金吾卫五万,归属高迎春管辖震慑乱民。大军即刻前往淮北,不得有误!周边郡县调拨粮草十五万担于淮北,即日筹集!”

    “得令!奴才这便去传旨,这便去!”高英满脸堆笑,连连磕头。

    “去吧。”

    “是。”高英起身,碎步退了出去。

    大殿内,又只得惠帝一人。

    “唉。”

    一声长叹响起,又缓缓淹没于虚无。

    惠帝双手支撑在案上,从龙椅上缓缓起身。下了一层层的台阶,他从高高在上的龙位上走了下来。

    回身深深地凝望着那一片璀璨夺目的暗金色,惠帝自言自语:“这皇位,就果真如此吸引人么。。。”

    。。。。。。。。。。。。。。。。。。。。。。。。

    “咿?”

    如妃眨眨眼,问说:“这是什么花朵?”

    将手中的墨锭置放在砚台旁,如妃起身来看永宁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