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想了解哪方面的东西,大家有什么问题,直接问我好了,只要我知道的,一定说个明白。”

    “这样也好。”陈播站起来,转身对着后排的观众,说道:“大家有话就问,小沈是个百事通,机会难得,好好把握啊。”

    一个中年男子立刻举手,看到沈冲点头,站起来问道:“小沈同志,你说合拍双方可以共同享有电影版权,那么合拍的影片,是国产片还是进口片?”

    问的好

    沈冲几乎要为他鼓掌了。

    内地此时基本没有什么版权概念,对国外电影市场也缺乏了解,在中国合作制片公司的章程里,规定合拍电影,内地享有国内放映权,外资拥有版权……注3

    这可谓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在内地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国内放映,能赚几个钱?

    而电影拿到国外,票房收一轮,录像带收一轮,电视台收一轮,未来还有dvd收入,络流媒体收入等等,可谓一鸭数吃,内地只喝了点汤,骨肉皮全让外资独吞了。

    “这个问题很复杂,得先从国外的版权制度说起……”

    放映厅也摆了个小黑板,沈冲一条条的把当前海外的版权制度和放映渠道解释了一遍,最后说道:“所以我觉得,和海外合作拍摄电影,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尽量签署版权分享协议,而不是只要内地的放映权,毕竟这是细水长流的生意,可以长期为国家带来外汇收入。”

    “至于合拍电影属于国产片还是进口片,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依据国情,设定了一条底线,比如本国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剧组中本国的工作人员比例等等,如果超过这条线,就算国产片,没达到这条线,就是进口片。”沈冲放下粉笔,说道:“我在香港,搜集了很多国家的有关这方面的政策,如果有需要,我可以邮寄过来,或者下次到北京的时候带过来。”

    “小沈有心了,我们确实急需这方面的资料,我就不客气了,麻烦你邮寄过来吧,我们现在百废待兴,要抓紧时间。”

    “好的,我回香港了,立刻就办。”

    这时,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年约40的微胖女子站了起来,她表情严肃的问道;“请问沈同志,合作制片,应该如何审查?是根据国外的规定,还是我们中国的规定。”

    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沈冲自然不能含糊,说道:“来中国拍电影,在中国的领土上,自然是要遵守中国的规章制度。”

    “那要是合拍的影片中,出现了资产阶级腐化堕落的内容,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该怎么处理?”那女子非常严厉的说道;“比如这部《空山灵雨》,里面出现的女人裸露镜头,是对劳动妇女的极大侮辱,而且会让观众产生下流低俗的联想,陈局长,我强烈建议禁止继续放映这部电影。”

    我去啊

    《空山灵雨》里,只有徐枫换衣服的时候露了一下背部而已,哪侮辱劳动妇女了?哪里会有下流低俗的联想?

    “请问这位大姐是?”

    “我是北京市文化局电影审查组的。”

    一瞬间,沈冲觉得他对内地的电影审查制度太过乐观了——政策再宽松,也架不住审查人员的折腾啊……注4

    ————————

    注1:有兴趣的请百度报纸名字。

    注2:胡金铨和张艾嘉父子相称,以及《空山灵雨》的拍摄细节,都来自胡金铨夫人钟玲的日记。

    注3:参见《1982年中国电影年鉴》。

    注4:1985年,一部美国电影里有个镜头,是一男一女躺在被窝里,手脚都没露,北京市文化局的一个女同志打电话向电影局长投诉,说会产生不好的联想,要求剪掉,可见当时思想之保守。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二卷 第二十九章盘点()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将在10月30日召开,包括文学、戏剧、音乐、电影等各个文艺行业,共计800多人参加。

    电影工作者代表会议将在文代会结束后,于11月4日召开。

    文代会规格很高,国家主要领导人都会出席,与会的全是德高望重的人物,沈冲没资格去参加,电影工作者会议倒是有个列席的资格。

    想靠几次演讲和几个报告,就能影响电影政策的制定,绝对是痴人说梦,所以沈冲计划在电影工作者会议结束之前,一直呆在北京,一边写“香港电影进口内地”的可行性报告,一边和电影局的各路官员套交情,即使不能转动历史的车轮,留个善缘也是好的,反正日后少不了要多打交道。

    他四处活动,和人交流的重心,是电影的发行放映制度。

    在80年代,中影公司统购统销的垄断,硬生生的在制片厂和电影市场之间划了一条鸿沟,制片厂无法从火爆的市场上获利,赚不到钱,如此一来,制片厂一没动力,二没能力去拍摄高质量的好电影。

    没有好电影,观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市场就会萎靡,而且随着内地经济的突飞猛进,电视机也渐渐走入千家万户,如此一来,内忧外患,电影市场在90年代初跌落谷底,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就好比牛郎织女,一个兴致勃勃,一个饥渴难耐,却被银河阻隔,相互守望,相互流口水,却无计可施……

    能否打破中影公司的垄断,是内地电影市场能不能持续活跃的关键。

    电影的审查制度,具有非常浓厚的政治色彩,沈冲自认没本事去干涉,但电影的发行放映制度改革,他还是有几分把握的,因为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是一群人在战斗——全国所有的制片厂都有想法,像北影厂的厂长汪洋,就曾上要求放映制度改革。

    电影工作者代表大会期间,全国各大制片厂的主要负责人都会到北京,到时候交流运作一番,搞点花样出来,很有可能会有积极的效果。

    可惜,计划不如变化快。

    在电影局做了有关“合作制片”的报告后的第二天,沈冲就接到费利通发过来的电报。

    内容很简单,就几个字。

    苹果有意收购visicalc。

    这让沈冲大为惊讶。

    在历史上,visicalc发售之前,费斯特拉曾经主动去找苹果公司,开价100万美元,被华丽的拒绝了……

    而现在,苹果主动来收购?

    说实话,沈冲很心动。

    七,八,九三个月,visicalc卖了近13万份,每份99美元,扣去生产成本,发行宣传费用之后,毛利超过1000万美元,可谓完美的吸金怪兽。

    如果沈冲的主业是计算机行业,那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visicalc的,然而他的主业是电影,这让visicalc的价值大减,变成鸡肋了。

    visicalc确实很赚钱,可它只是一个由两个程序员做出来的电子表格软件,不是office套装,技术门槛不够高,虽然美国有完备的版权制度,不会出现盗版,但是没有专利,所以很快会出现山寨……

    办公软件是计算机行业最赚钱的领域之一,过不了多久,很多公司都会蜂拥而上,竞争之激烈,不亚于后世的智能手机市场。

    沈冲计算机虽然学的一塌糊涂,但至少懂得一个道理——软件和电影一样,都是不可能完美剽窃的,更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做出来的东西。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过不了几年,办公软件系统的开发,将会变得非常复杂,开发人员会以“百”为单位,代码将会以“万行”作为单位,开发周期会以“年”为单位,到那时候,沈冲哪有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和管理?

    在历史上,两三年后,visicalc就被lotus取代,而lotus没撑几年,又被office取代,因此如果不投入全力,苦心经营的话,visicalc很快就会衰败,并不具备长远的吸金能力。

    沈冲最看重visicalc的,是它的电子表格的专利,因为任何一个办公软件,都绕不过电子表格,只要拿到专利,日后只需要坐在家里,授权费就会滚滚而来,安逸又轻松。

    然而很可惜,虽然早早的就递交了申请材料,又找了最顶级的律师行,但在此之前,世界上从没有过软件专利,所以审核程序非常缓慢,visicalc上市后,其让办公效率产生飞跃的功能,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市场,让专利的审批,变得越发受人瞩目,在沈冲来北京前,《时代》周刊有一期,就把visicalc的软盘作为做封面,里面各路计算机牛人都对沈冲申请专利的举动口诛笔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