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了,那边有吃的。”张艾嘉一摆手,说道:“走吧,再不走就要迟到了。”

    一路上,沈冲坐在车后座上,观察者张艾嘉和罗大佑。

    罗大佑明显很迷恋张艾嘉,那表情眼神沈冲太熟悉了,宅男看女神都是那样子。

    张艾嘉表面上很正常,不知道是因为女人特有的伪装天赋,还是她对罗大佑没感觉……

    沈冲越看越觉得有趣。

    他对张艾嘉的认知,大都来自于前世各种影像资料,当和真人接触之后,幻想中的形象和现实中的形象,相互冲突,重叠,融合……搞的沈冲自己都说不清楚对张艾嘉是一种什么感觉,很欣赏她,也有想要拥有她的冲动,但远远没有达到看到情敌就吃醋发飙的地步。

    当前世的信息和现时的场面混杂在一起的时候,沈冲产生了一种看戏的八卦酱油党心态——哟,这两个家伙,当年的绯闻好像是真的。

    但是等等,当年不就是现在么?

    崩溃……

    音乐派对是在一栋名叫“香颂室”的咖啡店里举办的,沈冲到的时候,已经聚集了二三十个人的样子,他一进门,扫了一圈,就不由的感慨,运气真好注2

    有句俗话,叫做“一命二运三风水”,命好,那什么都好,沈冲穿越而来,手握金手指,就是命好。

    而运,运气,运道,对人的前途事业非常重要,最好的运气是什么?就是在一个行业爆发之前的刹那,恰到好处的进了那个圈子,进早了,做炮灰,进晚了,蛋糕分完了。

    所以佛家有云:机缘可遇不可求。

    这也是为什么“命”会排在“运”之前的缘故,对命好的人来说,别人求之不得的机缘,对他来说唾手可得……比如沈冲,他在香港电影新浪潮爆发前,进了电影圈,迅速结识了一大群日后的名角,抢占了先机。

    而今晚,他又进了另一个即将爆发的圈子——台湾现代流行音乐业。

    用不着张艾嘉介绍,沈冲认出来了好几个人:人群中最显眼的那个,是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的第一位天王巨星刘文正,那个在角落里发呆的,是后来的滚石王牌潘越云……注3

    张艾嘉负责组织,她匆匆交代了几句话之后,就丢下沈冲去忙活了。

    “真不简单,难怪能成为台湾流行音乐圈的大姐头。”

    沈冲看张艾嘉在人群中来回穿梭,很快就把乱糟糟的场面变的井井有条,不由的感慨了一句。

    他摸了一瓶啤酒,随便闲逛,凑在人堆里听人聊天,一会功夫,就收获了很多前世从没听过的小道八卦。

    大约七点半,音乐会正式开始,罗大佑在台上,用钢琴伴奏,自弹自唱。

    《闪亮的日子》,《痴痴的等》,《我们曾经年轻》,《歌》,《乡愁四韵》……

    沈冲听了一会,就听出好几首熟悉的歌,对罗大佑的音乐才华敬佩不已,才不过二十四五岁,就有如此耀眼的成就,而沈冲前世这个年纪,还奋斗在游第一线,一事无成。

    在音乐会的休息时间,一位戴着眼镜,看上三十左右的女子走到沈冲旁边,搭讪道:“你觉得怎么样?”

    “非常厉害。”沈冲由衷的说道:“他是我见过最有才华的歌手,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哦?”那女子追问了一句,“成就能有多高?”

    “中国的鲍勃迪伦吧。”沈冲轻轻抿了一口啤酒,说道:“也许是约翰…列侬?”

    那女子睁大眼睛,表达了一下惊讶,她指了指台上的罗大佑,问道:“你是他朋友?”

    “不算是吧。”沈冲摇头,“今天第一次见,张艾嘉带我来的。”

    那女子点头,说道:“我听她说过,你是香港来的那位电影老板?”

    “是的。”沈冲拿起酒瓶,和她的杯子碰了一下,自我介绍道:“我叫沈冲。”

    “陶晓清。”那女子又接了一句,“电台节目主持人。”注4

    “我是个资本家。”沈冲晃着酒瓶,也补了一句。

    陶晓清被逗的抿嘴一笑,说道:“你在国外留学过?”

    “没有。”沈冲反问:“怎么了?”

    “没什么,看你对西方音乐很熟的样子。”

    “一点也不熟。”沈冲耸肩一笑,说道:“我只知道鲍勃…迪伦和约翰…列侬很有名,有名的肯定是好的,我觉得罗大佑未来也会像他们一样有名。”

    “你可真风趣。”陶晓清大笑,过了一会,她又问道:“你既然是个资本家,又这么看好罗大佑,何不开个音乐公司,投资给他出唱片?”

    “说实话,我很想这么做。”沈冲喝了一口酒,说道:“但是一来我不熟悉音乐行业,二来我的主要业务都在香港,在台湾开唱片公司,没人照看,风险太大。”

    “可以合资嘛。”果然女人主动搭讪,都是有目的的,“我可以介绍几个想要做唱片公司的台湾人给你认识。

    ————————————————————————————

    注1:这个女子叫陈薇,15岁就进了魏家,比魏景蒙小30多岁,魏景蒙去世后,她写过《魏三爷的女人》等回忆录,在台湾轰动一时。

    注2:根据张艾嘉访谈,她曾在“香颂室”住过一段时间,举办过个很多音乐聚会。

    注3:罗大佑的出道之作,是为刘文正的电影《闪亮的日子》写插曲,此处潘越云为凑热闹,读者不必在意。

    注4:陶晓清是“台湾民歌之母”,台湾的校园民歌运动的推手。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一卷 第二十九章剪辑() 
“你觉得罗大佑怎么样?”

    “你想问哪一方面?”沈冲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侧着头看张艾嘉姣好的侧面,说道:“他的音乐还是他的人?”

    “用得着分那么细吗?”

    “好吧。 ”沈冲轻轻嗓子,说道:“他是个音乐天才,但是不适合做你的男朋友。”

    “哦?”张艾嘉瞥了沈冲一眼,问道:“为什么?”

    “凡是艺术方面有成就的天才,都比较脆弱,他们需要红袖添香夜读的温柔女子,你不是。”

    “那我是什么?”

    “你是摩拳擦掌夜加班的彪悍女子。”

    张艾嘉闻言哈哈大笑,她勉强把车停在路边,伏在方向盘上笑的喘不过气。

    过了好一会,张艾嘉才平复下来,她仍然趴在方向盘上,侧着头问沈冲:“那你说,什么样的男人才适合我这样的女子?”

    “我这样的。”沈冲义正言辞。

    “真厚脸皮。”张艾嘉又是一阵笑,“你也是个细胳膊细腿的文弱生,不怕我这样的彪悍女子?”

    “文明社会,靠的是脑子,又不是拳头。”沈冲一笑,打开车门,说道:“张姐,今晚月光不错,下来走走吧。”

    身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经济腾飞之后,从农业社会快速向工业社会进化,各种基础建设项目纷纷开工,整个台北就像是一个大工地,塔吊林立,和21世纪的内地很多城市仿佛。

    此时已是夜半时分,马路上没有一辆车,空空荡荡的,非常安静,明月皎皎,夜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阿冲。”张艾嘉抱着双臂,跟在沈冲身边,慢慢散步,她问道:“为什么说我是彪悍女子?我很凶吗?”

    “那只是个不怎么恰当的类比。”沈冲摸摸鼻子,说道:“你是一个表面很独立,很现代化的都市女子,和传统女子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

    “传统女子相夫教子,为别人而活,都市女子追求事业,为自己而活。”

    张艾嘉沉默,低着头踢着一颗小石子,过了一会,又问道:“你说我表面上是都市女子,也就是说我其实还是个传统女人咯?”

    “不是,这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沈冲摇头,说道:“张姐,你有才华,但是你没有方向,好像一个没有罗盘的小船。”

    他指了指远方的高楼大厦,又指了指背后的农田菜地,说道:“你看,那边灯火辉煌,是现代化的城市,这边黑灯瞎火,是传统的田园农庄,你站在路中间,向往那边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传统势力无处不在,就好像这夜色,让你动弹不得,你是一个夹在现代和传统之间,左右摇摆的女子。”

    张艾嘉咬着嘴唇,怔怔的看着沈冲。

    “张姐,除了我,别人都不懂你。”沈冲指了指自己,说道:“我就是一辆可以让你开往美丽新世界的汽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