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诊所去穿越-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他们二人的震惊,老头似乎没有感觉到异常,他又靠回了墙上,慢悠悠的道:“后来,我听村里其他老人说,以前也有过这种天气,同样随后就有大灾,或当年冬天,或第二年春夏,雪灾,地动,水灾,天火,只要出现了这种忽然变暖的天气,这大灾就跟着来了!”

    苏远成又问道:“天火,那是什么?”

    卫昭也正想问,难道这里有火山?火山喷发被叫做天火?

    就听老头道:“天火,就是地滚雷,晴天起火,烧山毁村,人呐,跑不了!”

    地滚雷?

    卫昭恍然大悟,这个他倒是听说过。

    苏远成见他似乎知道什么是地滚雷,赶紧问他:“少爷,什么叫地滚雷。”

    卫昭道:“这个我也是听说过,没见过,据说是下雨前打雷,会出现的一种火球,从天而降,然后点燃地上的草木,就会引起大火,不过据我所知,地滚雷并不常见,而且它只在有些地方出现,比如沟谷或者空阔的平地上。”

    苏远成听后连连点头,这么厉害,那这暖冬实在是太可怕了。

    他转头问老头道:“老爷子,你既然知道暖冬以后会有大灾,怎么还在这里晒太阳,赶紧回家去吧,准备东西啊!”

    老头慢悠悠的站起身道:“我妻子皆亡,棺材寿衣这种东西,我死了也没人给我穿戴埋葬,没什么可准备的,还能活一日,就过一日了!”

    说罢揣着手,慢腾腾的往街上走去,苏远成冲着他的背影喊道:“谁让你准备这些了,你这老头…”

    卫昭拉住他,“罢了,由他去,你别嚷,引起恐慌就不好了。”

    苏远成垂下衣袖,有些丧气,这老头,说了这么个骇人听闻的消息,就跑回去准备等死了,真是……

    “少爷,你说真的会出现大灾吗?”他忽然又精神一震,拽住卫昭的袖子。

    卫昭抬头看看天,摇摇头道:“不知道,天灾是最难预测的东西,要不也就不叫天灾了,不过,这反常的天气,确实不是好事,防着点总没错。”

    “那咱们怎么办,准备些什么东西?”他抬头看看医馆,又道:“唉,要是大雪还好说,我回去多准备些衣服鞋袜,多收些柴火备着,宅子也再修缮一番,要是地动,咱这医馆和酒楼可就不一定经得住了。”

    卫昭在医馆为了方便,穿的都是窄袖的衣服,此刻他学着老头的样子,将手踹进怀里,然后往医馆里走,这件事情,他还是得回去好好思量一下。

第一百三十六章 地方志() 
苏远成还在掰着手指算要准备的东西,还有得回去安平村里跟大家也打个招呼,等等之类,一回头,发现卫昭已经回去了,赶紧小跑几步追进去,不过卫昭已经开始忙起来了。

    他看看外面的天,暖绒绒的阳光,也不知道所谓的大灾什么时候会来,不过,在大灾到来之前,他还是应该先去方老爹那里看看。

    玻璃烧制出来自然是要卖的,卫昭早就知道这东西能赚大钱,所以一烧出来就送了梁知府和陆通判各两成股子,抱紧大腿,以防有人看中玻璃的利益,从中作梗。

    如今靠上了锣巷府的第一把手,他可就等着发大财了。

    苏远成匆匆换了衣服,去城西和方老爹商量事情,卫昭则去找了王老大夫。

    王老大夫回到锣巷府也快二十年了,倒是听说过三十年前的事,不过之前有没有过类似的情况,他不是十分清楚,单凭三十年前那一次事件,并不能证明后来的大灾和暖冬之间的关系。

    “不过,这种事情,各地的地方志一般会有记载,不如你去知府大人那里问问,看看能不能从地方志上,找到什么规律。”

    王老大夫和另外几个大夫都不能肯定暖冬之后必有大灾的说法,只能建议卫昭去知府大人那里寻找答案。

    卫昭点点头,为今之计,也只能去衙门看看了,若那个老头所说为真,他必须早一点做准备,以应对之后的大灾。

    梁知府正在后宅的书房里看书,听说卫昭求见,就让人带他去书房。

    “地方志?”听说他要看地方志,梁知府十分惊讶。

    卫昭点点头道:“对,依那老头所说,这样的异常天气以前曾多次出现,那地方志里应该记载了,或许我们可以查查是否确有其事,然后找找其中有什么规律,提前做出预防。”

    梁知府一听,正色起来,赶紧朝外道:“天河,去叫人将历年的地方志取来…”

    门口的天河应是而去。

    梁知府道:“本官也对三十年前的事有所耳闻,不过却一直以为不过凑巧,莫非,还真有关联不成?”

    卫昭点点头,“天气异常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多数是大范围的,比如相较往年来说,忽然多雨,忽然干旱,忽然变冷变暖,都是天气异常,它本身就是灾难的一种,而有些异常还预示着其后还会有一系列的灾难,所以如果我们能知道这种异常的规律,找到对应之法,或许可以提前预防,避免更大的损失。”

    天气异常的原因真要解释的话,得从天文,地理,人为,很多方面解释,一时半会解释不清,也没人能听懂什么太阳辐射,潮汐运动,板块移动,地球自转的,他只能这么说,尽量让人能明白,当务之急,还是赶紧找找地方志是否有记录过这类异常。

    天河动作很快,没一会儿就和衙门里的几个衙役抬着两个大箱子进来了,身后还跟着衙门的一个书吏。

    “大人,这是锣巷府近百年的地方志,不知大人要做什么用?”书吏进门后给梁知府行了礼,这才问道。

    卫昭打开箱子,看到满满两大箱的书卷,整整齐齐的码在箱底,龇了龇牙,这么多,这得看到什么时候去!

    “你再去叫几个人来,务必在今晚之前,看完这些书,找出其中记载天气异常的年份,及之后一年内当地发生的大事,记录下来。”卫昭见梁知府朝他看过来,赶紧道。

    书吏看看梁知府,见他点头了,才出去叫人了。

    卫昭从箱子里拿了几本,自顾自在一旁找了椅子坐下来,翻看起来。

    他拿的是放在最上层的,是近些年的记录,今年的记录也一并送来了,关于天气异常的倒是没有过多的记录,只是说夏天的雨水少了一些,不过卫昭注意到,在今年的记录里,有一条是关于落凤寨洗劫榆平村一富户,官府出兵剿匪的,他平静的面容一瞬间泛起仇恨,双拳紧握,险些把手里的书本揉坏了。

    好在他及时稳住了情绪,换了一本,继续翻看起来。

    书吏叫来了个人帮忙,梁知府,还有天河,随风也各自翻看几本,终于在天黑之前,看完了所有的记录。

    卫昭让他们将记录下来的东西递给他,翻看一番,然后放到桌子上,面容凝重,双手交握,垂眸沉思。

    “怎么样,是否有什么规律?”梁知府拿过纸张,低头看起来。

    卫昭揉揉手腕,又喝了一口桌上的凉茶,这才道:“看来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一百多年的地方志记录里,锣巷府暖冬出现过三次,一次是一百年前,整个冬天都比往年暖和,第二年,就有旱灾发生,整个夏天都没有下雨,同时还爆发了蝗灾,导致锣巷府闹了饥荒,死了不少人,还发生了瘟疫。

    第二次是在八十多年前,距离第一次暖冬只有十多年,刚刚休养生息,焕发生机的锣巷府,又遭遇了一次水灾,大雨下了半个月,农田被淹,大河泛滥成灾,水退后浮尸遍地。

    第三次就是三十多年前,而且并不是整个冬天都温暖,而是暖了一个多月突然降温,冰冻三尺,大雪成灾,之后第二年又发生了地震。

    这时候的人,少有长寿的,前两次暖冬,经历过的人基本已经死了,所以很多人并不清楚以前的事,只记得最后一次暖冬,而且人们并没有将后来的地动和前一年的暖冬联系在一起。

    卫昭又看过其他的记录,比如有一年夏天忽然变冷,下了几次冰雹,不过后面没有别的灾难再发生。

    还有一年发生过地动,不过并不严重,地动前也没有其他的异常。

    所以天气异常和大灾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暖冬之后,确实有其他的灾难发生,而且不一定是什么灾难。

    卫昭揉揉额头,有些头疼,他将情况和梁知府说了一番,在场的其他人听后也紧皱眉头,互相对视一眼,然后都看向卫昭。

    “卫神医,既然暖冬之后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