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诊所去穿越-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神医,既然暖冬之后真的会有大灾,那咱们又该怎么预防?谁能知道这暖冬以后会是什么大灾?”

    卫昭低着头,半晌他才理顺思路,道:“不管什么灾难,做好应急预案,这总是相通的。”

    听他这么说,所有人都眼睛一亮,期待的看着他,等着他的后文。

第一百三十七章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梁知府也双目囧囧的看向他。

    卫昭点点头,对于突然发生的灾难,他没有办法,但是既然已经可以预知接下来会发生的灾难,他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尽可能的减少灾难的损失。

    “应急预案的意思是,应对一些紧急情况,我们提前做好准备,这样在事情发生之时,我们就可以最快的反应过来,最大化减少损失。”

    众人听罢,连连点头,然后有人问道:“可是咱们不知道这紧急情况什么时候来,来的又是什么啊?”

    卫昭抚掌一笑道,“一招鲜吃遍天,虽然说灾难不同,但咱们的准备却是大同小异的,咱们就以一招应万变!”

    梁知府等人已经都坐直了身子,书吏习惯性的拿起了纸笔,准备记录了。

    “人生五件事,吃穿住用行,咱们一件一件来分析。”

    “先说吃,不管是水灾,旱灾,雪灾,还是地动,粮食肯定是要准备的。”

    众人连连点头。

    “粮食有朝廷的粮仓,如果真有大灾,开仓放粮首先要保证粮仓有粮可放。”

    梁知府点点头,书吏也快速的记录下来,这个就是他这个知府大人需要考虑安排的。

    卫昭接着道:“吃,不光要让粮仓有粮,也要让百姓家里有余粮,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嘛,这样一旦真有灾害发生,百姓就不会恐慌。所以,在灾难发生之前,粮食是重中之重,大人可以考虑下令减少酿酒之类的耗费粮食的事情,同时遏制粮商为灾后居奇而屯粮等。”

    知府大人连连点头,先捋个大概,至于怎么将这些命令落在实处,可以在慢慢商议。

    卫昭也是这个意思,他接着道:“再说穿。穿衣不光是遮羞,也是保暖,所以,穿这一项不光要让百姓准备好过冬的衣物,还需要准备柴火,暖炕之类过冬取暖之物,不要再发生三十年前那种以为不会变冷,而生生冻死的事情。”

    “住,这个比较复杂。因为贫富的差距,有些人住的是结石的青砖大瓦房,有些人则是茅屋土坯房,所以,在住这方面,需费些心思,让人去挨村挨户的调查,将所有危房,比如吹风就倒的茅屋和不经雪压雨淋的屋子登记在册,责令修缮,并且通知他们,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要迅速撤离,去往安全区域。”

    “安全区域?”

    卫昭点点头,“这个是我要重点说的。”

    众人全都认真的听着,不知不觉间,书房里已经来了特别多的人,卫昭将百年来受灾的情况统计出来之时,衙役们就去通知了府衙的大小官员,此刻都已经来了。

    “这安全区域,就需要知府大人多费心了。首先,在锣巷府管辖内,所有村,镇,城,都建立一个或数个安置点,可以是建筑坚实的祠堂,书院,庄子等等,并告知附近的居民,一但发生紧急情况不要慌乱,迅速撤离到安置点,由专人负责安置点的安排,平时这些安置点正常使用,只在意外发生时,临时征用。”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听的聚精会神,妙啊,这样的安置点准备好,一旦有雪灾,或者地震,都可以在这里暂住,以待后面的安排。

    “同时这些安置点要制定专门的规矩,同时基础设施要完善,比如在安置点的负责人是谁,让百姓知道,一但安置点启用,该听谁安排,而不是乱哄哄的一锅粥。”

    “基础设施则是指安置点启动以后,要保证这个安置点可以庇佑前来的所有人,所以,常用的药材,锅灶,水池,茅厕等等都要齐全,定时更换修缮,这些都由各个安置点的负责人来负责,而费用则需要官府想办法,这个在另说。”

    众人听了又是一阵点头,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都露出不合时宜的微笑。

    卫昭虽然是在说大概的办法,但是这些人都是人精,以前是没有想过灾难还能提前做准备,所以众脸懵逼,现在被卫昭一点拨,一个个茅塞顿开,只恨不得立刻去把这些事落到实处,然后等着看成果。

    说完了住,卫昭接着说行。

    “行,算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一个,而且关于行,我有个建议,这个平时也可以用到。”

    一众官员又是眼眸发亮,他们中不少人和卫昭不熟,算第一次见到他,但是光是听他之前的话,就已经对他十分的信服了,他先前的主意都这么惊艳,想必他再提什么建议,也一定是好建议。

    卫昭被他们这目光看的有点不好意思了,他这个建议,真的是个很小的建议,“衙门可以设立专门的道路养护队,专门负责道路修缮,平时就负责看哪里的道路桥梁被水冲坏了,修补一下,若是遇到灾年,就负责修路救人,比如大雪封路,就由他们想办法开路之类。”

    卫昭想的是术业有专攻,如果有专门的人负责修路,他们就会在这一方面专研,说不定可以发明什么省时省力的推土设备,搞不好还能研究出硬化的马路呢!而且后世不是常说“要想富,先修路”,他这也是想让这些人重视架桥铺路,发展经济。

    谁知他的这个建议却是让众人十分失望。

    衙门里是有专门负责这方面事宜的部门的,每个衙门,不论大小都仿照朝廷的六部设立了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与中央六部相对应。

    工房掌工程营造,修理仓库,起盖衙门等事,修桥铺路也归他们管。

    所以他这个建议,基本上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建设性,不过他们也没有开口驳卫昭的面子,只是讪笑着道了谢。

    卫昭从他们的神情就明白了自己这是白说了,转念一想,才明白其中的缘由,笑了笑,不再想这个事情,转而说起了最后一个。

    “用,这个不用多说,最要紧的就是前三件,吃、穿、住,如果这三个问题解决了,那行、用基本就解决了。”

    梁知府点点头,看着书吏已经记了好几页纸,道:“嗯,确实如此,那其他…”

    卫昭道:“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还没说。”

    最重要的?所有人刚准备讨论刚才卫昭说的“应急预案”,又听他这么说,猛地都转头看向他。

第一百三十八章 演习() 
卫昭揉揉额头,“要让百姓做到临危不乱,有序撤离,还是要让他们先熟悉紧急情况发生时的自救和撤离。”

    众人听的都皱起了眉头,这怎么熟悉?难道先放几把火,推几个房子?

    卫昭道:“首先,关于会不会发生灾难的事儿,咱们并不确定,所以不能直接和百姓说,免得造成恐慌,影响正常的秩序。”

    梁知府连连点头,确实,如果他现在贸然告诉百姓,不久会有大灾,这是造谣惑众,若是被人参奏一本,他这知府就算当到头了。

    但是如果不和百姓说,又怎么才能让百姓知道这个“应急预案”,从而在大难来临之时,从容应对,减少损失呢?

    这知府的位子,他已经做了好几年,如果暖冬之后真有大灾,不管是什么样的灾,朝廷总是要追究他这个父母官的责任的,那他这锣巷府第一把交椅,就该交出去了。

    反之,他能提前应对,使百姓避过祸事,那他的功绩必然会让他再往上升一升,甚至留名青史也不是不可能。

    但要提前应对,就要先告诉百姓实情,这就又绕回来了。

    他想了半晌,还是没什么解决的主意,又将目光看向卫昭。

    既然他提出这个问题,那应该是有了什么思路。

    卫昭确实有些想法,在现代时,很多学校,公司,每年都要举行消防演习,地震多发地带还经常进行防震演习等等,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一些简单的自救知识,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一些紧急情况的自救,互救知识。

    这种演习能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提升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协调配合能力,从而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这个时代的官府有绝对的权威,百姓对于官府的任何命令,都能做到令行禁止,所以,如果能由官府制定这样一套“演习”,让百姓配合,每年各地进行几次,可以让百姓熟悉灾难发生时的自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