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工匠心-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铜质地比泥土硬,可又比印石软,介于两者之间,让鲁善工的刀工更近一步,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其实严格说起来,錾刻也是属于细金工艺,属于八大技巧之一。如果跟掐丝结合,那就是扬名世界的杰作,掐丝画珐琅,也就是俗称的景泰蓝。

    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

    在铜质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民间传说元朝初年,皇宫失火,金銮殿与众奇珍异宝烧成一片灰烬。但废墟中多出一件色彩斑斓晶莹闪耀的宝瓶。

    群臣惊讶,献给皇帝,说是上天所赐。皇上得到此物爱不释手,当即传下一道圣旨,调集京城所有能工巧匠,限期三月仿造,如若不然,全部杀头。

    圣旨一下,可忙坏了京城里九九八十一家手工坊的工匠们。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不能参透这上天所赐的工艺。最后只能求助于京城第一名匠,巧手李。

    传说他是女娲后人,因其善做奇巧工艺,才被人们誉为巧手。巧手李称女娲娘娘身披霞衣、脚踏祥云给其托梦说:宝瓶如花放光彩,全凭巧手把花栽,不得白芨花不开,不经八卦蝶难来,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

    巧手李参透此梦,原来皇宫大火,金銮殿里宝石金银烧熔在一起形成此瓶。并下圣旨,不论制作多少宝瓶,均归皇宫所有,因为这种珍品是皇宫里一场大火烧出来,于是人们都称其为奇宝烧。

    后来发展到明清,更是宫廷御用,因其精美,被誉为: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

    上次在故宫见到的乾隆冰箱,就是利用景泰蓝技术,当年朝廷专门在造办处中设置珐琅作,制造宫廷专用器皿,景泰蓝与雕漆、金漆镶嵌等行业,得到空前发展。

    民国最牛逼的老字号老天利,造办处工匠流落民间开的买卖,仅一家半年交易额就达15万,雇工350多人,远销全世界。

    小鬼子来偷师,结果学个皮毛,所谓七宝烧就是仿制传统珐琅工艺,可它的釉色亮丽有余,但是不带釉中的掐丝。

    燕京八绝,即花丝镶嵌、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最能代表宫廷工艺最高水平,很多都是造办处工匠传承下来,博大精深,堪称绝学。

第195章 史上最牛包工头() 
    鲁善工心满意足从诚和楼离开,幸亏出身琉璃厂,人脉关系深厚,换成其他地方还真不知道如何刷经验值!

    回到家,蛇首和鸡首暂时不能曝光,毕竟动静太大,十二个其中八个已经回归国内,只剩下四个不知所踪。

    现在自己手里突然冒出来两个,这可是要上新闻联播的重磅炸弹,如何操作需要仔细研究,这个刷声望的机会千载难逢。

    暂时先放在一边,拿出九龙九凤冠,现在细金手艺已经小有成就,可以开始修复破损。

    主要集中在点翠部分,有不少残缺遗失,拿出诚和楼珍藏的软翠,一点点补上,很快让凤冠焕然一新。

    至于花丝部分没有太多问题,只不过细节有点轻微变形,略微整理就完好如初。

    鲁善工在阳光下欣赏着九龙九凤冠的华美,感叹不愧是燕京八绝之首,换成普通人来评价,还是这种工艺震撼人心。

    黄金、珠宝、玉石,加上巧夺天工的手艺,难怪连九五之尊都要把它高高顶在脑门上,这就是皇权的威严。

    这段时间运气不错,无意间找到一门寻宝秘诀,虽然金手指大部分时间不太灵光,可一旦有发现,那就算大赚一笔。

    把宝贝放进保险柜,等云龙岭别墅完工,自己也弄个藏宝室,最顶级的安保设备,没事也把玩几件国宝爽一爽。

    重新拿出设计图,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精确数字和线条,震撼道:“不愧是最强包工头的雷家!”

    样式雷!

    建筑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

    前几天火的一塌糊涂的国家宝藏节目,豆瓣评分高达9。5,其中有件宝贝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超级牛逼,因为国内五分之一的世界文化遗产都跟它有关。

    这件宝贝,就是《样式雷图档》,绝大部分你能交出名字的建筑,都是人家建的!

    故宫、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清东陵、清西陵等等……

    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宫廷建筑匠师家族:雷发达,雷金玉,雷家玺,雷家玮,雷家瑞,雷思起,雷廷昌,七大高手。

    一个人牛逼很正常,一家子各个好像开个挂?

    那才是真正牛逼!

    1683年为修建皇家宫苑,工部营造所面向全国招募能工巧匠。年逾花甲的雷发达,以艺应募,从金陵来到京城。恰逢康熙重修三大殿,很快雷发达就从众多工匠中脱颖而出。

    主持紫禁城重修设计时,大胆创新,保留中轴线上大殿建筑的严格对称,但轴线两侧建筑物排布只求大致对称,而在细节处寻求变化与不同。

    既突出中心,体现居中为尊,又形成统一而有主次的整体。雷发达创新的这一建筑模式,在日后数百年,对建筑美学产生重大影响。

    晚年他写下《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工程营造录》,成为古代建筑设计的指导典范,沿用至今。

    但真正“样式雷”建筑世家的帷幕,是雷发达的儿子雷金玉正式拉开,雷发达死后,雷金玉留在营造所,出场秀是从挽救一场危难开始。

    那时紫禁城太和殿正在修缮,因缺少大木头,官员们便从明代殿陵中,拆取一根金丝楠木换作太和殿大梁用料。

    工程竣工之日,要举行上梁典礼,康熙帝亲临现场观看。没想到这个节骨眼却发生意外,脊檩怎么也合不上榫,工部官员吓得满头大汗。

    幸好一位官员机敏,赶紧找来雷金玉,他二话不说,持斧而上,啪啪几下,大梁轰隆一声,稳落到位,丝丝入扣。

    康熙大喜,封雷金玉为内务府总理钦工处掌案,赏七品官,食七品俸。

    直接对宋代以来沿用的斗拱进行改进,以卯口宽度为基本尺寸,斗拱变斗口的新模式,从此建筑所用柱子梁枋的粗细、高低,都是以斗口为基本单位来计算。直到现在,这项木工技艺仍无人撼动。

    后来奉命建造京城第一名园,畅春园,结果康熙专门写下畅春园记,以九五之尊身份为他点赞。

    雍正即位开始大规模修建圆明园,雷金玉已年过六旬。但雍正不嫌其老,命其担任圆明园样式房掌案,也就是圆明园总设计师。雷氏家族从此迎来掌控皇家建筑的样式雷时代。

    因对圆明园设计建设作出卓越贡献,雷金玉70大寿那年,雍正命皇太子乾隆,书写古稀二字匾额,赐予雷金玉。

    死后风光大葬,荣归故里,一个工匠能得到如此礼遇,堪称百年难得一见。

    后来的事也一波三折,堪称宫斗大戏。雷金玉去世后,雷家失去样式房掌案职位,于是便举家迁回原籍。

    但只有一个人坚决不肯回去,就是雷金玉第六位夫人张氏,她带着三个月大的儿子雷声澂留在京城。居然不顾礼教束缚,怀抱幼子在工部泣诉,终于为雷声澂争得成年后重掌样式房的资格。

    雷声澂成年后,成为第三代样式雷传人,虽然执掌样式房工作,但由于缺少行家的指点帮助,因此技艺平平,并没大的建树。

    为重振样式雷的辉煌,把精力用在教育儿子上,终于培养出雷家玮、雷家玺、雷家瑞三个大师级人物。

    开始三人成为铁三角,牢不可破,又遇上好大喜功的乾隆,六下江南,旖旎精巧的园林景致让皇帝难以忘怀,便想用京城西郊山水再现柔婉明丽的江南风光,于是三山五园工程热热闹闹地开工。

    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就连清东陵都是他们修建而成,雷家又享受百年荣光。可惜样式雷到第五代,雷家玺61岁猝然去世,当时儿子雷景修只有22岁。

    雷家玺觉得儿子经验尚乏,就把样式房掌案交给同事郭九。好在雷景修深知父亲临终用意,从此潜心技艺,诚心接受郭九指派,在经过24年卧薪尝胆后,终于以高超技艺争回样式房掌案。

    也是因为他的隐忍,偷偷整理祖上传下来的设计图纸和烫样模型,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时,迅速转移到自己家中妥善收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