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曲尽星河-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禾早不是当年的秦禾,更不会害怕一大堆乱民,就给下车了。骑士们也纷纷下马,拱卫出来一片空地。

    陈天一还没上去拜见,周遭就有人簇拥,他们反倒是紧张,互相提醒:“是公主。公主下车了。”

    狄阿晟在母亲怀里抬头,到处乱看,突然大叫一声:“阿妈。我看见阿虎阿哥了。”秦禾信才怪,觉得他又想骗人,到处跑,没好气地说:“你看错了。”

    李虎却吓了一跳。

    他没想到自己阿弟的眼这么尖。

    狄阿晟仰天就闹,憋着嘴唇咧咧:“阿虎。我不喜欢捉迷藏,你快出来。”他啊啊就是尖叫,又蹬腿,又挥舞胳膊。

    分明是个不懂事的顽童在闹他娘。

    秦禾二话不说,放下来,摁上就揍。

    这什么、什么呀。

    一群要说两句气话的人,步骤全被打乱了鼓起勇气上来的几个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狄阿晟还在大闹,秦禾又没办法,她本来就管不住孩子,只好一手摁着狄阿晟的脑袋,一手捉着他后领,免得他一阵跑,不然,待会儿将士们,还有自己,还得把这淘气小孩逮回马车,而为了不忽视站在面前请愿的人,就这样问:“你们有什么要给我说吗?”

    有人说了:“公主殿下,我们就是想问问你,你到底是向着东夏,还是想着朝廷?”

    秦禾迟疑了一下,她虽然出身公主,其实没有多少机锋心计,张口就问:“你们怎么这么问?不都一样吗?”

    有人太靠前了,郡里的兵丁不等鱼鳞军有啥动作,就横枪推他们回去。

    人群讨论一样乱嚷。

    又有人的声音因为高亢冒出来,大声说:“你为什么还要回东夏?都打仗了,你为什么还要回东夏?”

    这跟狄阿晟口气差不多。

    秦禾苦笑了,笑着笑着,涩涩的眼泪就下来,眼睛变红。

    人因而沉默。

    她轻声说:“我夫君在东夏,我不回东夏,我去哪呀?”

    她哽咽说:“一回来,就不断有人劝我改嫁,一说走,一路上都有风声,说要把我留在朝廷,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我不改嫁,那是我爱我夫君,我要回去,那是我害怕他会发疯。我不想让你们打仗。咱们本来就是一家人。为什么要打仗呀。你们死了,我难过,东夏的百姓死了,我也难过我也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我也不知道我下了马车,站在你们面前对不对,能教我的人都不在我身边,只是想到我夫君曾在武县捉住我的时候说,这天下的百姓是你家的鹿呀,你不在意他们,就会失去,他逮着我去看那些惨死的平民,我就一下晕了。虽然是晕了,但我觉得他说的好有道理,现在他拥有了东夏,也没有丢弃这些道理,日日都在为东夏的百姓操劳,一想起这些,我就连忙下车了,害怕你们觉得我轻视你们,不想听你们要给我说什么——可你们也要想,你们让一个出嫁的女子不回自己的家,你们让她去哪?”

    百姓、学生一时鸦雀无声。

    本来有人要提东夏人搬迁带来的烦恼,这一刻,你还认为你的烦恼来自于人家那儿吗?

    ***今天更的不太质量吧,都快六点了,想删掉重写,却会断更,只好发了吧***rg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九十三节 当众两问() 
接下来李虎已经不在场了。他只是担心小妈受阻,见场面可控,已不敢久留,带着狗栗子离开。

    官道入城处,东北方向上来,布满官道,又被兵丁调整隔开的百姓和学生,已渐渐散到两侧,陈天一略一迟疑,在两名家族武士的帮助下,走上前去,整个场地,变成了他一个站在官道上。茶楼在官道的西侧,下头泊着车马,站着裹着披风的少年才俊,而刚刚为躲避百姓文士的一些官员现在也在那儿簇拥,相互之间在寒暄。士卒们刚刚松了一口气,眼看一介贵少带着两个武士重新堵路,站在官道中央,西侧这边毫无动静,东侧的士卒却是驱赶不驱赶两可间。

    西侧官员喊话通知西边的士卒,大声吆喝:“都不得无礼。眼前这位是魏博五骏的陈天一郎君。”

    玉树临风的陈天一站在官道上。魏博只有四骏,张冠先,陶一儒,赵子传,申明川,这是眼下最出风头的四个年轻人,刘阀刘统勋大权在握,自己的儿子刘子墉却因为容貌上略有瑕疵,鼻子边长个瘤子,都不在列根本没有陈天一之名,一来他年龄小,二来他刚回魏博不太久,未来陈天一能不能竞争掉四骏中的某一个,成为其中一员犹未可知,可这边与他一道的文士张冠先,却是四骏之一。

    陈天一身无官职,朱阀虽大,籍贯地又非备州当地,官员一时不知怎么赞誉,见张冠先都对陈天一很恭谨,而茶楼下头停泊着的朱氏车马华贵,干脆把四骏加一,放陈天一到第五骏的位置上。不过这第五骏,丝毫不弱于前面四个官宦家公子哥,陈天一穿着一件飒爽的右衽外裹纱的华锻青底袍,腰下绰剑,上头点银花冠弹出一朵红绒球,冠玉一样的面容边,两缕漆黑的鬓发披散过肩,无论士卒百姓,官学中人无不相互告知:“这位是陈天一公子,原来是五骏呀,真是倜傥风流,一表人才。”

    褒誉响在身后。

    陈天一回头,向他们微笑致意一番,回过头,躬身长揖,称呼道:“姨娘。我是朱氏陈天一呀。”

    秦禾一眼给认出来,欣喜道:“原来是金花君的孩子。不是在东夏读书,怎给回来了,昔日在渔阳,都叫不去我们家。”陈天一送往东夏上学,一半在北平原一半在渔阳,只是国内人很少知道,朱氏也不会拿出来议论都以为他入学北平原的黄埔学府,却不知道以他的年纪,才刚刚够格入大学不久。黄埔名气大,几经搬迁,代指了东夏的官学,但实际上它只是官学的一所,因为对年龄有要求,陈天一和嗒嗒儿虎所入官学,虽然都相当于大学,却都不能算黄埔。

    最有意思的是,最近几年,东夏的学政司为了体现孩子们入学公平,拔高黄埔,取消以前黄埔结业生的黄埔资格,曾经的黄埔生统一叫黄冈生,而黄埔成了学上学,在黄埔上学的学生不能再自称黄埔学生,只在通过大学,官学中接受了选拔,才能冠以黄埔结业,而为了避免李虎这样的学生特殊化,打小塞去镀金,在年龄上有着极为苛刻的限制。

    黄埔学堂在北平原极大,在国内分校好几个,但去年一年,挂着黄埔生名头结业的只有二十三人。

    你若翻看他们的履历,你就知道,他们不是学霸,而是久经磨砺的各行英才,最大的四十六岁,最小的二十七岁。这就是郭嘉上书给概括总结的:不禁入学,不准挂冠从业,为学无止境,学之业有成否在人,不在于学府,学府之声隆,在于所出者众今有黄埔结业之名者,东夏军政工争用之,内中滥竽充数,当改之,其余官学,受教多年,不以大学视之,当改之。

    狄阿鸟读了也不由叹气。

    反对者挺多,他就反问别人:“为了能让当年随孤征战的诸将诸工诸官上进,黄埔予以准入,然字都不识的人进了黄埔,再出来就是英才了?对夏士何其不公。只有普天造才,士以己才谋职,国家才不乏才。既然黄埔有名,孤就灭了黄埔之名。”

    这事要发生在靖康,士林不笑死才怪。

    他们所熟知的东夏学府黄埔,狄阿鸟和他年轻的官员一句话就给灭了,这不是乱政吗。

    但他们却不知道,东夏没有了黄埔之后,遍地大学,名师巡回执教,而士子出了官学谋任差使,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只看出身何校,用人方考察的不是他们的业校,而是他们的才能和成绩,全国各地的学生也自认为一样,等于得到上进的激励,无形之中大大缓解了用人的缺口。

    人们都以为陈天一去黄埔,问起的时候,陈天一能说不是吗?

    陈天一紧张。

    这个去不去他们家,能够把真正上的什么学给带出来。他连忙说:“姨娘不知。家中无人操持。母亲把我喊召回来帮忙。”说完这个话,他又知道自己说错了,这个操持产业,在士林中并不是什么光荣事。他在心里长叹一声,知道无法挽回,就直入正题:“母亲不能远来保郡,就让甥儿在此等候,送上姨母一程。”

    秦禾还想说不让送,想告诉他自己二哥在魏博,自己也没经过,只是相互派人道了些珍重的话,因为知道陈天一的身世一二,知道这是狄氏家族的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