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荣伟玲文集-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认同”这一概念,完全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因此他向我们展示这一真理:万物都在无常变化之中,它们并不独立存在,并且空无自性。

    当你深深觉察到这一点时,一切执著都消失了,包括对你自己的执著。

 

    然而,无论在理论上你如何完美地推演,它都不可能取代你内心真实的觉察。换句话说,无论你看多少佛学书,都不能替代简单朴实的禅修。是的,你得坐下来,你得有点耐心,观呼吸,觉念头,等待体验从你内心升起。

    读书当然是重要的,但它不是最重要的。六祖没有读过书,你要明白,有时候在知识上穷根究底,反而变成了显现真理的干扰。

 

    就好象谈恋爱,你不能从书上找对于爱情的描述,你得自己去恋爱,去快乐和痛苦,然后你说,我知道了,也许我说不出来,但是我知道了。

 

                                     2008…9…7
观感与因果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转摘 | 时间:2009…07…12 | 每个人都以他独特的步态,行走在这大地之上! 
    天空是一样的,云彩差异不大,然而人们感受它的方式却根本不同。

 

    一位生活在黑暗痛苦中的少年写作文,“今天我们去春游,天上一片乌云。”这就是他心中的世界。我拿给他同样满面愁云的父亲看。

 

    在另一个时空里,圣哲泰戈尔写道:“当我从马车上下来,看到一片乌云正笼罩在阳台之上,带来一片凉爽,不禁感到无限欢乐。只有一个通过这片乌云,体察到神之爱的人,才能获得这无法言喻的自由。”

    

    真正深邃的道理,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这使我在讲述“佛道哲学”课程的时候,感觉就象一个“自己的骗子”。然而一些学员用他们的改变来让我得到安慰。一位女学员说,我似乎什么都没听懂,什么都没学到,然而听“佛道哲学”课程以来,内心常常生发喜悦。我体察到了这个改变。”

 

    我正是我想要的。

 

    我不是想要大家学到一些“知识”。知识是非常其次的,这个道理,广州的谭先生应当反省一下,你太迷恋于理智上的确定性了。这种需要确定的感觉,反生迷茫。它是由缺乏安全感生发出来的——按照精神分析的说法;按照佛教的说法,这是你的业。

 

    我知道你看到这里会笑。能笑,能抽离物外来觉察自己,这就是救赎。

 

    这也是我想对深圳的“湄表姐”说的。当你开始出现抽离自身,来观看和觉察“情绪中的自己”时,一个重大的转变已悄然起步。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一个重大的调整,有时候就在一秒种里初次显现——然而它可能是重大转变的开始。当然,为着这一秒种的改变,之前我们已经做了足够多的铺垫与努力。

 

    我们是人。是人,就有共业,那就是在欲海中沉沦。没有欲,就没有一切的冲突,也没有一切的罪恶;也就不需要觉悟与拯救。

 

    一位修道者说,他收徒弟,有三不收。其中一条是,见美色不动心者不收。理由是,你连欲望都没有了,还修什么道?无法可修。只有当你有欲望的时候,才有一个可超越的东西,才可炼可修。

 

    修行的意义,不在于逃避现实生活,而是要把更为广阔和宁静的心境,带到红尘中来,好象服了一碗安魂汤,可行走江湖而不迷失真我。

 

    就拿恋爱来举例。

 

    如果你爱上一个人,请这样祈祷:

 

    “我感谢命运让我可以遇到他,他的存在让我体察到了爱与欢喜。我希望与他的相遇变成彼此的祝福,希望赐予我力量与勇气,善待这一份善缘。”

    “我更希望对方能够幸福、快乐;我祈祷对方能获得足够的判断力,知道如何让自己获得幸福快乐。相对于他的幸福,我的需要和愿望是其次的。因为我深刻地了解,我不可能把我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不情愿和不幸福之上;如果我爱的人能得到幸福,无论我是否“得到”他,我都将祝福他,祝福自己,并感谢命运!”

    “如果我的祈求出自真诚,祈请天地间所有的正性力量,成全我的愿望。”

 

    这就是一个合乎道的祈祷。一个合乎道的心愿里面,不会有恶意。不会有对任何人的,任何一点恶意。

 

    如果你祈祷的是:

 

    “请你让他与他的妻子离婚,和我结婚。”

    这个祈祷就不仅带有恶意,而且必将形成对你自身的诅咒。因为这个祈祷里,含有一个对于他人的诅咒。

    你再仔细看看,这个祈祷里没有爱,有的只是自私、无知和莽撞的占有欲。

 

    任何一个对于他人的祝福,都必将回到你自身;任何一个对于他人的诅咒,也将同样如此。

    祝福能不能够祝福到他人,诅咒能不能够诅咒到他人,这还另说——这和他人的业力有关,不完全由你的祝福和诅咒决定;但你的祝福和你的诅咒,必将回到你自身,这却是一定的。

 

    这不是道德。仅仅是因果律。

    好象种下谷子收获粮食一样,和道德无关,仅仅是一种规律。

 

    牛顿说,“每个作用力都必定产生相等的反作用力。”

 

 

                                           2008…8…8
越来越精细的精神层次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转摘 | 时间:2009…07…12 | 2008…07…14 10:59  
 
    世界毫无疑问分为好几个不同的层次。就象我,看宗萨钦哲的书《佛教的见地与修道》的时候,内心十分震撼,心想,我无非也就是个俗人,怎么修也修不到他说的那个地步,就是想都不敢想——尽管我非常清楚,他说的都是真的,人是可能修到那个地步的。无论对原理还是方法论我都没有任何怀疑,我站的位置和我经历过的一切使我可以了解他在说什么——然而非常现实的是,我根本做不到。就是非常初阶的状态,恐怕也要费尽我一生之力。

    满目一望,四处是佛。我知道人是可能修到那个状态的。没有分别心,说说容易,实在的修道,难哪!

    可是,当我接待来访者的时候,他们向我诉说的那些非常凡俗的问题,丈夫和妻子的关系啊,相互的责备啊;媳妇和婆婆的关系啊,相互的猜忌啊;在我看来又太初级了,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且它显得太“粗”了。真正要解决的,是非常细的问题。而每一个“粗”的问题,都是由很多很多细的问题组成的。治疗师的任务,先要解麻绳,把粗的麻绳解成一丝丝非常细致的问题。比如,夫妻关系问题可能是不肯成长的儿童情结,希望在关系里证明自身价值,早期愤怒和内疚,追求完美,性压抑和竞争嫉妒问题的综合。

    人,成长得越是高段,他处理的问题就越是精细。

    有个故事我得讲一讲。据说,在西藏,一位高僧在坐禅时看到四处有观音显现。这说明他已经达到非常高的境界。这时,他突然听到外面有一个妇女的念咒声。她非常虔诚地一直念着,“XXXX牛”。大家知道,咒语里的“口”旁加个“牛”字,应当读“hong”,而不是读“牛”。他赶忙去帮对方纠正了。那位妇女说,我这样念咒念了一辈子了,你说我不对,你是谁啊?他说了自己的法号。那妇女闻之而惊,原来是非常有名的高僧啊,那我知道了,我改过来。她念着“hong”走了。

    高僧回来重新打坐,发现所有的观音示现都消失了,他只看到四处都是刚才那位,平凡的乞讨妇女。

    他马上醒悟过来,追出去找到那位妇女说,对不起你,刚才是我错了,你念的是对的,那个字就是念“牛”。对不起是我错了。

    那妇女念着“牛”又走了。高僧回到打坐处,观音又重新显现了。

    这个时候,高僧处理的已经是非常精细的分别心问题。在这个故事里,你没有看到嫉妒,没有看到愤怒,没有看到冲突和神经症。没有这些敌对的东西。这个故事里只有坐禅、念咒和对一个发音的,完全出于好意的提醒和纠正。这些景象是完全和平的。

    但是,高僧在这里,还是看到有问题。这个问题,已经是常人不可能看到的问题,是非常精细的,头发丝那么细的一点分别心。就是这一点点头发丝,让高僧差点失去了他马上就要企及的修为境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