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荣伟玲文集-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践者。结果如何呢?

任何人或团体的标准,都带其自身的价值观,无法避免其主观的,有偏见的部分。我们必须要确信一点——人掌握的,仅仅是相对真理,并且永远不可能掌握绝对真理——绝对真理由上帝掌握,如果有上帝的话。

所以,不求不助其实是很深邃的人伦问题。人家没有认为自己有病,你老觉得他有病。当然,你可以觉得他有病,如何认识事物(他)是你的权力,但是,你无权因为自己的认识与对方的认识不同,就一定要去试图改变对方的认识。这样的试图,就是一个小型的侵略行为,一个意识领域的侵略行为。

非尊重、非接纳的。即使背后有着好意——我先假定是一种好意。

就象父母说,我都是为了你好!

可是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

尤其是两个成年人,平等个体的关系。


比如,我有个朋友好胜心和控制欲很强,每次都一定要表现在一个团体中他是最优秀的。那么,我首先会想的是,为什么这对他来说是必须的?

然后,我会意识到,他内心有自卑感,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肯定,现在的人际环境也缺乏足够的包容和关爱。如果他不用这种方法来肯定自己,不以优越者的架势来建立关系的话,可能他会感到很无助。

如果他攻击我,我首先会理解,这背后其实有着很深的认同。而我,只需要用一些包容和幽默的态度,来对待这些攻击,肯定他的优点和优势,让他觉得安全、得到肯定就可以了。他的攻击欲在我接纳性很高的回应中,一般来讲会渐渐减退。

但,注意了,我绝不分析他!绝不!

即使他一点都不改变,而我的定力又无法包容他,我也宁愿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态去对待他,比如,对他发火,还击,也绝不分析!

为什么?因为“不求不助”里有深刻的伦理。我不是他的上帝!我和他是平等的。他没有到治疗室来找我,就表明他没有由我作为治疗者来改变他的愿望。

当然,病人来了,是另一回事。病人来了,而且交钱,这就是一种授权。

平常生活中,是不存在这样的授权的。 


论共情的无意识基础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转摘 | 时间:2009…07…12 | 论共情的无意识基础
  
  笔者认为,相对于共情来说,所有其他的治疗技术、流派的分别,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共情,是治疗必备的基础。
  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因为在治疗中,如果没有共情,至少会出现两个问题。首先,你会发现,病人真实的感受是什么,很难从言说本身去发现。有些时候,病人在说着“欺骗自己的谎言”,在欺骗自己之余,他也欺骗欺骗治疗师。另外一个同样很重要的因素是,如果没有共情做基础,你很难分清两个人在同样的症状表现底下,心理感受上微妙的区别。而这些微妙的区别,对于治疗来讲,有着致命的重要性。
  比如,当一位妻子说起和丈夫的情人打交道的过程时,她轻松地笑着。可是,治疗师共情到的是她的极端的愤怒和仇恨。后来,她也承认当丈夫的情人离开后,她一直在发抖。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妻子在面对丈夫的情人时都有同样的反应,另一位妻子可能会真的很轻松,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她早就想离开丈夫了。
  这些不同的情绪都可能是深藏于心的。前一个妻子可能会觉得仇恨是件很不善良的事,所以她压抑着;后一个妻子可能觉得想和丈夫离婚是件很不善良的事,所以她也压抑着。可是,敏锐的治疗师会在最早的时候就将自己代入到病人的角色里去,并感受到对方真实的感受,从而让两颗心灵始终走在同一条路上,而非貌合神离。
  有一句中国的俗话来形容共情的状态最好不过,那就是——“鬼上身”。当巫婆认为她们能模仿死人说话并代表死人和活人沟通时,我们可以认为她就是在和那个死者神入式地共情。
  有人问:没有经历过的事,怎么去共情?经历了很多事,是否就一定能共情?
  笔者认为,经历重要,那只是因为经历有可能会激发体验,但却不一定会激发体验。就象一个谈了一百次恋爱的人,不一定就是爱情专家;而一个只谈过一次恋爱的人,也不一定就更没有体验。歌德暗恋了一次,就写出了《少年维特的烦恼》,谈了几十次恋爱的人,未必有他那样细致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一定成正比。这就是为什么并不是年长的人就一定能给年轻的人做咨询,而年轻的人,也不一定就不能给年长的人做咨询一样。
  有些时候,某些个人经历反而成了我们与病人共情的障碍。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两个人如下的对话:
  A说:我老公脾气不好,以前恋爱的时候还好,结了婚就变了,经常发火。
  B说:哎呀,我老公还不是一样,有时候饭端上了晚了点都要骂人!
  大家可以观察到,她们看似在说一件事情,其实在说两件事情,两件相关、但并不相同的事情。B并没有和A共情,因为B想到的是属于自己的情况,此情况和A的情况是有区别的。严格地说,她们貌似在“共鸣”,其实是在“自说自话”。
  另外一种情况是,治疗师对来访者施与廉价的同情。
  A说:我老公脾气不好,以前恋爱的时候还好,结了婚就变了,经常发火。
  B说:遇到这种老公,是挺让人心烦的。
  以上的两种情况,都很难说是共情。
  那么,什么是共情呢?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对治疗师的共情要求是“用病人的心理来感受病人的感受”。这个才叫共情。那么病人的心理是怎么揣摩到的呢?通过病人前期的叙述,通过对病人的共情。如同“鬼上身”一样,你变成了那个人,用那个人的声音说那个人要说的话。
  普通人不可以“鬼上身”,但我们可以“共情”。为什么?因为全人类都有相同的集体无意识。
  先引用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对《水浒》的点评,极好地说明了什么叫共情。
  “非淫妇定不知淫妇,非偷儿定不知偷儿也。谓耐庵非淫妇非偷儿者,此自是未临文之耐庵耳。……若夫既动心而为淫妇,既动心而为偷儿,则岂唯淫妇、偷儿而已。惟耐庵于三寸之笔一幅之纸之间,实亲动心而为淫妇,亲动心而为偷儿。既已动心,则均矣。又安辩恣笔点墨之非入马通奸,恣笔点墨之非飞檐走壁耶?”
  金圣叹,这位“非专业人士”的这段话是我看到的对“共情”最好的描述。
  所谓共情,就是“亲动心”。亲动心而为强迫症,亲动心而为抑郁症,亲动心恐惧,亲动心冲突。共情,无非“亲动心”而已。
  现在我们重新来看两个女人的对话。
  A说:我老公脾气不好,以前恋爱的时候还好,结了婚就变了,经常发火。
  B说:似乎有这样一种感觉,他陡然变化了,不适应,失望,甚至觉得上当受骗。
  好,这个就叫“亲动心”。她们现在在谈一件事情了,谈A的事情。B是治疗师,就要放下自己的问题,去A那里“亲动心”,而不是陷在自己的感受里去揣测对方的感受。
  亲动心到了极高明的时候,男人可亲动心为女人,女人可亲动心为男人;异性恋可亲动心为同性恋,妻子可亲动心为第三者。
  人性中本已蕴涵了各种可能性,只是为了我们的那点可怜的道德观、价值观而起了分别心。分别心一起,共情的可能性就被阻遏了。
  我曾经接过这样一个女性病人,她的症状是性饥渴到了无法忍耐一时一刻的地步。我马上就要!她常常在电话里通知她的几个男友中的一个,并不加选择地在汽车、厕所或任何地方做爱——不做不行,如果她的男友无法即传即到,那么她就随意地在街上设法勾搭一个男人。我问我的同行们,你们能与她共情吗?女咨询师们全体摇头,摇得象拨浪鼓一样迅速而不由分说,而且骇笑。这个骇笑就是分别心,就是要“与之划清界限”的意思。
  “与之划清界限”的意图,首先是为了取悦我们的超我,其次,也把我们置于了一个安全的位置。咨询师通过摇头和骇笑,表明了自己站在健康者的位置上,而那个性亢进的女人是病人。她和我们是不一样的人,我们在岸上,她在水里,我们可以同情她,同情她的前提首先在于,我们要保证我们是在岸上的。这一同情的底下,其实隐藏着优越感。
  只有当我们能够做到在哲学态度上,真正没有分别心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