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归依的意义-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严法师
一、为何要归依三宝
    我们相信,在所有的佛教徒中,大部份是没有
皈依过的;因为,皈依了三宝的人,固然会烧香拜
佛,凡是燃香拜佛的人,则未必己会受过三百的仪
式。虽然未曾皈依三宝,他们却依然自称是佛教的
信徒,我们,自也不否认它们的信仰。
    所以,有人主张:信佛只要心诚,何必一定要
归依?这种观念,粗听似有道理,实则不合要求.比
如学生求学,首先要办注册的手续;否则的话,校中
不会有其学籍,即使勉强旁听也不会得到学历的文
凭。一个正常情况下的学生必定是按照学年学程,
而逐级晋升的,从小学经中学而至大学,最初进小学
  ,要先注册,进中学与大学,除了注册,还得举行考
试,看其是否有此求学的能力,但是不进小学,便想
取得大学文凭,乃至取得博士的学位.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如要信佛,应从归依三宝着手,归依三宝
虽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岂能走
出第二第三不来?要走第二第三步,必定先从第一
步开始.佛弟子的等第,是以所受戒别的层次而定
,归依三宝,是最先的基层;往上还有五成、八戒
、十戒、比丘比立尼成、菩萨戒,一切戒皆以归依
三室为根本。归依三宝既是入佛信佛的第一步,佛
教不舍一切众生,故对请求归依者的尺度、放得特
别宽大:六道众生,除了地狱之中的受苦太大太多
,无暇归依三宝之外,其余的不论人、天、神、鬼
、畜,只要发心归依,佛教无不接受,这也正像凡
是学龄已届的儿童,不论贫富贵贱,智愚俊丑,不
假入学的甄别,一律可以进入国民小学。如要再进
一步,就要讲求资质的检择了。
    还有人以为自己已有着经的能力,自己可以直
接向佛经之中,探求他们的成佛之道,所以不必归
依,同样可以得到学佛的受用。这在理上说,似乎
可以通融,但从事相的规制上说,那就错误了.佛
经是由佛陀所说(也有是出于佛的弟子们所说),再
由佛的出家弟子们结集成编,传之后世;如说只知
佛经而忽略了说法的佛宝,以及流传法宝的僧宝,
充其量,只是归依了法宝,这是忘恩的行为!佛教
虽以法宝为主,解脱之道,皆由法宝之中流出,但
是法宝之产生,必须佛宝与僧宝为之完成,所以三
室是不能分开的。
    如果讲到制度或规式,信佛而不归依三宝,等
同一个爱好中国风土文物的外国人,跑到中国居住
下来,并不申请变更其原有国籍的登记,便自称为
他是中国的国民,他或可能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但
他终究不是中国人.他可以尽其中国国民的义务,
但终不能享受中国国民的权益,同样的,一个不受
归依而又自称是佛教徒的人,他虽或可得到一些佛
法的好处,但终不能获得身份上的印证.这不是多
余的执著,乃是必须的手续.故在佛轻中说,世人
虽然行善,终不能破坏先世的恶业,若能受了三归
依戒,便能破坏先世的恶业.
    受归依,既是形式上的问题,更是心性上的问
题.受归依时,不仅口中念着,身体拜着,心里还
得想着.主要还是在于心的领受——纳受三归戒体
,戒体须由先已受了归戒的人,师师相传,这是法
统的一脉相承,在凡夫而言,不能无师自证.所以
三归依,不得在佛菩萨像前自誓自受.由此可知,
求受三皈依的庄严性和重要性了,
    如说,不受三归依,便想成为一个正信的佛教
徒.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只信佛法,而不礼僧宝
,他根本先就违背了伟法,佛法之中,三宝不能分
家,强予三宝分家,他便破坏了佛法,一个违背佛
法而又破坏佛法的人,仍能得到学佛的喜果,那是
永远不会有的事.否则,既然信奉三室,何不归依
三宝呢?
  另有些人,尚未信佛,但对佛教颇有好感,他
们却不愿意马上归依三宝,他们唯恐归依之后,会
受到约束,或者归依之后会无法摆脱,所以他们存
着观望得态度,他们把归依的意义,看同男女之间
的婚姻一样,未到有了相当的认识之时、不敢贸然
婚嫁,否则,如果彼此的性格不合,兴趣不投,难
免造成终身的痛苦!其实,归依三宝,与男女间的
婚姻问题,完全是两种性质的两回事.比如,我们
要学任何一种技艺,无不需要投师请益,如其不然
,便难成为第一流的专家。投师的好处,是在承受
老师的所学兴所长,老师也是承受于老师的老师,
甚至累积数百千年的经验于老师之身,我们投师学
习,也就继承了数百千年的宝贵经验。但是学了一
种技艺之后,我们未尝不可学而不用,即使在学习
期间,感到与自己的兴趣相左,也未尝不可立即辍
学;学成之后固可不妨追随老师以至终身,但也何
尝不能离开老师而独立门户?至于归依三宝,也与
投师学艺相似,要想多懂一些伟法,应从归依三宝
着手,如果仅仅观望,终究是站在门外,想在门外
多懂一些你理,那是打的妄想.佛门不是牢笼,而
是解脱大道,归依之后,如会受到约束,佛门也就
不能称为解脱之道了。佛教固然希望人人皈依三宝
,并自归依开始.一直走向成佛之境,但由于根
机的差别,不能接受佛法的胜义,不能如法遵行者
,归依之后,许可自动去信其他宗教,或者不信任
何宗教;尤其难得的,走出佛教之后,佛教的慈悲
之门,永远开着,随时欢迎浪子的回头。
    因此,我要奉劝一切的世人,都来归依三宝,
无论你已信了佛教,或者准备来信佛教,或者站在
佛教的门外观望,乃至你已是一个其他宗教的信徒
。不妨请你暂时放下你的成见或原有的信仰,试着
来归依三宝,你将必能得到实益,并也不会失去你
的自由。但如真的归依了三宝之后,除非有了魔障
遮心,你便不会退出三宝之门。
二、什么是归依三宝
    归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归是回转,或是归
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凡是回转依靠,或归投
信赖的行为,都可称为归依,所以归依两字,也不
是佛教之所专用。
    小孩子,归投向她母亲的怀抱,依靠母亲信赖
母亲,所以能有安全之感,这一安全感的产生,便
是出于归依的力量。因此,凡是由于归投信赖而能
产生安全感的行为,均可称之为归依。
就此而言,儿女信赖父母,学生信赖老师,企
业家信赖预算,下属信赖上级,宿命论者信赖命运
,乃至独夫信赖武力,政客信赖谋略,贪失信赖财
产等等,皆有着或多或少的归依的成份。换句话说
:凡是由信仰而能产生刀量的事理,均可列入归依
之群。是以信仰佛教,因可称为归依,信仰其他的
宗教,乃至是妖神鬼怪的信仰、崇拜、奉记,都可
称为归依了。
    不过,讲到归依的真义,凡是不究竟不扎实不
可靠的信赖与信仰,均不得称为真归依。如此有了
大水灾,人可攀上树顶,爬上屋顶,走上小生,但
是水势大了,风浪急了,水位涨了,树会倒,屋会
塌,小丘会淹没,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与环境下
,如果附近有一座高山,大家是否应该登上高山呢
?相信除非他是白痴,否则绝不会放弃此一求生的
机会。因为高山所能产生的安全效果,远非树木、
屋顶与小丘所能相比呀!
    那么,凡是能够认清世事无常的人,能够明白
一切世相皆由对待相因而成的人,他就能够了解:
父母、老师、预算、上级、命运,乃至武力、谋略
、财产等等,虽可产生暂时的安金效果,但终不能
绝对可靠与永久可靠.;父母会死,老师的知识会落
伍,预算会超额,上级会调动命运靠不住,至于,
武力、谋略与财产,更是如幻如烟了。今日的南面
之王,可能就是明日的阶下之囚;今日的百万官翁
,可能也是明日的陋巷之丐。
    在佛教的层次上看,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即使
最高级的宗教,他们的最高理想,总不能超出生天
的范围。但是,天在佛教之中,即使生到最上最高
的天界,仍在生死轮回之中.天上的寿命虽较人间
为长,但亦有其限度,天福享尽,死后还堕,故其
终非可靠的归依之处。唯有归依佛教,才能使人渐
渐地走上离苦得乐的究责解脱之道。佛教的总体,
便是佛法僧的三宝。
    实际上,归依的倾向,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