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归依的意义-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渐地走上离苦得乐的究责解脱之道。佛教的总体,
便是佛法僧的三宝。
    实际上,归依的倾向,因应先由归依身外的三
宝开始归投三宝,依赖三宝的启发与指引,走向
大涅槃城的大解脱道。但当走进了涅槃(解脱)之城
,自身的当下,也就是理体的三宝了。一切众生皆
有佛性,由于业障的迷惑,所以不见佛性,我们归
依三宝的目的,正是左于寻求佛性的显现。我们本
来与佛一样,本来就与三宝同在,只缘迷失本性,
流浪生无道中,不知回家之路,所以名为众生!我
们若能即日开始,回归投向三宝的怀抱,实即浪子
回头,步返原来的老家而已.
    因此.唯有走向回家的道路.才能算是真正的
归依。只可供人暂时歇脚的处所,绝对不是我人去
死心塌地的归依,否则便像骑着泥牛过河,刚下水
时,或可有些安全的错觉,一经下水,泥牛自身难
保,岂能供人作为渡河的工具呢?
    什么叫做三宝?佛法僧,何得称之为宝?这是
很要紧的。一个人要想信佛,必须先来归依三宝,
甚至累积数百千年的经验于老师之身,我们投师学
习,也就继承了数百千年的宝贵经验。但是学了一
种技艺之后,我们未尝不可学而不用,即使在学习
期间,感到与自己的兴趣相左,也未尝不可立即辍
学;学成之后固可不妨追随老师以至终身,但也何
尝不能离开老师而独立门户?至于归依三宝,也与
投师学艺相似,要想多懂一些伟法,应从归依三宝
着手,如果仅仅观望,终究是站在门外,想在门外
多懂一些你理,那是打的妄想.佛门不是牢笼,而
是解脱大道,归依之后,如会受到约束,佛门也就
不能称为解脱之道了。佛教固然希望人人皈依三宝
,并自归依开始.一直走向成佛之境,但由于根
机的差别,不能接受佛法的胜义,不能如法遵行者
,归依之后,许可自动去信其他宗教,或者不信任
何宗教;尤其难得的,走出佛教之后,佛教的慈悲
之门,永远开着,随时欢迎浪子的回头。
    因此,我要奉劝一切的世人,都来归依三宝,
无论你已信了佛教,或者准备来信佛教,或者站在
佛教的门外观望,乃至你已是一个其他宗教的信徒
。不妨请你暂时放下你的成见或原有的信仰,试着
来归依三宝,你将必能得到实益,并也不会失去你
的自由。但如真的归依了三宝之后,除非有了魔障
遮心,你便不会退出三宝之门。
二、什么是归依三宝
    归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归是回转,或是归
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凡是回转依靠,或归投
信赖的行为,都可称为归依,所以归依两字,也不
是佛教之所专用。
    小孩子,归投向她母亲的怀抱,依靠母亲信赖
母亲,所以能有安全之感,这一安全感的产生,便
是出于归依的力量。因此,凡是由于归投信赖而能
产生安全感的行为,均可称之为归依。
就此而言,儿女信赖父母,学生信赖老师,企
业家信赖预算,下属信赖上级,宿命论者信赖命运
,乃至独夫信赖武力,政客信赖谋略,贪失信赖财
产等等,皆有着或多或少的归依的成份。换句话说
:凡是由信仰而能产生刀量的事理,均可列入归依
之群。是以信仰佛教,因可称为归依,信仰其他的
宗教,乃至是妖神鬼怪的信仰、崇拜、奉记,都可
称为归依了。
    不过,讲到归依的真义,凡是不究竟不扎实不
可靠的信赖与信仰,均不得称为真归依。如此有了
大水灾,人可攀上树顶,爬上屋顶,走上小生,但
是水势大了,风浪急了,水位涨了,树会倒,屋会
塌,小丘会淹没,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与环境下
,如果附近有一座高山,大家是否应该登上高山呢
?相信除非他是白痴,否则绝不会放弃此一求生的
机会。因为高山所能产生的安全效果,远非树木、
屋顶与小丘所能相比呀!
    那么,凡是能够认清世事无常的人,能够明白
一切世相皆由对待相因而成的人,他就能够了解:
父母、老师、预算、上级、命运,乃至武力、谋略
、财产等等,虽可产生暂时的安金效果,但终不能
绝对可靠与永久可靠.;父母会死,老师的知识会落
伍,预算会超额,上级会调动命运靠不住,至于,
武力、谋略与财产,更是如幻如烟了。今日的南面
之王,可能就是明日的阶下之囚;今日的百万官翁
,可能也是明日的陋巷之丐。
    在佛教的层次上看,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即使
最高级的宗教,他们的最高理想,总不能超出生天
的范围。但是,天在佛教之中,即使生到最上最高
的天界,仍在生死轮回之中.天上的寿命虽较人间
为长,但亦有其限度,天福享尽,死后还堕,故其
终非可靠的归依之处。唯有归依佛教,才能使人渐
渐地走上离苦得乐的究责解脱之道。佛教的总体,
便是佛法僧的三宝。
    实际上,归依的倾向,因应先由归依身外的三
宝开始归投三宝,依赖三宝的启发与指引,走向
大涅槃城的大解脱道。但当走进了涅槃(解脱)之城
,自身的当下,也就是理体的三宝了。一切众生皆
有佛性,由于业障的迷惑,所以不见佛性,我们归
依三宝的目的,正是左于寻求佛性的显现。我们本
来与佛一样,本来就与三宝同在,只缘迷失本性,
流浪生无道中,不知回家之路,所以名为众生!我
们若能即日开始,回归投向三宝的怀抱,实即浪子
回头,步返原来的老家而已.
    因此.唯有走向回家的道路.才能算是真正的
归依。只可供人暂时歇脚的处所,绝对不是我人去
死心塌地的归依,否则便像骑着泥牛过河,刚下水
时,或可有些安全的错觉,一经下水,泥牛自身难
保,岂能供人作为渡河的工具呢?
    什么叫做三宝?佛法僧,何得称之为宝?这是
很要紧的。一个人要想信佛,必须先来归依三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