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胭脂井-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帅请看!”    
    接过袁世凯袖中所出一纸,荣禄一看是朱谕,不觉一怔,但立即恢复常态,坐在原处细看。朱谕上写的是“荣禄密谋废立弑君,大逆不道!!袁世凯驰往天津,宣读朱谕,将荣禄立即正法。其遗缺即着袁世凯接任。钦此!”    
    袁世凯觉得这片刻工夫,关系重大,整顿全神,仰面看看荣禄的脸色。先看他读朱谕并不站起来,知道他心目中并无皇帝,迹象不妙!转念又想:这是还不知朱谕内容之故。如果读完朱谕,面现惊惶,有手足无措的模样,便不妨乘机要挟;或者有忧虑为难的神色,那就很可以替他出主意,为人谋亦为己谋,好歹混水摸鱼,捞点好处;若是既不惊、亦不忧,至少亦会表示感谢,那就索性再说几句输诚的话,叫他大大地见个情。    
    念头刚转完,荣禄已经读完朱谕,随手放在书桌上,用个水晶镇纸压住,板起脸说道:“臣子事君,雨露雷霆,无非恩泽。不过朝廷办事,有祖宗多少年传下来的规矩,‘承旨’责在军机,定罪有吏部、刑部,问斩亦要绑到菜市口。如果我有罪,我一定进京自首,到刑部报到,哪能凭你袖子里一张纸,就可以‘钦此,钦遵’的?”    
    这番回答未终,袁世凯知道自己在宦海中操纵的本领,还差人一大截,眼看狂飚大作,倘不赶紧落篷,便有覆舟灭顶之危!    
    “大帅!”他气急败坏地说,“世凯效忠不二,耿耿寸衷,惟天可表。大帅如果误会世凯有异心,世凯只好死在大帅面前!”    
    说到这里,痛哭失声。且哭且诉,说他在京曾由皇帝召见三次;三次皆是偌大殿廷,惟有君臣二人的所谓“独对”:第一次是八月初一,垂询小站练兵的情形,当天就有“开缺以侍郎候补”的上谕;第二次是八月初二,皇帝曾问到外洋的军事。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天。八月初三,荣禄曾有电报到京,说英国和俄国已在海参崴开仗,大沽口应加戒备,催袁世凯立即回任。而就在这天晚上,谭嗣同到他的寓所相访,要求他带兵进京,包围颐和园,劫持慈禧太后。同时表示,皇帝将在八月初五,再度召见,有朱谕当面交下。    
    “一看朱谕,世凯吓得魂飞天外,恨不得插翅飞回天津。世凯蒙大帅提拔之恩……”    
    “好了,好了!”荣禄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有话明天再说!”    
    说完,将茶碗一端,门外遥遥注视的听差,拉起嗓子高唱:“送客!”


第一章幕府密议

    撵走了袁世凯,荣禄立即召集幕府密议,好得是先已有防变的部署,前一天已调甘军进驻离京四十里的长辛店,这时决定将聂士成的武毅军调防天津,监视小站的新建陆军。    
    在此同时,路局已接到命令,特备专车,升火待发。荣禄便衣简从,悄然上车,深夜到京,预先接到电报的步军统领崇礼,亲自在车站迎接。相见别无多语,崇礼只说得一声:“庆王在等着!”随即陪荣禄出站,坐上蓝呢后档车进城。    
    庆王府在北城,什刹海以西的定府大街。进宣武门由南往北,穿城而过,到时已过午夜,庆王已等得倦不可当,勉强撑持,听得荣禄已到,精神一振,吩咐在内书房接见。    
    灯下相见,庆王讶然问道:“仲华,你的气色好难看!”    
    “怎么好得了?从本初进京,我就没有好生睡过一觉。”    
    汉末袁绍字本初,这是指袁世凯而言。在亲贵中,庆王是颇读过几句书的,懂他这两字隐语,也意会到他此行与袁世凯进京,特蒙皇帝识拔一事,有重大关系。便即亲自起身,掀帘向在廊上伺候的护卫与听差说道:“都出去!把垂花门关上。”    
    听得这话,崇礼觉得亦有请示的必要,等庆王转过身来,随即说道:“王爷如果没有别的吩咐,我跟你请假。”    
    庆王不答他的话,看看荣禄问说:“受之不必走吧?”受之是崇礼的别号。    
    内务府正白旗出身的崇礼,也是慈禧太后所赏识的人物之一,而且是步军统领,职掌京师治安,当然亦有参预最高机密的资格,所以荣禄一叠连声地说:“不必走!不必走!”    
    于是三个人围着一张花梨木大理石面的小圆桌,团团坐定,崇礼先开口告诉荣禄:“老佛爷昨儿回宫了。”    
    “莫非得了什么消息?”    
    崇礼愕然:“什么消息?”    
    “我还以为老佛爷知道颐和园不安静,所以又挪回来的呢!”    
    祟礼大惊失色,“荣二哥!”他急问说,“怎么说颐和园不安静?难不成新党派了刺客藏在园子里?”    
    “对了!新党派了个大刺客,打算派兵包围颐和园,跟老佛爷过不去。我给你们看样东西。”    
    等看过荣禄带来的那道朱谕,庆王和崇礼都伸一伸舌头,双眼睁得好大地,不住吸气。    
    “好家伙!”庆王说道,“皇上真有那么大的胆子!”    
    “那必是珍妃在替皇上壮胆。”崇礼问道,“二哥,这道朱谕是哪里来的?”    
    “那还用说,”庆王接口,“当然是袁慰庭自己交出来的。”    
    “王爷猜对了!”荣禄接着问道,“王爷,你看怎么办?”    
    “除了面奏老佛爷,没有第二条路好走。”    
    “我也是这么想!”荣禄将身子往后一靠,“劳受之的驾吧,看是怎么样跟老佛爷见面?”    
    “好!”崇礼立即起身,“都交给我!我找‘皮硝李’去。回头我在贞顺门候两位的驾。”    
    等崇礼一走,荣禄才跟庆王谈到应变制宜之道。皇帝决不能再掌权,是不消说得的。但应出以怎样的一种手段,却是非慎重考虑不可的,否则,会引起极大的动乱,招致“动摇国本”的严重后果。    
    “废立一事,决不可行。可是,仲华,”庆王一脸没奈何的表情,“你知道我的处境,我实在不便说话。祖家街有个可笑的谣言,说我两个儿子没有入承大统的希望,所以反对废立。这是从何说起?我就做再荒唐的梦,也不敢指望做太上皇,第一,我是高宗一系;第二,果然废立,以旁支继统,当然是为穆宗立嗣,继穆宗之统。算辈分也不对啊!我能糊涂到连弟兄、叔侄都搞不清楚不成。”    
    穆宗是“载”字辈;奕两子载振、载搜是穆宗的堂房弟弟,自无以弟作子之理!荣禄也觉得“祖家街”的这个谣言,造得太离谱了。    
    “我就不服!”不大动感情的荣禄,忽然愤慨了,“莫非只有他‘祖家街’,‘翔凤胡同’就不够资格入承大统!”    
    “祖家街”与“翔凤胡同”这两处地名,指两处王府。恭王府原是和的住宅。乾隆末年,皇子私议储位。庆王奕的祖父、皇十七子永表示:“天下至重,何敢妄窥大位。将来但愿能住和的宅子,于愿已足。”及至乾隆内禅,皇位归于永一母所生的皇十五子,即是仁宗。嘉庆四年,“和跌倒”,仁宗想起这段往事,就拿和的住宅,作为庆郡王永的赐第。咸丰年间,改赐恭王。不过这座王府在三转桥,恭王另在什刹海附近翔凤胡同,构筑别墅,命名“鉴园”。通常说恭王府,都指鉴园而言。所以荣禄亦以翔凤胡同,作为恭王府的代名。    
    祖家街在西城阜成门大街以北,相传是清初降将祖大寿的故宅。端王载漪的府第,在这条街上。载漪是王奕的第二个儿子,承继为仁宗第四子瑞亲王之后,照清朝亲贵承袭的制度,降等袭封,瑞亲王绵忻之子奕志承袭,降为瑞郡王;载漪是奕志的嗣子,降等承袭为贝勒。载漪颇得慈禧太后的欢心,所以在光绪十四年就加了郡王衔。四年前晋封为瑞郡王,不道军机大臣糊涂,承旨时将“瑞”字误书为“端”字。上谕既发,不便更正,载漪就这样糊里糊涂成了端王。    
    端王载漪,与恭王的几个儿子,与穆宗都是嫡堂的兄弟。如今要在近支中找“溥”字辈的作为穆宗的嗣子,则恭王府亦有资格。而载漪恃太后之宠,一心以为只有他的儿子,可以入承大统。荣禄在恭王生前,颇蒙器重,因而有此愤愤不平之言。    
    “你也别替人家发牢骚了!言归正传,我看,”庆王沉吟了一下说,“眼前只能在‘训政’二字上做文章。”    
    “这篇文章可要做得好!”    
    “做文章容易。”庆王答说,“总要等‘见面’以后,才能放手办事。”    
    “见面”、“递牌子”、“叫起”都是朝贵常用的术语。军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