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开满足之门+堪忍法师-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过,《启开佛法之门》是一本转化心念的法典。为什么称为“心念转化”?
到底是什么东西造成干扰,使我们无法有效地修行,如听闻教法、省思其义蕴、
并禅修这些教法所揭示的菩提道?是世俗八法,贪恋今生的欲望。这本教典特别
的宗旨,在于约束世俗八法──这就是转化心念。

菩提道次第的整个教法,就是转化心念。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伏自己的心;因此,
闻思修菩提道次第的教法,稗益非常大。当其他的教法没有功效,听闻或阅读菩
提道,能够降伏你的心。菩提道次第有其特殊的理路,足以降伏内心。

阿底峡尊者在其著作《菩提道灯》中首先提出菩提道次第,是以禅思八暇十满的
圆满人身为始。而宗喀巴大师则是以菩提道的根本,依止上师,做为禅思菩提道
次第的第一个主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障碍,造成我们内心无法生起菩提道次第?不论是以依止上师
或暇满人身为始,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我们没有任何证悟?同样的,是因为世
俗八法的缘故。俗虑使得我们无法把修习菩提道次第转化为佛法。我们的日常活
动无法转化成佛法,原因何在?从早到晚,我们的所做所为,何以没有变成圣
法?全是因为世俗八法、贪执今生的欲望所致。就是这个障碍,使得我们内心无
法生起菩提道次第,无法实证诸如:依止上师或暇满人身。

我们必须训练自己的心去反省俗虑的过患,以及舍离俗虑的无穷利益,尤其是要
去禅修无常及死亡。只要做好修心的这个初步工作,你就启开了佛法之门。之后
就能够毫无困难地修行。不管是闭关或其他修行,任何你想要做的功课,都能够
做到。而且一般说来,你的一切作为,都会变为佛法。不仅如此,你还能够开始
在内心实践菩提道──从依止上师或暇满人身,直到成佛,你的内心会开始生起
菩提道,持续不断,直到完成菩提道。

这一切成果,都肇自修心的第一课,《启开佛法之门》。你把这本书的义理付诸
实施,便能够约束世俗八法,不受其牵制。你就能够自由自在,而不致于身不由
己。否则,你会身不由己,不能够独立、自主。



二、修行之道

──设法消除召引苦难的消极心态,增长带来安乐的积极心态


发心

发愿:由于听闻这次说法的每一个字,你能够当下证悟整个菩提道次第,尤其是
菩提心,同时也能够令一切有情如此应验。祈愿这次说法的每一个字,当下调伏
其他有情的心;整个菩提道次第,尤其是菩提心,在一切有情心中生起。

听闻这个教法,你的内心会得到受用,将来还能够因此而利益他人。由于你先前
曾经发愿,要广泛地利益其他众生,所以当你向别人解说这个教法,每一个字都
会格外有力。现闻

法的时候,这样发愿,将来自己说法,很容易就能够调伏其他人的心,令菩提道
在他们心中生起,这是愿心的力量使然。

听法的时候,如果禅思这是一切诸佛在引导我们,那会对自己相当有帮助。这么
禅修,使自己觉得和诸佛的连系更加紧密。由衷地感受一切诸佛正在教导我们,
引领自己达到解脱乃至成佛的安乐。内心这样禅修,使自己领受一切诸佛的加
持。

思惟:为了量如无边虚空的一切如母有情,无论要历经多少劫数或多么艰辛,我
必定要证得一切种智,消除一切无明,圆满一切成就。因此,现在我要依循传承
上师的一脉法门,如法地恭聆圣教。

现在我们有幸在菩提伽耶,这个最伟大、神圣、宝贵、千佛降世的圣地,应该好
好地把握机会,在短时间内尽量累积最多的功德。所以,请大家用心地听法。


萃取宝贵人身的精华

在《启开佛法之门》一书的开端,罗卓·坚赞首先礼敬上师、诸佛、菩萨及圣众。

愿一切众生利乐之源的佛法兴隆。我祈请佛法得以广布,所有众生得享大乐。

然后重申这本书的标题:《启开佛法之门:菩提道次第修心初阶》。接著是:

我向与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无二无别的上师

无垢莲足下礼敬、归依。

这样地礼敬、依止,使我得以一切圆满。

我虔敬地依止、礼拜上师─本尊。

我对那些至心求法的行者心怀悲悯,因而我打算在此揭示如何修行圣法。我要宣
说教法,令身披饰教的硕学之士欢喜,并讲解大学者的论著及上师的谕示。请大
家恭敬、一心不乱地聆听。

罗卓·坚赞礼敬的是克珠仁波切,亦即宗喀巴大师的心传弟子之一。不仅罗卓·
坚赞如此,其它的婆罗门、帝释天以三界一切众生,咸同礼敬克珠仁波切。

三世诸佛之本─至尊上师的圣口宣说:

“这次获得宝贵的暇满人身,应该尽量萃取其精华。因此,请好好地考察你的心
和禽兽的心差别何在。”

请考察一下禽兽的心。禽兽会想:“我要得到快乐,不要受寒、饥饿。”如果你
也是那样想,就和禽兽无异。因此,你务必要萃取人身精华,切莫贪恋此生。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中也说:

宝贵的暇满人身,十分难得。如果现在不设法从中获益,来世怎能重获人身呢?

质疑来世怎能重获人身,意谓著除非你能设法从今世的人身获益,否则不可能再
获人身。为什么必须从这世的宝贵人身获益而且再获人身呢?因为不想受苦而想
得乐;你不可能想受苦而不想得乐。有了这世宝贵的人身,我们才有机会创造离
苦得乐的因。

苦乐都肇自于自己的心,并非外求而来。自己的心既是乐之因,也是苦之本。得
乐或息苦都必须在自心之内下功夫。工作室就在你的内心。你必须消除召来苦难
的心念,同时也要认知、明白错误的思惟方式,以及带来安乐、正确的思惟方
式。这得靠像佛法般的正确教法。你要设法在自心的工作室内,透过闻、思、
修,祛除召引苦难的消极心态,增长带来安乐的积极心态。


明辨善恶

今生我们遇到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开示圆满正觉的究竟解脱道。我们幸遇大
乘上师,而且获得圆满的人身,因此有机缘实践佛法。

从今天、此刻起,我们还有若干年、月、日、时、分、秒可活。死后的命运取决
于每一天、时、分、秒。在解脱生死轮回以前,死后只有两条路可走:苦趣或善
趣,没有第三条路了。每天、每小时、每分、每秒都是下决定、做准备的时机。
在死亡来临之前,每天、每小时、每分、每秒,我们都能够自由抉择;你可以决
定不要堕入苦趣,往生善趣。每一天、每分钟都关系重大,因为每一天、每分钟
我们都在逼近死亡。由衷地慎重考量!你还有机会抉择投生到那一趣,并预作准
备。生命中每一刻都十分重要,非常珍贵。

龙树菩萨在《宝蔓论》中说:

贪嗔痴的行为是不善业,苦趣的众生由此产生。反之,善业引生善趣的众生,生
生世世受乐。

龙树菩萨进而解说,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日常生活的问题以及永无止境的轮回之
苦等等,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心,以及自己的善业或恶业。

任何行为都涉及两种动机:因果动机及临境动机。因果动机,是做任何事情的原
始动机,亦即做某件事情时,内心升起的第一个念头:起始的意业。在因果动机
趋动你去造身语业的过程中而起的内心的念头,称为临境动机,亦即随后的意
业。

因此,业和念头有关。善趣众生的果报身(天或人)和恶趣众生的果报身(地
狱、饿鬼或畜生)都是自心的思惟方式、动机的结果,这其中主要是因果动机创
造出来的。

在达到资粮道的忍位之前,我们还没有把握不会堕入恶趣。但是一旦达到了,就
有十足的信心不再投生恶趣。当我们达到见道,超脱贪爱,就不再造恶业,亦即
断除轮回的因。不过,直到消除一切烦恼障之前,死后都唯有两条路可去:恶趣
或善趣。到底走那一条路,完全取决于业,尤其是意业、动机。

阿底峡尊者的心传弟子种敦巴曾经请示:“出于俗虑所造的业,果报如何?”阿
底峡尊者答道:“果报就是它本身。”我想“它本身”的意思是唯有受苦。为了
弄清楚尊者的答案,种敦巴再问了一遍,这次的问题是来世的果报如何。阿底峡
尊者答覆:“地狱、饿鬼、畜生道!”意思是说,任何基于贪恋今世而造的业都
是恶业。

一般而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